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5章 環環相扣,無處可躲

首頁
    地位,又該如何定性?我們大不了先口頭承諾,‘撤軍一半離開益州’,但實際執行時,我們隻要把己方嫡系部隊撤走一半,也就最多撤個四萬多人,便算是完全履約了。

     剩下的吳懿、費觀,我們不計算在内,讓他們自行留在梓潼,就該由劉季玉養一輩子,又如何? 那些歸降改編的曹軍俘虜,實控在我們手上,戰時也能聽命于我軍,但平時就說他們是被吳懿、費觀等益州軍舊部俘獲改編的,也屬于益州軍,劉璋又能如何? 到時候,隻要劉璋心疼,再生出争競計較之舉,我們便可以大義名分責之、說他被身邊奸佞蒙蔽、以至于竟破壞讨逆同盟大業。

    ” 龐統在冒這種壞水方面的能力,實在是不下于張儀。

    而且張儀是屬于完全不要臉的那種,龐統則是要臉,在現有解釋框架内搞的,這就更高明得多了。

     簡簡單單幾段話,就把劉璋将來的“違約責任”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然,必須強調,龐統還是克制的。

    他已經顧及到劉備得天下的正當性,也顧及到了社會道德和長治久安。

     換言之,當年張儀那種,就是百分百純詐騙,是透支了秦得天下的正統性和信用為代價的,也給了天下人“拳頭硬就能推翻秦”的心理基礎。

     而龐統隻能算是一個對條款細節摳得比較精明的狡詐律師,但還是依法辦事、依合同辦事。

    是對方智不如人,埋雷摳條款細節摳不過他。

     法正也算是奇謀狠辣之人,他的智謀也不低,隻是之前對劉備陣營的内部讨論不是很理解。

    此時此刻,聽了龐統的分析,法正當然也是一點就透,直接全盤理解了。

     “原來如此……那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請車騎将軍放心,此番回去,在下定然不辱使命。

    說服劉季玉、以答應按貴軍的要求勸進上表作為交換,來換取貴軍部分撤軍、減少所求的軍糧數額。

    ” 而且法正已經在心中暗下決心,這些條約裡埋的雷,至少要确保三四個月之内不會暴露。

     至于将來會不會暴露、要不要暴露,就再看天下形勢的變化吧。

     如此謀劃已定,劉備就留下法正又盤桓數日,一邊等劉備軍内部完成後續讨論,決定具體要求盟友如何上表、如何幫他們要官。

    一切全部談妥後,再讓法正回成都複命。

     反正馬上也要過年了,很多事情磋商起來本來就慢,也不必急于一時。

    等過了正月上元節,再給劉璋答複也不遲。

     …… 劉備通過董和、法正和劉璋拉扯,兩番使者往還,加上協商飲宴、過年休沐,前前後後累計也要花上一兩個月。

     在這期間,劉備和諸葛瑾、關羽、魯肅等人的聯絡,倒是也先有了回音。

     自從十一月的時候,劉備擊退了曹操,捷報傳到關東。

     身在徐州的諸葛瑾,也敏銳地意識到,天下形勢将有大變。

    所以就把青徐一線的防務,妥善安排了一下,交給陳登、張遼、高順、陳宮等文武負責。

     諸葛瑾自己,則帶着魯肅從徐州南下,日夜兼程先趕到合肥,跟關羽會合,這也是為了便于後續商讨大事——諸葛瑾知道,後續劉備和二弟,肯定有很多大事會找自己和關羽商量,尋求地方實權派的支持、統一内部意見。

     如果自己還留在徐州,那聯絡就太麻煩了。

    而曹軍戰力現在已經被削弱,正是敗退回老巢養兵舔傷口的時候,自己稍微走開兩三個月,以曹軍現在的實力,也不可能發動攻勢掀起波瀾。

     有陳登抓總坐鎮徐州,再加上張遼高順、充足的兵源錢糧,已經足夠了。

     諸葛瑾是臘月初,就抵達了合肥。

    關羽聽說諸葛瑾到來,也是有些意外,但還是第一時間出城迎接。

     當時關羽頗覺驚疑不定,因為他知道,大哥入川之前的交代,就是讓自己和子瑜分鎮關東,子瑜在北,自己在南,确保曹賊不敢在關東開辟第二戰場。

     子瑜負責青幽冀,自己負責荊揚,徐州則是以淮河為界、一人管一半防區。

     通俗的說,就是劉備在關東的領土,南北以淮河為界,淮北的諸葛瑾幫他管,淮河以南一直到南海,關羽幫他管。

     在這樣的權力設計下,關羽這兩年一直是回避跟諸葛瑾當面會晤的,哪怕大哥非常信任自己和子瑜,關羽還是覺得不合适。

     不過,他也知道子瑜不是冒失之人,如今打破慣例,肯定是有重大的事情,要加急處理。

     接到諸葛瑾之後,關羽便好言好語虛心求教:“子瑜此番‘越界’來合肥,必有緣故?曹賊都被擊敗了,還能有什麼大事,需要如此鄭重會晤、當面磋商?” 諸葛瑾騎在馬背上,把玩着折扇,神色輕松地說:“曹賊被主公擊敗,這是震動天下的大事,我料主公必會尋求我等會商,讨論諸文武的升賞、對其他讨逆盟友的進一步籠絡控制。

     徐州偏遠,等川中消息傳來,必然延誤,所以我一聽說曹賊戰敗,就先趕來合肥與雲長你會合。

    ” 諸葛瑾能有此判斷,當然也不需要全憑智商,他完全可以偷點懶,倚仗穿越者的先知先覺——當今之世,諸葛瑾是唯一知道曆史上漢中之戰後、劉備就進位為漢中王的人了。

     這一世的漢中之戰,雖然情況變了很多,但劉備高升、普發官職爵位,那肯定是必須的。

    這一戰畢竟改變了曹劉強弱對比,太重要了。

     諸葛瑾便覺得,自己有義務先把那些能抄曆史答案的設想,都跟二弟私下溝通一下。

    至于斟酌損益、因勢制宜、實事求是微調的活兒,就讓二弟動腦子好了。

     諸葛亮的分析能力,肯定是比自己強的。

    一個用先知先給個模闆框架,一個結合實際情況修改,這配合太完美了。

     關羽聽了諸葛瑾簡單扼要的分析,也終于意識到諸将普遍升遷的重要日子很快要到了,心中也頗為振奮。

     “這确實是大事,這幾年來,我軍文武普遍權重而位卑,是該好好厘清一下了。

    這等大事,大哥肯定要反複聽先生的見解,留在徐州,确實太遠不便于議事——其實要我說,便是在這合肥,也有些遠了。

    ” 諸葛瑾見關羽也這麼覺得,他便随口建議:“雲長也這般覺得麼?其實我倒是認為,我們一起去武昌暫駐一陣,當然,去之前,肯定要給主公回信說明一下情況,各州的軍隊就暫時駐防原地,帶些護衛即可。

     武昌乃五州通衢,地接劉表,我聽聞,劉表今年來身體愈發衰弱。

    如今曹賊在關西敗北,燒絕棧道、撤空漢中,退兵回關東。

    秦嶺未來會難以通行,所以我們和曹賊之間的下一場争奪,肯定會在關東發生。

     而關東各地,最容易突發變故的,又以荊州為最。

    劉表年老體衰,劉琦公子領兵在上庸、立了些功勳。

    而荊州那些得罪主公、親近曹操的人,必然也不會坐以待斃。

     荊州五郡,名義上主公也托付給雲長你兼管了,不如早做準備,去武昌巡視防務,預做準備,一旦将來有變,我軍也好及時應對荊州的情況。

    而且我們到了武昌,後續跟主公聯絡商讨,也會便利得多。

    ” 關羽聞言,也是深以為然。

    不過他總覺得,大家都去江夏的話,東線确實有點空洞,整個東方沿海半壁,一個統管數州的重量級人物都沒有了。

     諸葛瑾安慰他,這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過了這陣子,自然會各自回負責防區的。

     —— ps:其實這樣有點不合理,但是為了角色出場率,為了後續劇情的爽點,大家别太糾結真實性和合理性了。

     要合理的話,這些統管數州的方伯大佬,都得一個個孤家寡人單獨出場,沒互動了。

     要确保荊州戰役時諸葛瑾、關羽一文一武都能亮相互動,隻能是臨時打破一下劉備的安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