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1章 敵人一直沒有出現,就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

首頁
    輕敵強攻。

    沒想到劉璋的兵被劉備收編後,也會變得這麼能打。

     劉備到底用了什麼手段?這些兵歸降劉備,應該也就剛剛個把月之前的事兒吧?而且這些士卒的着甲率和裝備鋼戟、斬馬劍的比例也太高了,不像是劉璋的兵。

    莫非劉備武庫如此充足,對于剛剛來投不久的新軍,都能慷慨配發精良甲械?” 回到中軍大帳後,龐德看着統計上來的損失數字,不由開始盤算這些問題、總結教訓。

     他對于劉備改造友軍的能力、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認識—— 當然了,這種“化腐朽為神奇”,也未必就是劉備的功勞。

    劉備多半隻是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上頗有一套。

    但是軍隊的其他建設,說不定是諸葛亮等人的功勞。

     但不管怎麼說,龐德終于意識到自己确實輕敵了。

     然而,仗打到這個份上,停止進攻是不可能的。

    劉備軍之所以在這兒死守,說明背後的陽平關正在經受劉備軍的猛攻。

     曹軍隻有快速為陽平關解圍,或者至少是和關内守軍成掎角之勢,才能鼓舞到夏侯淵。

     龐德沒有權力選擇停手,他隻能選擇在戰術上打得更聰明一點。

     當天晚上,他就調整了部署,一方面是優化進攻戰術,一方面寫了一份急報給後方的徐晃,讓徐晃繼續派點人增援他,同時要求補給箭矢等消耗較快的軍需物資。

     龐德這一路行來,走的都是陳倉道山谷,所能攜帶的随軍辎重本來就是比平原行軍要少。

    而軍糧方面又不敢少帶,至少要保證半個月的随身攜行口糧。

     所以被壓縮掉的辎重分量,大多是營帳等物,以及一部分的箭矢。

    到了攻營戰激烈的時候,一個弓弩手一天就能射出去幾壺箭,這時候就得讓運輸隊盡快補給。

     龐德從河池縣趕過來的時候,就走了兩天。

    徐晃的下一批運輸隊要抵達前線,至少要一個往返的時間間隔,大約在三到五天。

     龐德算好了消耗,又額外留了點餘量,此後幾日,就稍稍放緩節奏,繼續按部就班攻打吳懿的營寨。

     吳懿的防守,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堅不可摧,總是能讓龐德看到一點希望。

     但不管龐德怎麼猛攻,如何調整節奏,總是覺得差了那麼幾口氣,最終還是抱憾敗退。

     劉備軍的士氣、裝備本就優于曹軍。

     哪怕吳懿的士兵是劉璋那兒帶過來的,技戰術水平差了點。

    但仗着守營的優勢,依然能确保四五倍以上的傷亡交換比—— 如果讓張飛直接帶着劉備軍嫡系精銳來打的話,這個傷亡交換比還能更漂亮得多。

    但那樣龐德就被吓跑了,不肯主動來一頭撞死了,所以還是隻能收着點兒。

    而且益州軍也是需要鍛煉的,這樣的戰機和對抗強度,用來曆練部隊剛剛好。

     龐德軍變着花樣持續攻營四天,試了各種戰術,最後都沒能突破,龐德部下的士氣自然是愈發低落。

     他們已經連續攻打兩場,都沒能取勝了,先是在河池縣魏延那兒半途而廢,現在到了吳懿這裡,指望欺負欺負吳懿又沒成。

     梁興、楊秋這倆炮灰的炮灰,更是暗中怨恨,敢怒不敢言。

     龐德唯一的指望,就是徐晃還會來增援他,物資補給能夠充分保障。

     然而,就在龐德頓兵堅營之下的第四天,另一個極大打擊龐德士氣的變故發生了。

     …… 這天,已經是六月二十五。

     清晨時分,距離龐德大營後方三十裡處,一支數千人的運輸隊,正在沿着山谷往龐德營地前進。

     這支運輸隊正是徐晃派來的,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手都是輔兵,每人都挑着一個沉重的扁擔,重到把厚厚的毛竹扁擔都壓得兩頭嚴重下垂。

     還有大約三成的戰兵,也都是身着輕甲、手持槍矛,背上負着一個沉重的背簍。

    走山路走久了,槍杆子也都被當成了拐杖,拄着地面走幾步撐一下省省力。

     曹軍運輸物資如此辛苦,當然不是因為曹軍不喜歡用大車和牛、驢。

    而是河池縣到陽平關這一段的山路,上下坡變化過于頻繁、坡度陡峭的地方也太多。

     牲畜拉的大車,經常出現上坡困難、下坡又刹不住。

    車毀人亡了幾次後,曹軍也就隻能改用分段運輸法。

     在大段的、相對平緩的地方,區間性地用大車運上幾十裡。

    到了上下坡頻繁陡峭的地方,再卸貨改用人力挑擔,過了險區後再用大車接力。

     因為距離龐德大營不算遠了,運輸隊的曹兵普遍心情還比較輕松。

     然而,就在這時,山谷南側的陡坡上,忽然呐喊聲大作,數百面旗幟直接從半坡的密林間揚起。

     “殺!殺曹賊!降者不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