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地确認道:“若果能建此二功,曹公便以骠騎将軍高位讓我?那曹公可是要自領袁家覆滅後,虛懸的大将軍之位?同時繼續兼領司空?”
賈诩:“曹公功德巍巍,覆滅二袁,若再能滅韓遂、張魯,陛下便是效法蕭、曹故事,重設丞相,此位也非曹公莫屬——曹公又豈會去貪圖一個袁紹騰出來的位置?
到時候,還要請壽成兄領銜群臣,上表勸說陛下,值此非常之時,要統合天下之力平叛定亂,自然要行非常之事,設置丞相,才能防止三公推诿、軍政低效。
”
乍一聽曹操要當丞相,馬騰下意識的反應,便是眉頭一皺,覺得曹操的僭越之心越來越重了。
不過冷靜下來後,馬騰略一思索,便覺得這也不奇怪。
而且曹操想當丞相,還不想坐袁紹坐過的位置,這才符合曹操的脾氣,而且也隻有這樣,曹操把骠騎将軍之位相讓的條件,才顯得那麼有誠意。
到時候,曹操也确實需要一個名義上官位足夠高的外鎮諸侯,來領銜奏請皇帝特設恢複丞相之位,否則外面還有劉備虎視眈眈,他曹操自說自話當丞相,也難以服衆。
如此一來,馬家就更不用擔心曹操事成之後翻臉不認人了。
“曹操這個設想,果然是深思熟慮過的,原本外鎮諸侯中,以劉備官位最高。
曹操要想顯得‘被天下群賢出于公心、向陛下推舉他為丞相’,那就得找一個官位比劉備還高的外鎮諸侯,來領銜倡議,如此才能蓋過劉備的反對之聲,讓場面好看一點。
如此,隻要将來曹操還能掌控朝廷,我們馬家的富貴就能維持住,至于實權和地盤,還是得自己争取——不過,就怕經此一事,将來劉備連我們也恨上了。
而且到了那一步,估計劉備也會直接宣稱天子被曹操挾持,一切賞罰都是曹操之意。
到時候,劉備也會堂而皇之自表更高的官職爵位……到時候,朝廷的威信怕是又完全跟當年諸侯讨董時一般了。
”
馬騰身邊沒什麼像樣的謀士,所以這些粗淺的道理,他也習慣了自己琢磨。
好在他也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對于基本的站隊看風向還是會的,能想到這一層也不奇怪。
權衡之後,他最終還是覺得,劉備離他太遠,等劉備能摸到他馬家的時候,那除非是曹操都被滅了。
就算有這種可能性,那也是很多年之後的事兒了,他們馬家還有機會慢慢調整。
既然如此,馬騰也就決定合作:“有勞文和賢弟為我帶來如此喜訊,曹公美意,我豈敢不從。
既如此,夏侯将軍有什麼要配合的,盡管開口就是。
韓遂不是幾個月能解決的,但隻要朝廷支持我,我堵住隴山,不讓韓遂糜爛為害,還是做得到的。
将來再徐徐滅之。
我還有一問,不知曹公拟表我為骠騎将軍後,可需要我們馬家入朝?”
這也是馬騰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他最希望的,還是能跟劉備那樣,常年在外,挂個很高的頭銜,同時繼續能當土皇帝。
但他也知道這事兒不可能完全如意,因為那樣的話,自己和劉備也就差不多了,曹操不會放心的。
既然自己是臣服于曹操的諸侯,肯定要付出點代價,就算本人不入朝,肯定得送質子。
想到這兒,馬騰還忍不住偷偷掃了旁邊的兒子一眼,在想将來要不要送馬超去當人質。
不過這個兒子勇武不凡,後續跟羌人作戰還要大用,拿去當人質實在是浪費了将才,可惜了。
賈诩這樣的老狐狸,豈能看不出馬騰的用意,當下他便順水推舟:“壽成兄應該也知道,既然臣服于朝廷,派子弟入朝為官,這是最低要求了。
将來曹公請陛下旨意、冊封壽成兄為骠騎将軍之日,壽成兄還是要親自進京的。
包括後續壽成兄領銜群臣奏請設丞相位時,也該身在許、雒。
不過,這兩件大事辦完後,壽成兄要回涼州,曹公也不會攔着,屆時,留子侄在京中為官即可。
”
馬騰猶豫了一下,顯然也是擔心自己的危險,但最終還是覺得,這個要求很合理。
去雒陽和許都,确實有可能被扣,但曹操都明說了,他隻是要凱旋升官走流程的時候,臨時去一趟,隻是為了典禮面子。
這也無可厚非,又不是長期扣留。
自漢朝有骠騎将軍這個職位以來,三百年裡還沒聽說此前哪個骠騎将軍,是常駐外州任職的,曹操已經給他開恩了。
馬騰最終全盤答應了曹操的交易,一切就按這個辦。
數日之後,賈诩離開郿縣,随後夏侯淵的軍隊就到了,馬騰也完全按照約定,全力配合夏侯淵,發動了對陳倉、街亭等地的隴山諸賊的攻勢。
馬騰派出馬超、龐德各領一軍,聽從夏侯淵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