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9章 兩線開花

首頁
    魏延當即應諾:“軍師放心!安豐城包在末将身上!末将一定身先士卒,數日之内務必破城!要是誤了戰機,我這軍司馬也沒臉當了!你盡管将我降為小兵便是!不過,我要充足的攻城器械,也要足夠的鐵甲,确保派去先登的部隊,人人有灌鋼的斬馬劍。

    ” 諸葛亮:“這些都沒問題,子龍沒回來,這裡儲備的汝南戰役預備物資,本就有富餘,可以先給你部人馬超配。

     不過,要搶時間的話,重型的沖車、葛公車這些,或許動用不便,隻能用較輕一些的雲梯,或是普通的飛梯,還有撞木。

    因為安豐作為汝南第一線的屏障,也是有護城河的,雖然不寬。

     而我們沒時間慢慢填護城河,就隻能直接以壕橋車架木闆通過護城河。

    這樣的壕橋車承重力不足以通過重型器械,最多隻能承載輕型雲梯。

     另外,井闌這些不用過護城河的重型車輛,還有投石車,我都可以敞開供給。

    反正隔着護城河對城頭放箭投石壓制即可,我都讓人提前半組裝好了、再用淮河船運到前線,一天之内就能完成最後組裝、推到陣前。

    ” 魏延梳理了一下己方能動用的武器情況,确保心中有數後,就慨然領命,然後去緊急調整了一下攻城的戰術部署。

     次日,魏延便帶着一萬人的軍隊,走淮河逆流行軍進入汝南郡境内、抵近到安豐城下。

     抵達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了,馬上就要傍晚天黑,魏延也不可能立刻發起攻城,就隻是簡單紮營一下。

     然後讓明日要參加攻堅的主力士兵大吃一頓、早早睡覺。

     其他不用參加主攻的士兵,則負責給軍中工匠打下手,從碼頭裝卸攻城武器配件、然後連夜組裝,做各種勤雜準備工作,忙了整整一夜。

     不過這種忙碌也是值得的,效果非常明顯。

     連續趕工之下,從前一天下午未時末刻,到第二天早上四更,半天的時間裡,輕型雲梯已經組裝完了,井闌車也集中人力組裝出了兩台,還有兩台處于半成品狀态,估計一兩個時辰内也能組裝完,趕得上上午的進攻。

     另外,還有七八台投石機,也完成了戰場組裝。

     到了早上四更,累得不行的輔兵還不能去睡覺,還要分出一些人燒火做飯,确保五更天主力部隊起床後,可以立刻吃到熱的酒食肉菜。

     這種部署,也是非常有魏延的風格了——魏延這人,在執行需要搶時間的緊急任務時,從來不喜歡撒胡椒面那樣平均分配資源,而是喜歡集中資源走精兵路線,确保一部分主力狀态維持在最好。

     正如曆史上他二十年後想子午谷計劃時,也是讓五千人當“負糧軍”,一路提供各種保障,确保那五千主力戰兵能保持住戰鬥狀态。

    雖說子午谷計劃有點天馬行空,沒法落實,但魏延的風格,已經可以看出來了。

     五更天,今日要參加攻堅的五千主力戰兵也都起床了,先洗漱舒展一下,五更初刻全軍大饷。

     參戰士兵每人都吃到了一條鹹魚焖飯,米飯和蔬菜都不限量,每個屯的士兵還分享一條豬腿。

    上戰場前,還能人人喝一碗水酒提提氣。

     吃多了也不用擔心士兵積食或者闌尾炎——因為吃完飯距離厮殺,還有半個時辰以上的時間差。

     部隊列隊整編、行軍到城牆下,這些環節加起來就小半個時辰了。

     最關鍵的是,今天要先鋒登城的士兵,都有劄甲,穿着鐵甲本身就是費時費力的活兒。

    普通士兵還沒法自己完全穿好,得兩個人兩兩結伴互相幫着穿、幫着綁紮背後的系帶。

     有點兒古裝披甲經驗的都知道,有時候兩個人相互穿甲,到全身穿好,估計就一刻鐘過去了,這期間食物早就落了胃了。

     魏延麾下五千人,這次分了兩千人穿全重甲,負責蟻附登城。

    還有一千人穿半甲,算是機動部署的預備隊。

    剩下兩千輕甲,負責遠程弓弩壓制、操作井闌投石車,還有幫着扛梯子扛壕橋車打輔助。

     辰時初刻,天色差不多亮了,魏延的部隊也嚴陣以待,在安豐城下做好了萬全準備。

     城頭的曹軍無名下将,看到對面劉備軍軍容如此嚴整,也是心中發怵。

     那曹軍無名下将,原本根本沒資格統管安豐城的防務。

    蔡陽在都是蔡陽直接管的,蔡陽不在也有秦琪管,要不是兩人都被諸葛亮用計騙走了,也輪不到他帶着這麼丁點人守城。

     掃視了一圈劉備軍陣容後,唯一讓那曹将心中稍感安慰的,就隻有劉備軍的軍旗字号了。

     “魏?這是什麼旗号?劉備軍中什麼時候有姓魏的将軍了?沒聽說過啊。

    莫非是趙雲、甘甯也被曹将軍和蔡将軍他們纏住了,所以諸葛亮也倉促找個無名下将來攻城? 那就好……雙方扯平了。

    對面也是新人,這仗還有得打。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