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尚不計傷亡地對着釣魚城東牆的南段拼死猛攻,一批批的曹軍刀盾兵往上蜂擁,跟劉備軍長戟兵斬馬劍手死磕肉搏,前撲後繼。
一批批扛梯子的原張魯軍降卒炮灰、被滾木礌石砸死在牆根。
在戰事最激烈的幾個點位,戰死者的屍體都墊得七八尺高了,已經超過了土牆高度的一半。
激烈的搏殺踩踏,也導緻夯土牆的邊緣有些塌落,崩掉的土塊灑在屍體上,讓屍堆變得愈發穩固堅實,便于踩踏。
後續的攻方士兵甚至都可以不用借助梯子,直接踩着同伴的屍體一躍而上,就能在土牆上站穩腳跟。
仗打到這個地步,夏侯尚的後軍預備隊已經可以毫無顧忌地全部壓上。
因為牆上的戰事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純肉搏,劉備軍的弓弩手根本無法在牆頭站穩腳跟放箭,全部陷入了你中有我的近戰搏殺。
既然沒有了守城方弓弩手的威脅,曹軍也就不必拘泥于隻投入刀盾兵,可以讓大量的長槍兵、長戟兵作為第二陣第三陣,跟着袍澤踏出來的血路,順利往上攻,把防線的缺口撕得更大。
而随着曹軍長槍兵和戟兵的大量投入,雙方兵器長度優勢被拉平。
原本劉備軍近戰士卒居高臨下、以一當十的威風,也終于被遏制住了一些,雖然還能以一敵三敵四,但畢竟沒剛開始那麼碾壓了。
經過這些年的對抗發展,曹操軍也不傻,也知道劉備軍的武器裝備犀利,所以曹軍也都集中調度天下優質鋼材,打造槍戟。
槍戟的頭部用不了幾斤鋼鐵,全力貫刺時的殺傷,卻可以鑿穿劄甲,這也是曹軍彌合雙方兵器差距的最有效手段。
仗打到這個地步,魏延不得不暫時收縮,也是難免的了——這并不是魏延打得不好,也不是釣魚城的地勢不夠險要,而是東漢的釣魚城,跟後世南宋的釣魚城,在修築的完備程度上,終究有太大的差距。
魏延前前後後就那麼幾天築城加固防禦,一切設施都還太草率。
目前隻能打彈性防禦、多層設防,做不到完全阻敵于第一線。
……
随着曹軍長槍兵和戟兵在東牆南段站穩腳跟,魏延沒有再投入預備隊堵口,反而在東牆背後的第二道、第三道壕溝和鹿角組織起新的防線。
東牆南段最後抵抗的守兵,在漸漸不支後,便分批回撤。
大部分士兵直接撤往後方的第二道壕溝鹿角。
最後殿後的少數士兵,則沿着土牆頂端往北撤,撤往東牆城樓的方向。
曹軍雖然想順勢掩殺擴大戰果,但劉備軍的撤退非常有秩序,是一批批退的,最後殿後的士兵,還有城樓作為支撐點。
曹軍的掩殺很快被城樓上密集的弓弩火力射退,也就隻能暫時作罷,且把精力投在盡快撕開突破口上。
“不要管那些潰兵了!直接往裡沖,把敵營縱深徹底鑿穿!”
此前一直謹慎在東牆外督戰的夏侯尚,看到終于取得了決定性的突破,心中也是狂喜,連忙敏銳評估了形勢,下達了嚴令,讓将士們分清主次。
隻要從缺口裡沖進去的士兵足夠多,就算魏延還占住城樓以及城樓以北的那段城牆,又如何?
到時候,整個戰場上處處都是曹軍占據絕對兵力優勢,可以徹底碾壓滅敵,不必計較一兩座堅固工事了。
夏侯尚本人,也是終于在這個時候,選擇了親自率兵沖進城内,擴大戰果。
曹軍先鋒,在翻越東牆後,很快又往西面縱深沖過了兩百多步的距離,抵達了劉備軍的第二道壕溝鹿角防線。
過程中,第二道鹿角後的劉備軍弓弩手自然也會不停放箭殺傷削弱曹軍。
但剛才仗着城牆放箭都沒能擋住的敵人,現在區區靠着一道鹿角,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曹軍在付出了數百傷亡後,很快又跟第二道鹿角後的劉備軍士兵展開了肉搏。
這次曹軍幾乎不需要刀盾兵開路,雙方直接就是長槍大戟隔着鹿角對刺互捅,搏戰一上來就把烈度拉到了最滿。
“滾落石!放火箭!”就在夏侯尚的旗号也殺入東牆後、曹軍先鋒也跟第二道鹿角的劉備軍陷入肉搏的同時。
東牆南面的釣魚山頂端,卓膺終于按照魏延的命令,沿着山崖陡坡推下來幾十塊巨大的滾石,随後還射下無數的火箭。
這些大石頭外面,也包裹了一圈圈浸透了油脂的粗麻繩,在滾落之前,就已經點燃了火苗,然後才往下滾。
看這樣子,就知道所下的成本不小,應該用了不少油脂,都是戰前魏延問主公和諸葛先生讨要的守城物資。
劉備當時考慮到魏延時間緊任務重,對于物資層面的支持自然是毫不吝惜。
出發前,諸葛亮還特地緊急點撥過魏延,教他各種守城物資和器械,怎麼樣因地制宜使用效果才最好。
此時此刻,魏延不過是把他當時臨陣磨槍學到的幾點戰術,挑了一點最适合眼下情況的招數,拿來現學現賣罷了。
對面的夏侯尚看到燃燒着火焰的滾石落下,心中一時還驚疑不定。
他以為魏延是打算靠落石阻斷曹軍後軍越過東牆往裡湧,但這明顯是不現實的。
落石才能砸死幾個人?你還能一刻不停地砸?等石頭滾過去了,停下了,曹軍不就又能往裡湧了?你石頭還能多到直接堆出一道新牆來,把路都徹底塞斷不成?這顯然是做不到的。
“不要怕,後軍趕緊跟上!石頭砸不死幾個人的!怯戰不前者斬!”夏侯尚不為所動,繼續威嚴地命令着。
但是短短十幾秒後,夏侯尚就笑不出來了。
“轟隆!轟隆!”随着巨石滾落的轟響,東牆内側(也就是西側)的地面上,原本已經被無數曹軍踩踏而過的地面,忽然被巨石砸出一些凹坑。
一塊塊原本人踩上去看不出什麼破綻的厚木闆,以及底下的支撐細柱,也扛不住山崖上墜落的巨石轟擊,直接崩斷四裂,一些曹兵堪堪躲過了巨石砸身,卻發現腳下踩的地面都被巨石砸塌了,直接落進陷坑。
夏侯尚也目睹了這一切,瞳孔倏然縮放了一下,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魏延在東牆内側也挖了陷坑?隻是一開始用木闆細柱撐住了,人在上面走也看不出破綻,但被崖頂巨石一砸就塌了?他是一開始就算好了讓我們在這處薄弱點突破,所以設下的埋伏?!”
夏侯尚心中升起一股不安,但他還是下意識告誡自己:沒關系!就算有陷坑,也摔不死幾個人!這些都是杯水車薪!
可惜,又幾秒鐘後,夏侯尚的這絲慶幸就被扼殺了。
“不好!陷坑裡都是幹枯的柴草!火!起火了!”
魏延提前挖的不是普通的陷坑,也沒指望長長的陷坑能摔死插死多少人,他隻是貼着東牆内側最南段貼近懸崖處、挖了一道大幾十丈長、寬數丈、好幾尺深的陷坑,然後在裡面盡量堆放柴草。
如今正是農曆九月底,是深秋初冬之時,天幹物燥,草木盡枯,要在山區找足夠的枯草枯枝,簡直太容易了。
魏延前幾天發現、想短時間内修出足夠防禦力的高峻城牆可能來不及,于是就着手準備了第二套備用方案。
按諸葛先生教過他的縱火設伏之法,布了這個局。
他也是把釣魚山上的枯草拔了大半,湊足了這個量。
為了一開始引火快些,柴草的最表層也免不了潑一層油脂,也是下了血本。
幸虧劉備軍這些年捕魚技術實在強大,魚膏類的油脂産量巨大,征戰時總會随軍帶一大批儲備。
如果換一家諸侯,還真燒不起那麼多魚膏。
一時間,曹軍好不容易突破的東牆南段内側,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焰蔓延得并不算快,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