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己方在關東的兵力和将領部署調整。
諸葛瑾說,他觀察到曹操在幽冀和兖豫前線,都有悄咪咪抽調了一部分部隊。
但總的來說,曹軍在關東的防守兵力還是充裕的,因此自己和關羽也沒有找到可乘之機、不打算改變上個月定下的原有計劃。
如今曹操占據天下半壁,劉備占據天下三成,雙方的總常規兵力,大約也就在五十萬對三十萬之間。
曹操雖有西進決戰的心,但在關東應該還是留下了三十萬戰兵,确保守土無礙,抽調了剩下近二十萬人,欲入漢中跟劉備一決雌雄。
諸葛瑾和關羽觀察到這一變化後,也隻能提前未雨綢缪,盡量抽調,再起荊揚之兵五萬,已經啟程西進,不日将入川跟劉備會師,以便參加到時候的漢中決戰。
另外,諸葛瑾和關羽還抽調了兩萬人的二線守備部隊,主要是荊南土著等家鄉離四川近的,也不在乎戰鬥力,負責到時候幫着劉備鎮守從釣魚城到江州到魚複、巫縣等新占領區,提防劉璋不冷靜翻臉。
這樣至少能把劉備用于控制新占領區的精銳野戰部隊置換出來,讓精兵都去打決戰。
如此這般攏共算下來,劉備軍入川能有十二萬人,其中十萬人可以打決戰,兩萬人沿途分兵守家。
如果覺得不夠,諸葛瑾和關羽還能繼續籌兵,但諸葛瑾在信中也建議盡量别這麼做,如今關東也是劉備軍二十萬對曹軍三十萬,并不是很寬裕,雙方都是守土為主。
再抽調的話,千裡遠征奔波,損耗浪費也大,希望主公盡量想想辦法,讓本地的劉璋也多出點力,順便也能再多整合整合劉璋的勢力。
諸葛瑾這麼想,也是因為他知道益州在漢末戰亂中破壞并不大。
東漢巅峰時益州五百多萬人,現在還能剩三百多萬人。
那麼多人就近在本土不用,非要用千裡迢迢調來的,那不是浪費嘛?
另外,諸葛瑾還提到,因為關東的軍隊被不斷抽調,為了防止己方的防線出現問題,最近他們在部署上也做了些微調。
原本坐鎮徐州的關羽,把自己的幕府移鎮到了壽春——這事兒也不用向劉備報備,因為淮南原本也屬于關羽負責的防區,關羽隻是在自己的防區内,另選一個作為根據的城池。
隻是事後跟劉備報備一下。
諸葛瑾也從幽州南下,最近常駐徐州,把幽州的防務交給趙雲,把冀州渤海郡的防務交給周瑜。
北線有趙雲周瑜聯手,周瑜為趙雲提供謀略支持,絕對可以保證不出纰漏。
如此一來,重心普遍南移,在南側多放猛将名将,也就能彌補荊揚之兵被大量抽調西進産生的空虛了。
就算淮河防線的守軍人數少了一半,但有關羽本人親自直接坐鎮,對面的曹仁也拿他沒辦法。
……
上面這些信裡的内容,都是基本的工作彙報、軍情部署上的消息對齊,并沒有什麼意外的。
但諸葛瑾的信很長,顯然遠不止于此。
諸葛亮繼續往下看,很快又捕捉到了一個關鍵信息。
諸葛瑾居然在信中說:他們部署在淮南的駐軍,一直有派出細作,偷偷渡淮北上,搜集曹操一方豫州延邊各郡的軍政情報。
根據探查,基本可以确定,曹操原拟在四月底秦嶺徹底融雪、淩汛完全過去、山谷土路重新變幹燥後,就率領大軍翻越秦嶺南下。
但因為如前所述、曹操不敢抽調太多關東的駐軍去關西,所以許都朝廷上上下下都在傳說,曹操指望馬騰這次能為平益州出大力。
而諸葛瑾在陳述了這個事實之後,又附上了一條他自己的判斷:
以曹操此前多次利用新降軍當炮灰打先鋒的劣迹,尤其是去年張魯投降後,曹操在進攻釣魚城時就先讓楊昂楊任等降将當先鋒送死消耗,馬騰一方多半不會乖乖當炮灰。
所以,諸葛瑾已經在關東略施小計,讓細作向着曹操占領區滲透、散播謠言,專門強調曹操過去幾年在這方面的劣迹,尤其是重點宣揚去年張魯降将如今在曹操那兒的待遇、有哪些人已經被剪除異己害死了。
諸葛瑾堅信,這種宣傳攻勢,絕對能讓馬騰内心不安,甚至誘導出一些别的變故來。
他也希望二弟諸葛亮這邊,能善用這個契機。
或者就算馬騰馬超沒有出現變故,二弟也能随機應變,對着劉璋等盟友散播這條假消息,以讓盟友堅信曹操不會那麼快入川、曹操有可能被拖住,從而鼓舞盟友繼續抗曹的決心。
至于這個随機應變鼓舞盟友的招數具體怎麼用,諸葛瑾信裡沒寫太細。
畢竟他隔着幾千裡,相差幾個月,又不是神仙。
但這種提綱挈領程度的提醒,對于諸葛亮來說已經足夠了。
諸葛亮何等樣人?他順着大哥的提醒,和自己原本的計劃,結合起來一腦補,頓時就想出了一整套新的配套計策。
他也連忙拿過自己剛剛給主公寫好的獻策信,劃掉重寫一遍,把自己的最新思考補充進去,然後派人飛馬送去阆中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