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趙雲是否有可能挑眼下這節骨眼來找茬、是否有可能親自領兵。
速仆延部上上下下确實都疏于提防,但這也不是速仆延一個人貪酒好色的錯。
實在是漢人騎兵部隊這次的行軍路線、時機挑選、戰略部署,過于不合常理,遠遠超出了烏桓胡人以往的想象。
試想一下,自桓靈以來,過去五十年裡,漢人将領北擊胡人,誰敢完全不帶步兵助戰,就全靠騎兵發起一場大規模長途奔襲的?
就是當年涼州三明的張奂、段颎等人也做不到。
後來的公孫瓒雖号稱擁有白馬義從,但他那些純騎兵的戰鬥,也多是延邊巡邏的斥候戰級别。
帶個數百千餘騎巡邊搜殺胡人,并不是直搗敵巢、犁庭掃穴。
漢朝将領能純以騎兵奔襲深入草原數百近千裡、直接發動滅部之戰,那都是兩漢前期國勢強盛的時候。
先漢有衛霍,後漢有窦憲。
後漢自中期連續幼主即位後,就再沒這個實力了。
而趙雲這次的奔襲,不僅僅是組織起大規模純騎兵的問題。
還得到了深谙當地天氣、地理的田疇作為向導、幫着策劃出擊時間和路線。
還有其他更傾向朝廷的烏桓部族的暗中幫助提供補給,以及雙側馬镫這種能顯著降低長期騎馬疲勞度的神器,還有能在農曆十月底抵禦草原寒冷的新裝備羊毛皮襖……
這每一點堆積起來,自然漸漸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速仆延部被偷襲,也就完全不冤了。
……
十月二十三半夜剛過,或者說是二十四日淩晨。
趙雲的七千騎兵,一萬五千戰馬,終于沿着烏遼水,摸到了速仆延部的一處聚落營地外圍。
不過趙雲很謹慎,沒有選擇立刻打草驚蛇。
他的大部隊此前也沒有跟提供哨探的先鋒斥候一起走,而是拉開了大約十幾二十裡地距離。
這樣哨探斥候在發現敵軍聚落後,還能立刻回來報信,聽候處斷。
此刻聽到斥候的回報,趙雲也壓低聲音謹慎追問:“能确認是速仆延部的營地麼?約有多少人馬?”
斥候隻是遠遠暗中觀察,當然不能打包票,便實話實說:“回禀将軍!不能确認是否速仆延部,但看營地規模,約摸兩千餘帳,騎兵應該也不超過兩千騎。
”
趙雲聽了,眉頭一皺,借着微弱的下弦月光,看向旁邊的田疇:“這跟戰前打探到的軍情,不太對得上吧?速仆延部怎麼才這點人?”
田疇畢竟不是武将,雖說久在邊地習慣了苦寒,這一路跟着騎兵趕路,也不免神色困頓萎靡,反應也不是很快。
他細細琢磨了一會兒,才用斟酌的口吻分析道:“速仆延部在三郡烏桓中,也是坐五望三的大部。
隻比蹋頓、樓班的部族明顯小些,其他還有兩家部族,實力跟他在伯仲之間。
據我所知,速仆延部應該有近兩萬帳,男丁四萬餘人,能上陣的男人占一半多,但見過血有過實戰經驗的,最多也就萬餘之數。
如今這營地隻有兩千帳,可能隻是速仆延的一處前哨營地。
這也是沒辦法的,烏桓諸部,哪怕過冬也不會完全聚集于一處紮營。
如今秋草雖枯,但還未徹底積雪封凍,白草根莖也未被羊馬啃食殆盡。
各營分散些,還能充分利用烏遼水畔的餘草。
”
趙雲一聽,立刻反應過來,也是暗暗點頭,覺得确實是這麼回事。
遊牧部族,說了是遊牧,當然要多占草原,哪有全部紮堆的道理。
如今這個季節,草原腹地的秋草都吃得差不多了,但烏遼水河畔水分充足,草更茂盛一些,也能堅持更久一點時間。
所以每到入冬,遊牧部族收攏人馬的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
要到最後徹底沒新鮮野草吃了,隻能吃提前割下來儲存的幹草時,才會抱團取暖,漸漸南移以避寒。
哪怕是幹草,馱在牛背上運輸、或是拿大車拉,也是非常麻煩的,因為要吃一整個冬天呢,數量太龐大了。
對于遊牧而言,能就地吃幹草過冬那是最好,任何不必要的遷移都是浪費能量。
但草原曠野上冬天風雪太大,氣溫太冷。
遊牧部族往往是為了稍稍暖和一些,才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得不忍着轉運草料的笨重麻煩,盡量往南挪挪。
同時還能進入燕山山區邊緣,利用燕山擋風。
趙雲也是北方人,還曾在公孫瓒麾下數年,所以這些道理他本就朦朦胧胧知道,此刻田疇不過是點破最後一層窗戶紙,趙雲聽完後立刻就融會貫通,也不再糾結。
趙雲便當機立斷拍闆:“既如此,且不要打草驚蛇。
若是我們擊破速仆延一個營,逃散的敵兵肯定會沿着烏遼水西逃,給後面的營地通風報信,這是攔不住的。
看速仆延每營的規模,怕是他全部上下,能沿着烏遼水綿延百餘裡散布。
我們繞點路,别貼着河岸行軍了,争取繞過第一營,直接打他第二營。
一旦繞不過去,被發現了,那就立刻轉入總攻!”
趙雲很清楚,他這次來就是殺雞儆猴立威的,能殺掉多少烏桓騎兵不重要,關鍵是把速仆延一家滅門了就好。
隻要速仆延一家死絕,給其他烏桓各部做個榜樣,他們很快就會知道該怎麼選,再也不會有人頭鐵覺得“趙雲雖然厲害,但公孫度也不好得罪”。
田疇聽了趙雲的決策,也是微微一驚,連忙提醒:“趙将軍,繞過敵人繼續冒進,這可是兵法大忌,我軍的後路怎麼辦?”
趙雲:“我自會見機行事,再說我軍沒有糧道,還要什麼後路?隻要一戰懾服群敵,敵人的牛羊就是我們的牛羊!”
田疇被趙雲的堅決所感,沒有再質疑,部隊就這樣又往深處摸了幾十裡地,走了大半個時辰。
此刻已經接近四更天,趙雲一路上遇到的斥候也漸漸變密,他連着殺了兩撥烏桓人的夜哨。
眼看再拖下去容易生變,而前方又出現了一處數千帳的營地,趙雲終于當機立斷,不再拖延,直接下達了偷襲的命令。
趙雲冷靜地把麾下騎兵分成三部分,穩健地命令道:“張著,你帶兩千騎先行,直撲搗毀眼前這處營地,以放火為主。
田疇,你帶兩千騎,沿來路設伏。
一旦上遊剛才被我們繞過的那個敵軍營地,見到火光前來救援,你就于半路殺出,将其攔腰斬斷。
我自領餘部,往下遊迂回,攔截潰兵逃跑之路。
如果下遊有敵軍來援,我自會截殺之。
”
幾個部将和田疇自然立刻領命,各去執行任務。
田疇雖是文官,但也略懂軍旅,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