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4章 蔡瑁:大公子你不能去劉備那啊!末将這是為你好啊!

首頁
    邊啃食,鼈甲寬大,沾得臉上都是膠質,一邊啃一邊自嘲:“自己多大本事,我還是心裡有數的,什麼早發晚成,都是大哥給的。

    伊兄不是外人,我就不跟你說那些虛的了。

    ” 伊籍看他吃相,也是忍俊不禁,又陪了一杯,聊幾句家長裡短的私事,然後就揮手示意旁邊的陪侍之人:“你們且退下,諸葛先生名士之風,自得風流,你們看着,他吃得不盡興。

    ” 原本伊籍陪外客,也是有人監視的,這些驿館的近侍之人,也有劉表的耳目,也有蔡瑁的耳目,會聽他們說了些啥。

     但是看諸葛均這麼沒吃相、就是個纨绔子弟,那些近侍也有眼色,知道不該看使者的笑話,猶豫了一下就退下了。

     礙眼之人離開後,雙方聊得也越發随和,一開始隻是家長裡短插科打诨。

    随着喝多了音量越來越輕,就漸漸聊到了正事上。

     諸葛均也知道伊籍挺傾向于跟随劉備的腳步,就很有誠意地低聲私問: “機伯兄,小弟此番使命,不知劉荊州究竟還有何違礙、需要先這般閉門商議?我主隻是請劉荊州遣使觀禮,做個見證,又不是讓他親自遠行沛郡。

     這種事情,一言而決,有什麼好猶豫的?若是擔心有變,派個不受重視的人去也就是了——比如韓嵩?” 伊籍下意識目光左右掃視了一下,這才保持聊葷段子的表情,壓低聲音推心置腹:“賢弟誤會了,其實我主看了書信之後,就決定派人去沛郡了,這一點上并未猶豫。

     車騎将軍與我主形同兄弟,又曾有共同奉诏的盟好,豈會狐疑不定? 之所以拖延,是因為昨晚你書信送到後、大公子那邊當即就有些變故,大公子主動請求随同觀禮使者一起去沛郡,以示我主之誠意。

     而且大公子也是漢室宗親。

    重修梁孝王陵、奉祀譴責曹賊破壞大漢先代諸王墳陵這種事情,我主派嫡子前去,對我主的聲望也是有好處的——因此才猶豫不定,不是在猶豫要不要派人去,而是猶豫讓不讓大公子随行。

    ” 諸葛均聽了,也來了些精神:“這是好事啊,難得大公子如此忠孝,實乃劉荊州之福,這有什麼好猶豫的?” 伊籍歎了口氣:“壞就壞在,大公子走後,蒯越和蔡瑁又伺機進言,說大公子仁孝純良,不知人心險惡,唯恐大公子被車騎将軍扣押、以威脅主公…… 唉,賢弟也知道的,這種時候,我畢竟是主公的山陽老鄉、多年故舊,總不好明着幫車騎将軍說話、擔保車騎将軍不會扣押大公子。

    所以,隻能給主公一些時間,讓他自己慢慢想明白。

    ” 諸葛均不由有些氣憤:“蔡瑁蒯越簡直胡說八道!我主仁義布于四海,既與劉荊州有兄弟之義,大公子便是他侄兒,我主豈會扣押自己的侄兒!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主連袁譚都不會扣,何況你家公子!機伯兄可知,這兩年袁譚向我主求援,我主幾乎是有求必應,就這,都沒趁機要挾袁譚如何如何。

     若非我主派出太史将軍、周中郎領兵助戰,袁譚如今别說保不住南皮,便是連青州恐怕都被曹賊奪走了!君不見袁尚當初,聲勢過于袁譚,如今呢?與袁熙、高幹都已成了曹賊刀下之鬼! 故袁大将軍子甥四人,獨袁大公子一人得存,皆我主之力也。

    袁大公子身為外姓,執侄禮尊敬我主,我主便不吝救援,何況伱家大公子身為宗室同姓?” 伊籍聽了諸葛均這番毫無外交技巧的義憤之言,卻是忽然打開了一個新視角。

     對啊,自己怎麼沒想到從這個角度、旁敲側擊暗示呢……不行,這話不能自己說,但是可以教大公子,讓大公子自己去跟主公說,讓主公别擔心。

     想到這兒,伊籍也不由稍稍對諸葛均刮目相看。

     沒想到這種纨绔子弟毫無技巧、純是感情,也能說出打動人的道理來。

     說到底,還是因為諸葛均說的都是大實話。

     “賢弟勿急,愚兄已經想到了,明日便去面見大公子,到時候,讓大公子自己對主公這般說。

    ” 諸葛均沒料到自己随口一頓發洩輸出,居然還真就幫忙解決了一些問題,不由有些得意,也跟着歎息: “真是沒想到,大公子如此忠孝,明明是奔波勞碌的事,他自己卻不辭艱險。

    蔡瑁、蒯越平時也不見他們對大公子忠義,這時候卻關心起來。

    ” 伊籍聞言,臉色也露出一絲悲涼:“蔡瑁哪裡是好心了,是二公子今年剛娶了他女兒為妻,導緻蔡、蒯等族越發傾向二公子。

     大公子這是感受到了危機,才想主動出使,謀結外援,鞏固其位。

    而蔡瑁唯恐大公子與車騎将軍走得近,這才借口關心大公子的安危、百般阻撓。

     不過賢弟放心,大公子學了賢弟這番說辭,找個合适的時機,在主公面前潛移默化把道理說清楚,主公必能醒悟,放大公子随我一起去沛郡。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