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4章 法正:如果将軍心急,咱也可以代表劉季玉得罪将軍

首頁
    同,同時讓黃權和法正也說說看法。

     黃權和法正倒是不約而同、都覺得這個方案表面上看起來确實很公平,但隻怕劉備不肯答應。

     從這個表态,也可以看出黃權最近已經有所松動,越來越覺得主公有點異想天開了。

     至今為止,黃權對劉璋的忠心還不算動搖,但他也希望主公更加切合實際一點。

    因為劉備和劉璋的強弱形勢變化已經今非昔比了。

     為此,黃權還中肯地開口勸谏:“還請主公三思。

    主公所言,确實合理,但劉備挾破曹大功,威勢正盛,他恃功而傲,就算要得再多,天下人也不敢指責他。

    主公想讓他降低開價,實在是千難萬難,還有可能落人話柄。

    ” 劉璋聽了,卻反而對黃權又生出了一絲猜忌之心,覺得黃權的忠義,不如王累、鄭度那麼堅決。

     他覺得黃權這人太現實了,太執着于強弱利弊,忠誠得不夠有原則性。

     心中如此想着,劉璋也不禁流露出一些嫌棄的表情。

    畢竟他身居高位日久,都是别人看他臉色,他不用看别人臉色,時間久了,難免疏于表情管理。

     可以說,在表情管理方面,劉璋可比劉備、曹操那樣城府甚深的雄傑差遠了。

    甚至是深藏不露的劉表,在表情和情緒管理方面,都比劉璋要強得多。

     劉璋一流露出嫌棄的破綻,一旁的法正立刻便捕捉到了,也知道主公這是對黃公衡都有了不滿。

     法正不由心中暗忖:“黃公衡如此一心為主公着想,隻是怕主公不明強弱形勢,得罪了人,尚且被主公嫌棄為忠義得不夠徹底。

    這般不辨忠奸、暗弱無權變之人,怎麼能管得好益州?益州真是合該另換雄主。

     不過,主公已經生出了這樣的念想,我若是也順着黃公衡的話據理力争,隻怕會遭到更多的猜忌。

    既如此,不如且順着主公的意思說,再裝作為他分憂斡旋,然後尋求脫身之計……說不定,還能為玄德公埋下一個将來再算舊賬的借口……” 法正心中如此盤算明白,便精神抖擻地仗義執言:“主公明鑒!公衡所言,雖然現實了些,但也是一心為主,還請主公念在他本心忠義,不要再責怪了。

    ” 劉璋眉毛一挑,直接問法正:“這麼說,孝直也覺得讓玄德兄降低開價、撤走駐軍,是做不到的了?” 法正:“很難,但也不能說完全做不到。

    屬下以為,玄德公要的錢帛賞金,那是斷斷不可能省得掉的,事關他戰前許諾賞格,事關威望信用,肯定要全額兌現。

     不過,軍糧和後續駐軍的數量,倒是有可能據理力争,稍微談一談。

    主公若是信得過,屬下願意随董和回去,當面找玄德公據理力争。

     具體能争取多少,屬下也不敢說,但是一定讓他們或多或少降點價。

    如若全然無效,請主公治我無能之罪便是!” 劉璋聽了法正的忠義之言,不由動容。

     關鍵時刻,還是孝直敢拍胸脯攬事兒啊! 劉璋便立刻表态:“錢帛賞賜,确實是不能省的,退曹大功,許下的賞格,自當言出必踐。

    隻要軍糧和駐軍能減半,哪怕隻是減少幾成,也是大功一件了。

     真是疾風知勁草,辛苦孝直了。

    明日便先接見一下董和,跟他說明情況,先帶一部分賞賜錢帛回去,孝直就跟着一起,順勢把駐軍和軍糧的事兒談了。

    ” 法正恭敬領命,其餘黃權等人哪裡敢攬這種活兒?自然也是附議不提。

     …… 次日,劉璋便接見了董和,然後好生設宴款待撫慰,把己方的難處說了。

     董和這次來,本就做好了投石問路的心理準備,也沒覺得一次性就能談妥。

    得知劉璋願意先給一部分錢,其他的慢慢談,他也就樂得見好就收,收了金銀銅錢蜀錦,帶上法正,一起趕回梓潼。

     回程的路走得更慢,畢竟裝了那麼多财物,還需要劉璋軍派兵護送,所以足足走了五天,才走完這四百裡路程。

     也别小看劉璋給的金錢賞賜,這些東西雖不如百萬石軍糧重要,但也是非常可觀的了——要知道原本曆史上,劉備打下成都之後,就給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四人開出了最高一級的賞格,每人黃金五百斤、白銀千斤、銅錢五千萬,那都是《三國志》裴注裡有明确記載的。

     這次漢中之戰,擊退曹操,殲敵十萬,那是何等的大功,給将士們的賞賜,肯定不會低于曆史上占益州之功。

     再算上各級立功将士,下至十餘萬小兵,加起來至少是高級将領總和賞額的十倍以上,隻不過下面的人一般不會發金銀,也就發銅錢、蜀錦打發了。

     算下來,劉備軍至少需要黃金幾千斤、白銀上萬斤、銅錢十幾億的财貨。

    劉璋一下子拿不出,這次就先湊了一千斤黃金、三千斤白銀、三億銅錢意思意思,剩下再用蜀錦湊了幾個億的貨值,由法正帶着去犒軍。

     劉備聽說董和回來了、還帶着法正來讨價還價,自然是大喜,心中立刻秒懂,知道法正肯定是來給自己支招了。

     于是劉備就先走走流程,演給使團的其他從人看看,飲宴一場,氣氛賓主盡歡。

     演完之後,立刻單獨拉了法正和董和,關起門來私聊,隻讓諸葛亮、龐統二人旁聽,其他外人一律不得與聞。

     “孝直此來,必有妙策教孤?不知孤開出的條件,季玉賢弟能接受多少?”劉備的姿态,顯得非常虛心納谏,完全沒把法正當外人。

     法正也不藏着掖着,直截了當把情況說清楚:“關于上表勸進的事兒,如今尚未涉及,隻說還要另議,今年之内怕是難有定論。

     大勝之後的錢帛賞賜,我們已經拿出了一部分。

    至于軍糧和駐軍,此番讓我前來,跟将軍商讨。

    ” 然後他就把黃權、王累、鄭度等人的說法,都羅列了一下,算是知無不言。

     劉備聽了劉璋一方的想法,摸着小胡子誠懇問道:“孝直希望孤讓步麼?讓步多少,才能讓孝直回去能妥善交差?” 法正沒想到劉備居然一上來就表示可以讓步,而且讓步的理由還是“為了方便他法正可以交差”,不由大為感動。

     法正連忙拱手頓首說道:“這要看将軍所圖緩急,如若将軍所圖甚急,不讓步也可。

    我還可以公開假意據理力争、代表季玉公吝啬背德、給将軍一個懲戒的借口……” 劉備連忙說:“沒那麼急沒那麼急,孝直放心,孤不會讓你們那麼難做的。

    何況上表的事情還沒談妥呢,吳懿、費觀等文武,如今還算是季玉賢弟的部曲,怎麼好突然交惡。

     何況如今已是隆冬之際,本就不利刀兵。

    若是益州再起紛亂,豈不是誤了明年春耕?與曹賊血戰兩年,益州已經非常疲敝了,絕對不能再耽誤農時。

    ” 法正:“若是沒那麼急,倒也有不急的處置方式……有些議題,也可以先和稀泥混過去,留待将來再談不攏也不遲……”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