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戟兵的刺猬陣為鋒。
而對面的劉備軍衆将也同樣精于戰術,劉備身邊還有諸葛亮龐統輔佐,早就預判了曹操的預判,知道曹操今天會以打出以槍克騎的戰法。
所以,劉備軍同樣是以堂堂戟陣為先,隻不過他們在戟陣的間隙,摻雜了更多的弩手作為補充火力。
張飛、甘甯作為劉備軍今日的中軍攻堅之将,各自帶領着重兵,輪番發起進攻。
很快跟對面的徐晃、樂進部戰作一團。
“平叛殺賊!平叛殺賊!”
“勤王讨逆!勤王讨逆!”
雙方都呐喊着震天響的口号,蜂擁而嚴整地朝着對面沖去。
狹窄的陳倉谷道,導緻雙方正面寬度都不過數百人,但十幾萬大軍,卻要一陣陣堵在山谷裡,如長蛇陣一般添油厮殺。
很快,鮮血就把兩軍接觸面那段谷道染紅了。
數以百計的屍體,在前仆後繼的沖殺中倒下。
弓弩箭矢錯雜橫飛,刁鑽地以大角度落在敵陣後方,逼得後排的将士不得不舉起盾牌、放低身體。
但無論如何,因為雙方軍陣都過于嚴密,竟連躲避的空間都很難騰挪。
同樣因為交戰的陣勢過于密集,雙方的武将都沒有機會親自帶隊沖殺。
無論是張飛還是徐晃,都隻能策馬在陣後督戰,催促士卒并力上前。
“讨逆殺曹,正在今日!将士們,今日曹軍兵力薄弱,曹賊血戰半日,精力已頹,再加把勁,我軍必勝!”張飛那标志性地大嗓門,在人堆中反複嘶吼,給士卒鼓勁。
将士們似乎被張飛的聲勢所感召,加上劉備軍确實更加養精蓄銳一些,随着血腥的拉鋸,劉備軍終于開始穩紮穩打前推。
而對面的曹軍,在最初一鼓作氣的死撐頂牛之後,終于開始出現一絲力竭的趨勢,陣腳也開始松動。
張飛見狀大喜,愈發大呼酣戰,甚至瞅準時機,親自抄起鐵盾和釘錘,準備下馬随軍步戰。
有了張飛做榜樣,其他級别更低的部将,也紛紛開始突前部署,身先士卒,一起奮力拼殺。
曹軍的陣腳被越逼越後,徐晃、樂進等将領也開始流露出嚴峻的神情,開始不斷投入預備隊。
而就在這時,曹軍陣勢側後方、距離前線大約三四裡的位置,突然呐喊齊發。
曹軍諸将皆不由一驚,忍不住分心去關注南邊側翼的情況。
包括曹操本人,也忍不住心驚肉跳了一下,連忙扒在車轅上,朝着右後方的南側山坡上看去:“到底怎麼回事?何處呐喊?”
原來,正是劉備軍利用今天上午且戰且退的機會、埋伏下的最後一支側翼伏兵,選擇了此時此刻發動了策應。
這支伏兵的帶兵将領,正是魏延,麾下帶了四千人的精銳丹陽兵,他們是今日上午巳時,張飛放棄這段陣地之前,提前往南坡一條分岔的斷頭谷深處退卻,然後隐藏其中。
曹軍當時推進很倉促,又因為提前熟悉當地地形,知道這是條斷頭谷,沒有出路,也就沒有分兵嚴密搜索。
魏延在谷中隻是藏了兩個時辰,要做到絲毫不暴露,實在是太容易了。
此時此刻,他終于确認正面的己方主力已經開始跟曹軍全力死磕、轉入戰略反攻了。
魏延也就不再猶豫,從那條斷頭谷深處現身列陣、很快揮軍殺出。
“曹賊!你中計了!南陽魏延在此!”魏延的軍隊,突然從曹軍的側翼出現,很快硬生生撞到這處三岔谷路口,把曹軍的陣勢一度切斷。
原本隻需要正面對敵打消耗戰的曹軍,突然發現側後也被開辟了第二戰場,頓時陷入了局部的慌亂。
被截斷的那部分曹軍,等于是腹背受敵,隻能各自為戰。
徐晃被張飛黏住,正在正面戰場殺得難解難分。
于是曹軍隻能讓作為預備隊的樂進,趕緊抽調人馬去應對魏延。
可惜,正面的張飛又哪裡肯錯過這個良機。
張飛聽到曹軍陣後嘈雜紛亂,知道是己方伏兵動手了,他也身先士卒,親自步戰沖殺。
釘錘翻飛狂舞,掄斷了不知多少槍杆,以張飛的巨力,哪怕對方以槍杆格擋了他的兵器,都免不了被砸斷或是砸脫手。
其他劉備軍将士見張飛都如此英勇,愈發士氣大振,并力向前,一時氣勢如虎。
而原本作為預備隊輪休的甘甯,看到張飛已經徹底發力,他也不再留手,同樣大呼酣戰,帶着一部分擅長攀援的巴郡籍士兵,沿着北坡高處迂回過來,也投入到了一線厮殺。
“巴郡兒郎們,讓曹賊見識見識我們的厲害!”
甘甯的部隊繞過谷底的平地,從邊緣的山林縫隙中殺出。
這樣的地形,因為樹木的阻擋,導緻長槍等兵刃并不好發揮,還不如短兵快捷,不會被枝杈擋住揮擊的路徑。
甘甯雙鐵戟翻飛,猛攻徐晃側翼,一路殺翻了幾十個曹兵,還結果了兩個曹軍曲長。
很快導緻徐晃側翼愈發不穩,前軍終于開始崩潰。
“文長休慌!再堅持一會兒!我們來接應你了!徐晃樂進都已經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