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5章 龐統法正一起幫着擡轎

首頁
    留時間做應對布局,七八天都是有可能的。

     龐統這邊送走孟達後,也就沒有時刻挂心這事兒。

     畢竟作為太尉府長史,龐統如今實際上全權負責梓潼郡這邊的事務,還兼管着漢中方向的一些内政軍需調度,王平也時常有事情要請示他,龐統還是非常忙的。

     孟達走後、當天晚些時候,龐統剛快處理完公務,就聽侍從進來通傳,說是江州那邊,諸葛令君有書信到此。

     龐統當然是丢開其他雜事,立刻拿了諸葛亮的信細看。

     信上的内容,自然是說主公和司徒在荊州那邊,最近推廣鑄造新錢、回收賞賜銅币換成銀币,還有其他種種經濟建設工作,都做得不錯,頗能配合益州這邊的代役錢新法,确保籠絡蜀地民心、與劉璋治下形成鮮明對比。

     信的末尾,也問了龐統,梓潼郡這邊推行新法如何,民間響應代役錢的百姓多不多、有沒有拉攏到對面劉璋治下的涪城等地百姓過來,賺錢服徭役。

     還有今年是林邑稻正式在蜀郡大部分地區鋪開種植、蜀中終于有近半百姓都享受到了雙季稻帶來的糧食增産。

     考慮到龐統的轄區距離成都更近,隻有三四百裡。

    諸葛亮在信中便關照龐統多留心這一惠民善政對百姓民心的影響,以便于觀察局勢是否對劉備軍越來越有利了,再配合一下新的宣傳造勢,看看何時才能把蜀郡百姓的人心都拉過來。

     希望龐統弄清楚這些問題後,盡快形成回信,也好一并由鄧芝帶回去,向主公彙報。

     龐統看完後,放下信,不由就想起了午後才剛走的孟達。

     看來,等孟達下次再回來時,自己就可以促成局面,然後向主公彙報了! 主公是愛美名、好大義的,有些事情,隻能是自己和法正先斬後奏,造成一些既定的借口契機了。

     一條愈發清晰明朗的計策,漸漸在龐統腦海中成型。

     …… 話分兩頭,孟達經過兩天的趕路,也順利回到了涪城,見到了法正。

     他把龐統那邊的最新情報,跟法正互通有無了一下,還把龐統的期待和劉備的顧慮,也都和盤托出。

     法正在徹底掌握了最新情況後,也是忍不住蠢蠢欲動,意識到機會已經越來越臨近了。

     法正不由心中暗忖:“劉表居然如此病重,而我們卻不知道……要是太尉突然對劉璋示弱,希望集中力量去東邊防止曹操争奪荊州,劉璋還真有可能趁機強硬,想要多要回一些條件,減少後續持續吃虧的規模…… 畢竟按照此前的約定,隻要太尉在漢中駐軍、幫着益州防衛秦嶺防線,劉璋就必須對漢中駐軍的軍糧缺口負責。

     漢中盆地雖然肥沃,田地足可産糧養兵十萬。

    可曹賊打張魯、太尉再打曹賊,反複拉鋸了兩次,戰亂兩三年之久,漢中人口流失至少在十幾萬戶,剩下的都不足十萬戶了。

     種田的人力太少,也就養不了多少兵。

    太尉可以用這個借口,每年都問劉璋要很多糧食。

    隻要少駐軍一萬人,劉璋就能松一大口氣,他不可能對這種事情不上心的…… 就這麼決定了,等取得龐士元的認可後,我便上書劉璋,勸他抓住這個機會,逼太尉多撤走一點部隊,而且重新簽訂盟約,每年再減半對駐軍的糧食供應! 何況,諸葛令君都在蜀中推廣了林邑稻,又不單單隻是成都平原的糧食産量增多了?巴郡江州那邊,甚至梓潼涪江沿線,肥饒平原之地,都可以種林邑稻,已經被太尉麾下軍隊實控的那些地盤,糧食産量也在增多。

     我隻要勸說劉璋、趁着太尉無暇他顧的時候,拿這個理由說事,強調‘貴軍自己在當地的糧食産量也增加了,駐軍的軍糧缺口自然變小了,沒道理再問我們要那麼多’,劉璋肯定會心動的,說不定還會故意克扣一些軍糧以試探對方的反應。

     到時候,我就負責幫劉璋惹禍,把一點克扣軍糧的小摩擦鬧大……給龐士元制造借口就好了!” 法正在内心,把龐統的期待,和孟達轉述的外界情況,綜合起來考慮,一番制造摩擦的計謀,已經漸漸完善成型。

     劉璋肯定是會貪小的,或許他沒膽子直接明着得罪劉備太狠。

     但是沒關系,下面的人,可以幫着劉璋“小事化大”,一點小試探就鬧成大摩擦。

    一旦雪球滾起來了,停不停就不是由着劉璋說了算了。

     大不了他法正自己,到時候被劉備俘虜了、再背一個“處置不當、導緻矛盾激化”的罪過,雪藏一年半載好了。

     他堅信大領導會記得他的好的,隻要死死抱緊劉備的大腿,哪怕得罪人再多,将來當個孤臣,前途也還是有的。

    既然如此,還擔心那些小角色幹什麼?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