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馮楷提出的“如何保證劉備到時候能放我撤退”這一顧慮,李恢顯然是有備而來。
所以他毫不猶豫便能應聲答道:
“這有何難,我軍至今隻圍困了阆中縣東南來路、下遊河谷,放開了西北上遊的退路。
隻要你們在十日之内撤走,就不會被我們合圍。
十日之後,我軍會把阆中團團圍死。
這阆中附近,山川狹窄,無路可繞。
你們在城上,自能瞭望我軍是否有繞城而過、合圍全城。
”
馮楷一想也有道理,阆中縣之所以能成為巴西郡治所,跟這裡的地理環境險要是不無關聯的。
嘉陵江沿城而過,隻在縣城周邊有一塊小盆地平原,都被縣城占了。
再往上遊和下遊,都沒有平原了,兩岸都是山地。
阆中縣的守軍居高臨下瞭望,周遭道路都處在監視之中,劉備有沒有繞過去合圍全城,正常情況下馮楷确實能探明。
既然劉備主動示好開了一個價,十天之内不合圍全城,留他生路,那也算是展示誠意了。
要不要接受這個放他活命的誠意,就看馮楷自己抉擇。
李恢話已帶到,沒什麼好再磨叽的,當即就表示告辭。
馮楷也沒敢為難,讓人送他出城。
……
回到劉備大營後,李恢把情況一說,劉備和龐統略一合計,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原來夏侯淵讓他守那麼久?看來不僅僅是為了拖到夏侯淵回到陽平關,甚至有可能是為了拖到曹操的大軍也走陳倉道入川、然後抵達陽平關——畢竟,夏侯淵讓他守一個月,而撤回陽平關哪裡用得了一個月?最多十天就夠了。
多出來的二十天,肯定是為了等曹操。
從子瑜和孔明送來的情報來看,原本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翻越秦嶺差不多也就在那個時候。
隻不過現在子瑜在關東派了細作、去曹操治下各地散播對馬騰不利的謠言,順利的話有可能拖延曹操的行動。
”
龐統很快從馮楷一開始透露的死守命令期限長短,判斷出了這一點——當然他也知道馮楷未必會說實話,可能會為了讨價還價而多報。
但至少數量級是不會錯的,由此逆推,也能大緻猜出對方的心态。
既然大緻逆推出曹操原本翻越秦嶺的時間表,龐統也就能再逆推出吳懿大約還有多少時日是安全的。
龐統比對梳理了一下,最終勸劉備:“主公,可立刻讓王平派出闆楯蠻兵翻山尋找聯絡吳懿,鼓舞其士氣,讓他堅守二十日待援。
就說我軍正在猛攻阆中,無奈城池堅固,攻城武器要臨時準備,所以十五日之後才能破城,二十日後可以趕到陽平關救他。
為了鄭重起見,主公還可以把這些期限用書信明文寫就、蓋上車騎将軍印信。
送給吳懿之後,吳懿也能拿着信給部将們看,以堅其軍心。
同時,也顯得我們的救援彌足珍貴,是費盡心機破了夏侯淵的攔路之敵才趕到的,為了救他付出了不少代價,免得他們覺得救援來得太輕易而不知感恩。
”
龐統說話的時候,也是料敵從寬,又在李恢的基礎上額外加了五天餘量。
他知道有些時候還是醜話說在前頭、最後再超額完成,才更能穩住人心。
否則要是一開始就說十天,最後卻做不到。
那說不定吳懿在第十一天、十二天的時候,心态就崩了,守不下去了。
劉備點頭,立刻采納了這個意見,但還是忍不住補充了一問:“那若是曹操沒有被遲滞,甚至是要提前入川呢?又或者我們一開始對曹賊南下的時間判斷就有誤呢?”
龐統對此卻毫不擔心:“主公何時對子瑜也不放心了?既然子瑜兄敢開這個口,說他派了細作散播謠言離間,那就必有效用,無非是效用多少快慢的問題,但絕不會走空。
而且,我們也可以時刻保持哨探,多偵查敵後的動向。
原先我們沒有王平的闆楯蠻部隊可以在蜀地随意翻山越嶺,或許打聽不到陳倉道方向的動靜,也難以翻越大巴山北上、跟上庸的劉琦公子和黃忠老将軍聯絡。
現在既然已經磨合明白、知道如何用闆楯蠻翻山滲透打探軍情,隻要把這點發揮到極緻,就能比敵人更早掌握動向,立于不敗之地。
”
劉備一顆心終于落定:“說得也是,子瑜這些年何曾讓孤失望過?關東之事,盡皆托付于他,一兩年不曾見面,倒是有些心虛了。
至于王平,若是他的闆楯蠻真能深入敵後山區滲透那麼遠,打探到敵人後軍的情報、最新動向,那功勞也是不小,此戰之後,孤定然要重重升賞他們。
”
劉備定了決心,就喊來王平,交代吩咐了任務。
王平聽說要他分一部分人手去敵後滲透打探、聯絡被圍的友軍孤軍,當然也毫不推辭。
王平隻是委婉地表示,這種敵後滲透需要提前準備輕便耐餓的幹糧,還要足夠的鹽巴。
因為翻山越嶺是沒有後勤保障的,所有食物都得随身攜帶。
對于這個要求,劉備當然不會含糊,他立刻把大軍随行攜帶的大部分鹹魚幹、肉幹,甚至是加糖的乳酪罐頭,都統統抽調給王平。
還讓王平的士兵都帶上一種用精麥粉和糖、豬油、鹽混合烘幹的堅硬紮實麥餅,作為主糧補充——這東西,也是諸葛兄弟近年來在原本的高密度軍糧基礎上鼓搗出來的,功能近似于後世的壓縮餅幹,隻是沒那麼壓縮,完全是用三世紀的烹饪烘焙烘幹技術可以造出來的。
缺點就是比後世的壓縮餅幹吃起來更硬邦邦的,口感不好。
不過漢末的士兵也沒那麼講究,那些闆楯蠻兵根本一輩子沒吃過啥好東西,看到這種精面高糖高油高鹽的垃圾食品,哪裡還管硬不硬,拿水泡泡稍微變軟一點就能吃了。
一時之間,聽說隻要去執行敵後偵查聯絡任務,就能頓頓吃這種好東西管飽,王平麾下的闆楯蠻士兵紛紛踴躍報名,聯絡隊和偵查隊所需的人數,也很快就招滿了。
……
王平組織好聯絡隊和偵查隊後,他本人當然沒法親自執行這樣的任務,畢竟他還肩負着幫劉備繼續肅清大巴山區南部的曹賊殘餘勢力的使命,孰輕孰重還是要分清的。
那種隻動用幾十上百人的小部隊滲透,最多派幾個曲長甚至屯長帶隊就夠了。
所以,最終負責聯絡吳懿的,隻是一名與王平同部落出身的曲長,名叫樸胡,帶了一百名精銳山地兵,配了最精良的武器、最适合的皮甲藤甲,外加高熱量的幹糧。
正常人靠背負糧袋行軍,最多也就帶半個月的口糧。
不過劉備軍既然有精制的幹糧,一個人一次背一個月口糧也不會嫌重。
樸胡領命後,當日便翻山越嶺,繞過阆中北上。
一路能避開敵人耳目、走沿着嘉陵江的大路,那就優先走大路。
一旦發現有敵騎哨探巡邏,就往東側的大山裡一鑽。
最初二百多裡地,隻走了不到兩天就過了,順利抵達葭萌關外。
不得不承認,這些後來成為“無當飛軍”的闆楯蠻,山區輕裝行軍是真的快。
一路上,他們甚至還設伏反殺了兩支警惕心不強的曹軍巡邏隊——
當然,那些曹軍巡邏隊分别隻有十幾人到三十幾人不等,相比于樸胡的滲透部隊,人數本就絕對劣勢。
樸胡還是等敵軍徹底鑽進口袋陣,才突然發難偷襲,想不完勝都難。
過了葭萌關後,因為距離夏侯淵的主力越來越近,而且沒有嘉陵江河谷可以沿着走了,山路越來越難。
但即使如此,樸胡還是隻花了三天多,就找到了吳懿的所在。
這速度,絕對值得當時之人咋舌了。
因為樸胡可不是提前預知吳懿位置,然後直撲過去的。
他還得沿着金牛道和陳倉道一路搜索,邊找邊趕路。
最後當他們突然神兵天降,出現在吳懿大營的後方,表明沒有惡意、是來聯絡的,吳懿也是大吃一驚,試探戒備了好久,才讓樸胡入營。
吳懿先謹慎地看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