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7章 法正歸降,涪城易手

首頁
    剛開始強攻,士氣正銳。

     等他們下次再來時,氣勢沒那麼盛了,我軍也習慣了對付葛公車之法,想必能打得更好一些。

    ” 法正并沒有立刻反駁,而是讓氣氛又沉寂了一會兒,用沉默的力量,讓二将自己心裡發毛、忍不住自行反思。

     直到法正觀察到他們眼神出現閃躲,他才趁勢轉移話題,繼續攻心:“二位将軍可曾想過,主公執掌益州這些年,百姓與大族,所受恩惠、勞苦,比之當年天下太平時,究竟是多是少?” 泠苞一愣:“俺一介武夫,沒算過這些。

    ” 鄧賢比他稍稍有腦子點,斟酌着說:“主公父子兩代治蜀,要說百姓的稅賦,那自然是不輕的。

    不過徭役倒是比當初少了。

    闆楯蠻和青羌人也不用再出蜀當兵,可以就地被征募為兵。

    各大豪族,也都能省下人力,經營自家産業。

    ” 法正并不反駁,而是先順勢承認了對方的算賬,然後話鋒一轉:“鄧都尉倒是算賬明白,确是如此——不過,那至少也是三年前的狀态了吧。

    自從曹賊入漢中,百姓充軍者十餘萬,這服役的苦楚,不比桓靈時的徭役之苦還重。

    ” 泠苞、鄧賢微微色變,察覺到一絲不正常,異口同聲道:“怎麼能這麼比?這三年苦,那是因為有外敵要打我們,如果沒人來打,百姓服役絕對是極少的。

    ” 法正:“但是天下大勢已經到了這一步,以後一直會有人打來的。

    守住了這一波,也還有下一波。

    主公治下百姓服役少,隻是此前蜀地以外的各家諸侯互相制衡,無暇顧及我們時的偶然幸事,卻不能長久。

    ” 二将不敢造次,隻是狐疑問道:“法參軍莫非另有出路?” 法正當然不傻,他看得出,二将的心态還沒夠火候,自己并不直接掌握兵權,還需要慢慢軟化,就沒有交淺言深:“我也想有出路,可惜出路哪是那麼好找的? 你們不讀書,所以沒有察覺。

    我卻是看了射進城的諸葛檄文,雖是敵軍之言,但其所講道理,實在是讓人難以反駁。

    我純粹是以探究天道德運的眼光,審視一番罷了。

     蜀中徭役、兵役輕,隻是蜀外四分五裂時的特例,蜀外不再四分五裂,我們就要年年受苦了。

    當然此事也不是無解,我就曾想過,若是主公也能強硬一些,成一代雄主。

     帶着我們蜀中兒郎,出蜀匡扶漢室,讨平曹賊,那麼将來蜀中子弟,也能安享輕徭薄賦,直到常遠。

    但是主公無此雄心,隻想過安穩日子。

    那麼注定外面的世界平靜之時,就是我蜀中永無甯日之時。

    ” 法正把諸葛瑾檄文上的話語,改頭換面結合蜀人關心的實際情況,設身處地說了一遍。

    不知不覺間,也讓泠苞、鄧賢等人植入了一個意識: 為了蜀地百姓的日子輕松,而選擇忠義,這是對的。

     但是,要讓一時的惠民變成永遠的惠民,一個前提就是不能抱着割據的心态,要讓整個天下恢複太平。

     匡扶漢室是正義的,但割據不作為就是可恥的。

     要麼赢,要麼輸,都有可能是正義的。

    但硬拖是不正義的,尤其是硬拖的狀态下還毫無進取心,連等待“天下有變”時出蜀打一票的勇氣和計劃都沒有,那他就該亡。

     以小敵大,本來就不能亂莽,積蓄實力是對的。

    曆史上諸葛亮姜維後來北伐,也有積蓄力量、等待天下有變的蟄伏期,但至少他們看到機會後還是會搏。

     而劉璋是哪怕看到天下有變,也不會搏。

    這就是他作為一個諸侯存在本身的罪。

     想自立,沒想過統一天下,這就是罪,這就是分裂天下,導緻雙方都陷入軍備競賽,雙方人民都受苦。

    要麼就幹脆投了别自立。

     魏蜀吳至少動機上都是想過統一天下的,也有行動,他們的主公沒劉璋那麼暗弱。

     這些道理,諸葛瑾的檄文上沒寫,不過法正讀書也多,算是潛移默化結合蜀人的實際情況,又補充、解讀了一番。

     因為是純粹的“學術讨論”,聽起來還那麼悲天憫人。

    泠苞、鄧賢自然也不好對他如何。

    關鍵是泠苞鄧賢本來心态也有些不穩了。

    對方給了台階下,他們也不能太魯莽。

     而法正說的那些話,也在他們粗鄙無文的内心埋下了新的種子。

     一開始敵軍散播的檄文,他們也看不懂,沒想那麼多,總覺得投降沒台階下。

    而法正給他們解讀了一下後,他們也漸漸琢磨過味兒來了。

     又加上聯想到今日之戰,看到那麼多操着蜀地口音的前袍澤,奮不顧身為劉備軍搏殺,他們的内心愈發搖搖欲墜。

     強攻之間的間歇,總是能讓自我懷疑的思維瘋狂滋長,尤其是弱勢一方。

     二将和衆多中層軍官的内心,都開始漸漸松動,猶疑。

     …… 而第二天、第三天,張飛和魏延按照新商定的計劃,一邊保持火力壓制、低烈度攻城。

     一邊在城外當着守軍的面,日夜不停組裝新的葛公車。

     這種舉動,如同一柄重錘,時時刻刻敲擊着守将的心神。

     探明情況後,大家都清楚——當攻城方的第二批葛公車組裝好,并實際投入攻堅之時,怕是這涪城就要兇多吉少了。

     怎麼辦? 在不斷繃緊的精神壓迫之下,法正也恰到好處地趁着每天夜裡休戰的時間,向諸将查問守城情況,拷問他們的靈魂、是否真的還有信心守住。

     諸将的反應,全部落在法正眼裡,他當然也就知道如何拿捏時機,在精神層面極限施壓。

     終于,在第三天的試探性攻城結束後,泠苞和鄧賢終于被“新一批的葛公車即将組裝好并投入使用”這個判斷壓垮了。

     在法正幫他們找了足夠多的台階下、潛移默化告訴他們投降劉備才是對蜀中百姓最好的選擇,二将終于決定擁護法正一起投降。

     次日一早,張飛和魏延再次整裝待命,即将發起攻城時,涪城的大門直接打開了。

     法正手捧降書,帶着部将,迎接張飛入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