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4章 龐德擡榇戰馬超

首頁
    後世很多人覺得“指洛水為誓”這事兒很臭,那是因為司馬懿幹的事情确實豬狗不如。

     但仔細分析,就能看出:臭的是事後違背誓言的部分,而不是發誓本身。

    如果有人發了誓之後信守諾言了,那不就沒事了? 曆史上,比司馬懿更早指洛水為誓的,是劉秀,而且人家發的誓做到了。

    說不清算抵抗敵将的曆史舊賬,最後就真沒清算。

     所以,此時此刻,司馬懿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給曹操出這麼一個取信于馬騰的計策,這計策本身沒問題。

     曹操也不是司馬懿,雖然曆史上的曹操也有很多黑點,但是在坦蕩磊落方面,曹操确實比司馬懿要強上很多倍。

     聽了這個建議之後,曹操也就開始認真地考慮得失,能不能采納這個方案。

     曹操思考的時候,是真心打算執行這個誓約的。

     “如果真的徹底放過馬騰,确實會讓朝廷内部搖擺之人,看到更多兩邊下注的機會,對于除惡務盡,頗為不利。

     但馬騰本就是外鎮諸侯,要是能跟他約法三章,要一些條件,削弱其實力,确保他沒有力量再反,倒也不是不能考慮…… 而且,訂立的誓約要想徹底執行,必須是雙方都守約。

    如果孤開出的條件馬騰完全執行了,放他家小一命又如何?但如果馬騰這還敢陽奉陰違,讓他做到的事情沒做好,将來孤再讨伐之,那也是馬騰違約在先,孤也占住了大義名分……” 在腦中把這番道理琢磨明白後,曹操也就不再糾結了。

     至于具體怎麼訂立誓約、開什麼條件,曹操當然不會跟司馬懿商議了。

     他還不配。

     當晚曹操最終跟荀攸、郭嘉商讨了一番,總算是敲定了細節。

     …… 次日一早,曹操再次找來馬騰,就跟他說了盟誓的條件。

     具體如下: 因為馬超反叛,導緻朝廷大軍遭受了那麼多損失,對馬家的懲處是肯定要的。

     就算馬騰幫着平定了逆子,也要褫奪馬騰的骠騎将軍之職,降低五級到平西将軍。

    另外,地方職務方面,隻能給馬騰保留一個涼州刺史。

     另外,要把龐德調為朝廷直屬,帶領三萬西涼精兵,幫着朝廷入川作戰。

    所需軍需物資,也要涼州諸侯自行籌措,不得拖延。

     隻有馬騰做到了這兩點,曹操才承諾奪回長安、收編馬家軍後,放馬騰回金城或者武威。

    同時,陳倉和其他一切隴山以東的土地,都要劃歸朝廷直轄。

    作為額外懲罰,天水郡也要交給朝廷新派去的流官治理、由忠于朝廷的直屬将領駐防。

     換言之,曹操是從官職、爵位、實控地盤、軍隊、物資等五方面,全面削弱馬騰。

     西涼軍雖然可以湊出不少人,但隻要最精銳的三萬老兵被龐德收編、忠于曹操,剩下那點留給馬騰,曹操自忖也構不成多少危害。

     馬騰要确保交割,曹操才能履約,而且隻要馬騰不再敵對朝廷,朝廷也保證永不再清算、進攻。

     馬騰隻能選擇答應或者不答應,沒什麼可談的。

     不答應的話,那就是馬騰馬休馬鐵和其愛妾親随都得死。

     答應的話,曹操承諾不會對留在涼州的其他馬家親戚追究,隻要拿到馬超一人的人頭,再把馬超的妻、子殺掉或送來就行。

     馬騰思前想後,最後還是決定答應。

     不過,他還是想到了一個細節,有些擔心,就問:“是不是隻要末将配合丞相,奪回長安城,奪回了涼州軍的控制權、讓他們重新忠于朝廷。

    丞相就可以先放末将回去?涼州各地,要想徹底重新安定,可不是一時半刻做得到的,請丞相明鑒。

    ” 馬騰這是怕曹操找借口拖延,畢竟要是100%完全履約後曹操才放人,自己就可能永無出頭之日了。

    每天活在刀口上,跟死了也沒什麼區别,還提心吊膽。

     曹操也顯然想到了這一點,他也怕馬騰破罐子破摔,便鄭重承諾:放人的交割時間點,就在奪回長安城、陳倉城和西涼軍主力之後,當然,要打到陳倉,還得收複沿途的郿縣等地。

     換言之,曹操加了一個條件:必須确保關中平原上的幾個主要節點,全部被他重新掌控。

     馬騰覺得這也合理,終于全盤接受。

     …… 曹操和馬騰私下談妥條件後,後續的盟誓流程倒是沒什麼可贅述的。

     當天上午,大軍就在弘農城北、靠近砥柱山的黃河岸邊,舉行了誓師西進、讨伐馬超的典禮。

     曹操指着黃河當中的中流砥柱,對着馬騰盟誓,隻要做到上述第一批條件,他就放馬騰歸去,讓馬騰自行解決後續的殘餘叛亂。

    同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