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取了諸葛亮和龐統的戰略思路後,很快就拍闆做出了決策。
諸葛亮說的備選方略,足足有三套之多。
遲滞阻擊、痛擊繞城冒進的敵軍先頭部隊、再利用曹操關心則亂,分兵一部分改變原行軍計劃。
但一言以蔽之,最核心的點就是讓曹操對夏侯淵處境的危急程度産生誤判,用不對稱的壞消息讓曹操急,從而誘使其軍隊出現脫節、部署走樣。
哪怕這個壞消息是假消息,隻要能勾引到曹操就是好消息。
定下這個指導思路後,其他細節都可以根據前線情況随機應變。
短短兩三天之内,劉備軍便微調了前方的三道防線部署,
把魏延和王平放在遲滞曹操推進的第一道防線河池縣。
把張飛放在吳懿當初放棄的副營位置、距離陽平關道口西北四十餘裡。
再把甘甯放在陽平關道口那座大營。
這三道防線都是可以放棄的,逐次抵抗消耗勾引拖延,完成任務就可以後撤。
最後劉備親率主力留在陽安關,也就是進入巴蜀的第四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陽安關這裡是不可能放棄的,是彈性防禦的底限。
另外,為了确保曹軍先鋒輕敵,龐統也為劉備又額外策劃了一個細節:讓張飛前往第二道防線時,盡量低調,不要打出本人的旗号,隻打出吳懿的旗号。
因為吳懿原本就曾經被夏侯淵逼到那裡駐守過将近一個月,最後才在糧盡前被劉備軍救出。
如果說劉備為了避免調度麻煩,仍然把吳懿留在當地打阻擊,也是完全合理的,曹操不會懷疑。
劉備對這個小騙術當然是欣然接受,他很清楚,三弟此前雖然威名不顯,過去十年都沒怎麼立功。
但年初墊江縣大戰以來,連續數次擊敗夏侯淵,曾經失去的威名都撈回來了。
相比之下,吳懿在曹軍諸将心中就是個無名之輩,對吳懿的提防肯定會極為松懈。
這不是曹操智謀不足,而是他非要進入漢中這種地理不熟悉的地區作戰,又沒有專業的山地兵部隊提供偵查。
在實時戰場情報方面,曹操等于是被劉備單向開了透視。
……
劉備軍調整完防禦部署後三天。
六月十五,龐德和梁興、楊秋,終于帶着三萬探路先鋒,抵達了河池縣。
劉備軍的守将魏延、王平也帶着上萬守軍,在此嚴陣以待。
二将兵力不足,倒不是劉備故意想以少打多、不願意集中兵力,而是這第一道防線本就難以久守,魏延和王平就是來消耗拖時間,順便搞龐德心态的。
如果留的人太多了,後續到了非放棄不可時,撤軍的麻煩程度也會成倍提升。
尤其河池縣是處在陳倉道山谷的一個三叉口上、一處秦嶺山區的盆地裡,不像後續張飛、甘甯那兩道防線是“當道紮營”,所以河池縣的守軍是沒法阻止曹軍繞後斷他們退路的。
河池縣東北西三面都比較開闊,敵人來了可以包圍,隻有南側背靠秦嶺高山,正常情況下沒有道路,曹軍也沒法包圍那一側。
到了非棄守不可時,劉備軍就可以通過城南進入山區,直接輕裝翻山逃走,物資辎重都是沒法攜帶的。
正是為了這樣的作戰環境,劉備戰前和諸葛亮、龐統商議後,給魏延配的都是山越的丹陽兵,王平還是照例帶領闆楯蠻部隊,等于全軍一萬多人都是專業山地戰部隊,非常适合幹這個。
這天一早,王平的斥候打探到龐德大軍逼近,便跟魏延商議,具體如何對敵。
“龐德所領曹軍先鋒三萬,多是西涼降軍,已經逼近到城西三十裡,魏校尉以為當如何對敵?”
魏延今年也才二十六七,當初打完汝南之戰後,他的職務便是汝南都尉。
後來入川守了釣魚城,擊退了夏侯淵多次進攻,足足拖了夏侯淵半年,也是一件大功。
因此被劉備直接升為校尉,諸将也沒有不服。
釣魚城守城戰結束後,魏延跟着張飛、甘甯,在反攻階段也有些建樹,但這些功勞都是輔助性的,累計下來也不足以再升遷一次。
不過這次要是能在漢中決戰中再立功勳,就很有可能沖一沖中郎将了。
考慮到魏延的年輕,這個升遷已經非常神速。
相比之下,王平幾個月前來投時,隻是一個軍司馬。
如今半是劉備需要籠絡闆楯蠻諸部,半是王平确實累積了些軍功。
此次出征前,劉備剛剛火線提拔王平為武都都尉。
這兩人都是年輕氣盛想立功的,所以魏延琢磨了一下敵情後,便提出了一個相對大膽的方略:
“我軍雖少,但都擅長山地戰,倒也不必太過忌憚龐德。
軍師為主公定計時,便是做好了河池縣被敵軍繞過的準備,讓張将軍和甘将軍那兩道防線堅決阻擊,我們隻是敵後埋的一顆釘子,讓龐德如芒在背。
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再分兵兩部,我帶一萬人守城,王都尉你帶四千本部士卒出城,到城南山上暫駐。
這樣也便于将來龐德放松警惕時,出其不意騷擾敵軍糧道。
”
王平原本沒讀過書,也就是投了劉備之後,趁着自己年輕還不到二十歲,還有點可塑性,最近幾個月抓緊讀了點書,如今才剛認識兩百多個字,還聽别人講解、知道了一些曆史典故教訓(曆史上的王平據說隻認識十幾個字)。
讀書增廣了見識後,王平的思路也變得更開闊了,對軍略也有了新的理解。
他略一思索,便覺得魏延所說很有道理,當下就答應了。
于是王平就帶了本部四千闆楯蠻山地兵,在龐德抵達前,出城到河池南山上駐紮,并且是偃旗息鼓,并不宣揚自身的存在。
……
王平剛做完這些操作,龐德的大軍也趕到了河池縣。
第一個抵達的,乃是曾經韓遂麾下的降将楊秋,帶着五千探路兵,龐德本人也就比他稍晚二三十裡,差了小半天路程。
楊秋來到河池縣城下,望着城頭旗号,見敵軍多立旌旗,但沒看到多少人,便有些奇怪。
“莫非是虛張聲勢、旗多兵少?這河池小縣,看起來城池不堅,牆高兩丈都不到,劉備居然還派人死守?不怕被丞相大軍圍殲麼?”
楊秋心中忍不住如是暗忖,然後他就問了随軍的參軍:“這魏字旗号,多半是何人?”
那參軍雖是無名之輩,好歹基本功還紮實,想了想今年以來看到的戰報軍情,立刻回答:“想必是死守釣魚城出名的魏延。
”
楊秋本來也不算什麼悍将,一聽對方事迹,倒是肅然起敬,有點不敢輕舉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