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3章 水陸夾擊,勢不可擋

首頁
    劉備在秭歸縣舉行了盛大的誓師出征儀式,也勉勵過了陸議、韓當、周泰、蔣欽等将領後。

     諸将便帶着萬餘水軍繼續西進,直撲江州。

     船在長江三峽中逆流而上行駛,哪怕是入冬後的枯水季,速度也快不了。

     秭歸縣這地方,已經是三峽中的西陵峽上遊了。

    但前面直到江州,還得通過巫縣的巫峽,和魚複縣的瞿塘峽,大約還占整個三峽航段六成的路程、一共四百多裡。

     這段航程,至少要開六天,尤其是通過峽谷時拉纖的那段,每天最多隻能前行三十裡。

     過了魚複縣後,再到江州,雖然還有七百裡,但這七百裡相對平緩,水流速度也慢,逆流而上的船速就能快些。

    這七百裡,反而也隻要六天就能趕完。

     算算日子,大軍全部抵達江州,已經是十月底了。

     臨戰時,還要如此艱辛的趕路,難免也讓一些不識大局的部将,心中頗有怨言。

     比如周泰、蔣欽就沒什麼文化,他們都是水賊出身,以好勇鬥狠建功得官。

     這天在江上趕路趕得焦急,船隊好不容易通過瞿塘峽、抵達魚複縣,他們便不約而同到韓當那裡抱怨。

     “主公為何不戰前就讓我軍提前部署到江州呢,非要臨戰再從秭歸調動過來,實在是有些師老兵疲了。

    ” 韓當也不理解其中深意,但他是正經出身的将領,知道以服從命令為己任,便出言勸勉鼓勵衆将: “主公和司徒必然有深意,我輩隻管執行就是了!雖然辛苦,但我軍士氣還算高漲,劉璋也不是什麼雄主,此戰必能建功立業,升遷富貴,史書留名,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周泰、蔣欽被立功升賞的誘惑所激,倒也安分了些。

     最後,還是作為全軍參軍的陸議,在旁聽了他們的議論,過來為衆人解惑:“那能一樣麼,主公若是提前把一兩萬水路精兵屯駐在江州的江北新城,對岸的嚴顔會怎麼想? 此前劉璋許我軍入川,隻讓我軍占據魚複縣以下、長江三峽航道兩岸。

    而出了三峽之後,便是南北劃江而治,江南諸縣依然屬于劉璋直轄,我軍隻能控扼江北。

     提前增兵,必然被嚴顔發現,從而警覺。

    到了開戰之時,嚴顔也會覺得我軍是蓄謀已久想要挑起争端,而非談判破裂、主公受辱後才‘臨時起意’報複。

    如此,嚴顔的忠義之心便有可能被激發,對我們大大不利。

     用兵之法,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嚴顔屢受主公和諸葛令君籠絡,也目睹了兩年我主之仁德愛民,必是可以争取的義士。

     隻有我們顯得堂堂正正,顯得開戰之曲在劉璋,将來才有較大的可能不戰而逼嚴顔來投,或者至少也是逼得他稍戰不利後、就順勢投降。

    ” 陸議短短幾句話,就把劉備軍進攻前,為什麼要把文戲鋪墊得那麼足、那麼紮實、那麼講究師出有名,給說得清清楚楚。

     因為劉璋軍和劉備軍,此前關系沒那麼差。

    劉備在益州滲透到了第三年,搞代役錢讓對面的赤貧百姓有個地方做工賺錢、官府兜底,還一年年擴大雙季稻種植規模,還禮遇對面的文武人才。

     這一切,都需要美名和大義來完成最後的收割。

    文戲鋪墊得好,動武時不戰而降的敵方文武就越多,投降前的心理負擔也不會那麼重,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是在“棄暗投明”。

     韓當、周泰、蔣欽聞言,這才心悅誠服。

     周蔣沒什麼文化,也說不出什麼捧哏附和的詞,就隻是用力點頭,表示受教。

     韓當稍微能說一點,不由感慨道:“伯言目光長遠,實在是佩服。

    這次的出兵日程,莫非也是伯言幫着主公和司徒一起策劃的?” 陸議連忙澄清:“我也不過是剛剛趕到,豈能與聞這種大事?不過是事後揣測司徒意圖罷了。

    ” 韓當:“那就更難得了。

    伯言你如今才二十四五吧?假以時日,必然不可限量。

    ” 陸議想低調一點,不願意聽這種商業互吹,便立刻不着行迹岔開話題:“而且主公讓我軍緩緩而進,事實上也誤不了事兒——過了這魚複縣,我軍繼續行軍固然要六七日。

     但送信的信使,卻能沿着江北跑馬趕路,比我們快兩倍不止。

    我算了一下,明日信使上岸換馬,四五天後就能直接趕到梓潼。

     到時候才能約定梓潼、江州這邊兩路一起進攻,讓劉璋軍的措手不及和臨戰慌亂程度,被進一步擴大,絕對是有利于戰局的。

    反正我軍已經沒有了偷襲之利,那就必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