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3章 先圍彭城,後收泰山

首頁
    會坐視泰山郡全境被我們接收。

    曹操一定會利用吳敦等忠于曹操的泰山賊舊将有說許諾、能撈回一塊算一塊,這才是要搶時間的。

    ” 關羽聽陳宮說得挺有條理,這個計劃主體跟諸葛瑾戰前的安排差不多,隻是稍有微調,微調的部分也是因為昌豨這個變數導緻的。

     關羽便全盤接受了,點頭道:“阻斷張郃回歸彭城之路的事兒,不用操心,我來之前就分兵把守要道了。

    張郃敗了,也隻能往西逃,沒法往南逃的,估計至少要逃到沛縣才能站穩腳跟。

     我再分兵五千,加強彭城包圍圈。

    眼下先讓昌豨開城再說。

    ” 關羽也不含糊,當天打掃完戰場、大緻追擊擴大戰果已畢,就親自策馬來到傅陽縣西城樓外,出言正式迫降昌豨。

    還讓張遼把全部騎兵都列隊嚴整,以壯軍威。

     “昌将軍,聽說你上午和公台達成了君子之約。

    說好隻要張郃退去,你便開城投降。

    如今張郃已經被我擊滅,是你親眼所見,你不會言而無信吧。

    ” 城樓上一片鴉雀無聲,不一會兒,才有一個略顯畏縮的聲音問道:“來者可是關雲長将軍當面?” 關羽眉毛一挑:“你沒見過我?” 他已經很多年不作自我介紹了,因為關羽總是下意識覺得,天下人看到他這幅胡子,就能直接認出來。

     城頭又是一片鴉雀無聲,不一會兒,城門就開了,昌豨親自帶着數騎親随策馬而出。

    來到關羽面前三五十步,就滾鞍下馬,徒步疾趨走完最後一段,距離關羽還有七八步遠時,就把缰繩丢給了親随,他雙手抱拳拱手,邊拱邊走: “關将軍天威,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當年車騎将軍領徐州時,我等還在泰山,并不曾得見。

    倒是後來溫侯……入主徐州時,結交我等泰山諸将,所以我才認得文遠、公台。

     偏僻下将,蒙關将軍親至勸降,豈敢失信?請關将軍進城便是。

    ” 張遼和陳宮在旁邊聽了,也是微微有些郁悶。

     這人和人的招牌還是有差距的,自己威懾了半天,還隻是鋪墊。

    最後關羽的旗幟一到,張郃瞬間崩潰,估計是這一幕給昌豨的沖擊力太大了,他也就直接不掙紮了。

     你要是早點兒投、張郃沒破之前就放棄掙紮,這功勞不就全是他們二人分了麼?而且早點投,昌豨自己也不至于這麼敗人品,敗信用,可以說是一時猶豫,害人害己了。

     關羽并不知道其中曲折,隻是威嚴地安撫了幾句,然後策馬進城。

    昌豨主動幫他牽缰繩,走在關羽前面,也不怕他耍花招。

     入城之後,昌豨一路引到縣衙,拿出酒肉擺席招待關羽、張遼,也分出軍糧大饷關羽的士卒。

     連昌豨身邊不少部将,都擠過來到關羽面前混臉熟、敬酒,個别大膽地還幫着昌豨分說: “關将軍勿怪,其實大哥早就有心歸順車騎将軍了,隻是擔心曹賊勢大,獨力難支,才不敢過早舉動。

    ” “就是,我們平素私下裡也聽大哥提過好幾次了。

    ” 關羽冷眼看着這一切,有人敬酒他也不拒絕,但心下已是雪亮,知道這些泰山賊中,有些已經看不起昌豨的待價而沽了,想要越級讨好自己、直接跟着自己混。

     這種事情,關羽不好主動拉攏,那樣昌豨就太沒面子了。

    畢竟對方已經歸順,該給的好處也是要給,否則下次誰還敢歸順? 但是,這些主動向自己越級示好的人,該保還是要保,不然讓他們繼續隸屬于昌豨直轄,将來萬一昌豨暗暗給人穿小鞋、燒冷竈,也會冷了人心。

     好在關羽處理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了,這些年他接納“群盜來投”經驗已經很豐富,當下就順水推舟: “我看這幾位壯士,也都是忠義之士,怕我誤會賢弟是‘勢窮來投’,還仗義執言。

    不如就給他們一個差事,讓他們各挑泰山郡一兩個縣,回去幫着接收,這樣也好快些,以免夜長夢多曹賊伸手。

    ” 關羽放下這個話來,昌豨自然是不能拒絕的。

    畢竟曹操那邊,還有一個泰山賊出身的吳敦會來搶奪權力真空。

     接收泰山各縣肯定是越快越好,昌豨一個人又分身乏術,多幾個人分憂就很好。

     昌豨臉色微微一苦,但還是咬着牙答應了:“關将軍進兵神速,各地接收能出什麼岔子?但憑吩咐便是。

    ” 關羽就一一點名,這個去郡治奉高縣,那個去牟縣、平陽,很快分派完畢。

    昌豨本人,也被派回老巢費縣接收。

     當晚一頓酒,把事情安排妥當,後續十幾天内,泰山各縣完全依計劃傳檄而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