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5章 慢慢走,比較快

首頁
    老婆黃月英,畢竟跟劉表和蔡瑁家族有親戚關系,劉表算是黃月英的姨父,諸葛亮在這種問題上,自然不好多嘴。

    他也開不了口直接利用劉表的病牟利。

     不過諸葛亮避嫌,自然會有其他人補上獻策的生态位。

     龐統聽說劉表的病情後,早已急不可耐。

    見諸葛亮不獻策,他連忙抓住機會:“主公!若是劉景升病重,我們就該提醒劉琦公子,趕緊從上庸回襄陽,以便主持大局。

     隻要我們保扶劉琦公子接位,将來荊北全境唾手可得!” 劉備聽後,稍稍有些不忍,看看諸葛亮,知道他為了妻子的親戚關系尴尬,劉備便沒有問他,反而點名問了諸葛瑾:“子瑜以為如何?” 諸葛瑾摸着胡子,慎重地點出關鍵:“卻不知景升公的病情,還能拖延多久。

    背疽若是沒有受到威脅、激怒,拖上幾年也是有可能的。

     讓劉琦公子盡快回襄陽,就近慢慢接管實權,固然是最好的。

    而且前年劉琦公子帶着黃忠、霍峻平定上庸,穩妥鎮守直至夏侯淵覆滅,也算是為荊州軍建立了難得的軍功。

     有了這份功勳,景升公立劉琦公子接權的可能性,也算是大大增加了。

     但怕隻怕,劉琦公子貿然帶着黃老将軍和上庸駐軍一并回襄陽、長期駐紮,會不會起到反效果,有損其仁孝之名。

    如果不帶大軍回去,又恐蔡瑁張允近在肘腋、控制了襄陽原有駐軍,萬一尋個時機對公子不利…… 總之,這事兒還是要看劉琦公子自己的決心,他肯做到哪一步,有多大的魄力,能承擔多少罵名。

    但凡這些都做不到,那還是要徐徐圖之。

    如果非要由我軍出面施壓,也需提防荊北的親曹派狗急跳牆。

    ” 諸葛瑾說這番話時,也是充分考慮了他對曆史的先知。

     他知道曆史上劉表要明年才死呢,這個《三國志》是寫得明明白白的——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調兵南征,結果大軍走到半路上,八月份劉表就憂懼病重而亡,九月份曹軍才抵達襄陽。

     雖然不知道蝴蝶效應會如何影響劉表的壽命,但諸葛瑾憑借常理揣度,總覺得劉表這一世受到的威脅,應該沒有曆史同期那麼強,曹操今年和明年估計都要休養生息,不會主動重挑戰争。

    劉表的心理壓力可能也就沒那麼大。

     一個背疽病人,心理壓力越小,就應該死得越晚。

     而諸葛瑾又深知劉琦為人,曆史上劉琦在劉表病重時回襄陽,結果被蔡瑁以“擅離職守回來探病、會導緻劉表憤怒”為由阻攔,不得探病,他就大哭一場沒見到劉表又走了——這也不是演義裡黑劉琦,而是正史上的記載,确實發生過的。

     這些事情,如今都還沒發生,所以諸葛亮、龐統都隻是籠統地覺得劉琦懦弱,但未必能料到劉琦究竟有懦弱到何種程度。

     隻有諸葛瑾,他對劉琦的性格理解,已經有充分的史料佐證,他很擔心劉琦回襄陽常年久住、劉表又一時不得死的話,劉琦可能會被蔡瑁給找機會害了。

     除非能讓劉琦把黃忠、霍峻這些嫡系部隊也都帶在身邊,一起駐紮到襄陽,讓劉琦的嫡系武力碾壓蔡瑁,那樣的話諸葛瑾也能支持。

    否則孤身回去就是冒險。

     劉備畢竟是以知人之明著稱,被諸葛瑾這麼一分析,他結合這些年來,對大侄兒的了解,發現似乎也确實是這麼回事。

     劉備便不由沉吟:“子瑜所想,确實穩妥持重。

    要讓琦兒回襄陽,要麼是景升兄确實重病危殆,那我軍自當出力幫他回襄陽。

     要麼是他能帶着嫡系兵将不離左右,有決心控制襄陽兵權。

     最次的情況,也該是他能下定決心、背負罵名,違背父親意願偷襲斬殺蔡瑁。

     若是這幾點都做不到,就讓琦兒常住襄陽,那不是幫他而是害了他,時機上還該再等等。

    ” 劉備都這麼說了,龐統不由得很是不甘心,便又提出了一些如此決策可能導緻的風險: “主公素來以大義美名為先,不願讓劉琦公子擔負背着父親殺舅之罪,這也可以理解。

    但蔡瑁這種禽獸,哪裡算得上劉琦公子的舅父? 退一步講,如果我們覺得景升公壽數還能拖延,要真等到景升公病得不行時、再讓公子回襄陽。

    那萬一蔡瑁到時候也發現情況不對,狗急跳牆,加速景升公的亡故、讓公子來不及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再假傳遺命呢? 蔡瑁和蔡氏姐弟,畢竟在景升公之側,近侍親近之人,要讓一個年近古稀纏綿病榻之人,早死數月晚死數月,都是不難做到的……《韓非子.備内》舉了多少妃嫔親近之人陰弑其主的典故。

    真到了那一天,襄陽大權,豈不是會被蔡瑁矯竊。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