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1章 一坑剛填,又開一坑

首頁
    一來,速仆延部的遺産,算是被拆分得四分五裂,“逐級控股”,摻沙子把肉眼可見的隐患全部撲滅。

     …… 整個速仆延部遺産的拆分和摻沙子,自然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去完成、消化。

     不過眼下趙雲也不用等一切工作都做完、再推進下一步的戰事,他沒那麼多時間。

     所以,他其實也就等了七八天。

    等烏延、烏蘇兄弟帶着四五千烏桓騎兵增援到位、宣誓願意聽命于他、助戰攻打公孫度後,趙雲就重新開始了正面的軍事推進。

     十一月初二,也是速仆延被趙雲斬殺後第八天。

     趙雲的騎兵,沿着烏遼水穩紮穩打向東推進,終于從烏遼水彙入渝水,随後逼近了公孫度軍掌握的遼東門戶昌黎。

     八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但考慮到這段時間裡,趙雲還要解決穩固後路、斡旋整合胡人、聯絡蹋頓和樓班談判将來的草原勢力範圍劃分、穩住各方勢力,這個速度已經算非常快了。

     好在趙雲是從烏遼水、渝水上遊的方向,從長城關外迂回來襲的,而草原上各部平時也不會互通消息,所以公孫度軍直到趙雲打到昌黎附近時,才得到示警。

     公孫度軍的松懈,也是情有可原。

    自古以來,遼西打遼東都是走遼西走廊的,誰會想到有人走關外草原打過來呢? 而且如今是十一月初了,以公孫度軍對關内漢人後勤能力的理解,他們也真沒想到這麼大冷天的居然有人來偷襲。

     如此算來,趙雲此前暫緩推進的決定,也完全沒耽誤事兒。

     初二這天一早,趙雲帶着一萬兩千餘騎,分成數部,冒着風雪出現在昌黎縣上遊六十裡的位置,才被公孫度軍的巡邏斥候隊發現。

     這也是正常的,都走到這地方了,再不暴露就太逆天了。

     雙方一陣短促而激烈的交鋒,公孫度軍的斥候隊就被殺傷俘獲大半,但終究沒有被全殲。

     在草原和燕山丘陵的交界地帶,要想完全截住一支快馬的輕騎兵部隊,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所以最終還是有數十騎奪路狂奔,逃回了昌黎縣報信。

     趙雲也不以為意,就吩咐部隊繼續加快,争取當天中午趕到昌黎城下,以少量部隊把城池包圍起來,阻斷公孫度軍後續援軍增援昌黎的可能性。

     很顯然,趙雲又想玩一手“隻有圍城之力,暫時沒有攻堅之力,需要等待後續援軍抵達後才能總攻”的欺騙戰術,示弱以誘敵增援。

     一切進展果然順利,到了當天午後,趙雲軍麾下數千騎果然趕到了昌黎。

     城内守軍不知突然來襲的敵軍虛實,也就沒敢立刻出城迎擊,而是選擇了堅決籠城死守。

     趙雲也就順利把城池包圍起來,然後吩咐各軍尋找木料紮營。

     冬季樹木不足,而且挖土也比較艱難,土地一旦上凍,就會非常堅硬,需要花費數倍的體力才能開挖。

     如此一來,要想建起堅固的營壘,所需的勞力也會比夏秋季時陡然增長數倍,看起來趙雲很難在昌黎城外建立起堅固的營壘。

     但趙雲對此卻并不在乎——要是營壘能輕易修得很堅固,那敵人将來就不敢反擊了嘛。

     …… 昌黎縣位于渝水河畔,也就是後世大小淩河交彙的位置附近。

     秋季的時候,因為秋雨河水暴漲,大小淩河之間會被上漲的水位變成沼澤,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楫。

    到了冬天,水位回落,河面也結冰,大小淩河才會泾渭分明地變回兩條河道。

     從昌黎縣再往渝水下遊順流而下,到入海口處時,還有一座與之遙相呼應的縣城,名叫徒河。

    那徒河便是後世的錦州城,是遼東和遼西之間的咽喉門戶。

     趙雲隻要拿下昌黎和徒河,就能把大小淩河流域防線徹底握在了手上,也順利越過了遼西走廊四百裡無人區,并且能在渝水河口獲得幾座海陸轉運的碼頭。

     到時候,公孫度再想仰仗遼西走廊四百裡無人區的後勤困難、讓趙雲知難而退,就完全不可能了。

     所以,對公孫度而言,昌黎是必須要救的,必須要死守住。

     否則他的防區就會從大小淩河流域,大踏步退到遼河流域,他的治所襄平,也将失去屏障,整個遼河兩岸将任由趙雲來去,再也沒有安全的縱深腹地可言。

     昌黎守将公孫恭也知道茲事體大,便與副将卑建緊急商議,趁着昌黎各門被趙雲的騎兵包圍之前,搶先派出快馬信使,直奔後方的襄平求援。

     襄平便在後世的沈陽、遼陽之間,到錦州地區也就四百裡直線距離,公孫恭的信使兩天就狂奔到了襄平,把告急軍情送到了公孫度本人面前。

     公孫度如今已在病榻之上,聽說次子在昌黎被不知哪兒冒出來的趙雲突然圍困,也是又驚又怒。

     連忙不顧重病,召集長子公孫康,以及主要文武幕僚商議救援昌黎事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