返回

第616章 讓敵人與空氣鬥智鬥勇

首頁
    定下了對雒城圍而不攻、直接繞城南下威脅成都的方略後。

     原本讓衆将苦惱不已的“雒城堅固、守軍衆多、張任擅守、王累不屈”等棘手問題,也随之煙消雲散。

     張飛魏延等人隻覺眼前豁然開朗,突然看清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

     不過,這一切要落實,也需要不少時間。

     不僅把馬超從後方調度過來需要時間。

    便是張飛的主力從綿竹分兵南下、先擺出強攻雒城的架勢,實則圍而不攻,也同樣需要時間。

     所以法正的一切謀劃,倒也不宜立刻向下傳達,以免行事不密、走漏風聲,到時候反而誤事。

    這種威懾敵人的計劃,一旦讓敵人知道你隻是在虛張聲勢,那可不就不靈了麼。

     張飛在一夜的權衡後,決定暫時把這個計劃的保密級别,敲定為隻有自己和魏延、法正、吳懿等寥寥數人知道,最多再派心腹送一封密信,聯絡後方的龐統、讓龐統走流程調來馬超增援。

     甚至對于馬超,都可以暫時不說太多,隻讓他到前線增援張飛,到了之後具體怎麼增援,再聽張飛吩咐行事。

     而張飛下面的普通軍官,次日得到的命令,都是“我軍在綿竹休整數日、恢複綿竹秩序後,就将徐徐南下,準備強攻雒城”。

     強攻前的一切準備,也都會按照真的要強攻那樣部署,絕不玩任何花裡胡哨。

     同時,張飛還做戲做全套,把自己即将圍攻雒城的消息,通過信使繞路送去南線的甘甯那一路,跟甘甯取得聯絡,希望甘甯在他包圍雒城後,能給予配合—— 如前所述,南線的甘甯在突破江陽、圍攻僰道後,其實就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從僰道、南安沿着岷江一路北上,突破這幾個縣城後,直接殺到成都南郊。

     另一個就是從江陽沿着雒水北上,突破漢安(自貢、内江)、資中、牛鞞等縣,最終在雒城附近沿着雒水河谷穿越龍泉山、與張飛的部隊會師,南北夾擊合力攻破雒城,再由雒城陸路進攻成都。

     (注:“鞞”音pi第二聲,通“鼙”。

    所以牛鞞縣就讀“牛皮”,是現在的簡陽) 現在張飛在北線突破綿竹的速度,遠遠快于預期。

    馬上就能逼近甚至圍住雒城,也就可以接應南線的甘甯軍把雒水沿線全部打通。

     哪怕雒城一時打不下來,至少圍雒城的部隊、長期圍困所需的軍糧,可以通過雒水的航運來補給。

     如此一來,張飛的糧道也将不再依賴北線的陸路運輸,而是直接依賴南線的江河水運,相當于跟甘甯共用糧道了。

    從江州走長江逆流到江陽、再由江陽轉入雒水可直達雒城。

     隻要諸葛亮在江州(重慶)有足夠多的存糧、足夠多的長江航運大船,張飛和甘甯在雒城打多久,都不至于前線缺糧。

     這對于守軍也會形成一重額外的士氣打擊,因為隻要讓守軍知道這個情況,他們就會絕望,意識到靠拖時間耗糧耗退張飛已經是不可能了,純粹的拖時間将變得沒有意義。

     …… 做完了這一切部署後,張飛按計劃讓部隊多休整了幾天,也在綿竹城下過完了新年,才施施然再次南下。

     畢竟拿下綿竹的時候,都已經年底了。

    一場持續一個多月的血戰,雙方都傷亡不少,士卒也疲憊,确實需要恢複,一切都是急不得的。

     休整期間,張飛做出的唯一實戰部署,就是每日分一批騎兵南下部署,在雒城和成都之間的要道上巡邏偵查,防的就是兩城之間的敵軍互相聯絡。

     不過這些部隊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輪休,而且每到出勤的日子,張飛都給了五倍于往日的賞賜,還确保有任務的士兵、人人每天吃肉管飽。

     本來就寒冬臘月的,還是大戰剛結束疲憊的時候、還是大過年的,幾重因素疊加,可不得給士兵天天吃肉,才有人賣力執行任務。

     大軍再次正式開拔,已經是正月初八。

    經過三天持重穩健的行軍,每天隻南下三十餘裡,三天之後,正月十一這天,部隊終于抵達了雒城。

     雒城位于雒水北岸,所以圍攻此城并不需要渡河。

    隻要圍住東西北三面,留出南側臨河。

     張飛也不想過快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也就沒有第一時間在南岸紮營,隻是偶爾悄悄派出斥候隊渡河到南岸巡邏。

    明面上,就還是經典的“圍三缺一”布局。

     此後五六天,雒城的東門、西門、北門外,都被張飛和魏延挖出了長長的堵門壕溝,用挖出來的土修建了夯土牆,後續還準備繼續修建連接各寨的簡易甬道。

     …… 張飛的一舉一動,當然也被城内困守的王累和張任觀察到了。

     王累不是很懂軍事,觀察一番後,就找張任商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