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9章 曹仁:難得趙雲落單,還不趁機幹他?等關羽趕到就不好殺了!

首頁
    曹仁一開始都不相信趙雲入境會是沖他來的,所以當他确認這一點後,第一時間自然也不會覺得有必要求援。

     戰争期間,其中一方越是沒想到敵人會做某種選擇,就意味着他越不怕敵人做這種選擇。

    越說明在他看來,敵人這麼選純粹就是頭鐵。

     沒錯,劉備軍的總兵力是比曹仁略多,但那也是建立在趙雲、關羽兩路一齊并進的前提下的。

    如果隻有趙雲一路,人數比曹仁還少,那有什麼好怕的? 不過,曹仁終究是穩健型的名将,他始終覺得,趙雲不像是這麼冒進的人——會不會是趙雲跟關羽原本約好了要一起進兵,但因為路途遙遠,而且自己隔在中間,導緻敵軍兩邊溝通不暢、沒能掌握好另一路友軍的進度呢? 所以,在做出最終決策前,他還是跟滿寵、呂虔讨論了一下這種可能性,滿寵他們也深以為然。

     曹仁便決定再忍一兩天,一邊派出快馬信使去蕲縣,勒令蕲縣守将死守到底,還給他派去了少量援軍,反正趙雲再強,也不可能在幾天之内攻破蕲縣。

    另一邊,曹仁又加急派出人去東線搜索,打探關羽進兵的狀況。

     一天之後,南線回報趙雲的騎兵先鋒已經抵達蕲縣。

    再過一天,又報趙雲的後軍步兵也趕到了蕲縣,并且開始紮營分兵圍城。

    而趙雲的騎兵部隊,還在利用機動優勢,繼續北上破壞。

     蕲縣距離符離已經隻剩六十裡了,這點路程對于騎兵而言是一伸腿就到的,可以說隻要曹仁想反擊,他随時都可以派兵出城,反擊趙雲。

     當然,趙雲的騎兵有速度優勢,打不過可以跑。

    隻有跑到蕲縣之後,跟步兵會師了,後續再想跑就沒那麼容易了。

     步兵的行軍速度相較于曹軍并沒有優勢,而龍亢到蕲縣、再到符離這一百三四十裡路程上,并沒有河流水路可以依托,劉備軍的水軍優勢也無法發揮。

     而就在曹仁哨探到南線這一切情況的同時,東線也終于傳回了絕對準确的最新一手軍情。

     滿寵這兩天一直在等這個情報,信使到了後,他掃了一眼軍情,就飛奔到曹仁的幕府,緊急向曹仁彙報: “将軍!你讓打探的東線關羽的動向,已經打探到了。

    關羽在趙雲出兵後兩天,從下相出兵,沿睢水逆流而上,前日抵達睢陵,昨日抵達取慮,随後分兵包圍取慮,繼續沿睢水推進。

     但彭城郡的張将軍(張郃)聽了郭祭酒(郭嘉)的提醒,今年春天就開始在取慮設防部署,提防關羽軍入境。

    張将軍暗中讓人秘密施工,在取慮縣附近挖掘河床,堆填暗礁,還部署了鐵錐沉于河床之中。

     關羽的運兵船和糧船抵達取慮後,即使把取慮縣城團團包圍、确保守軍無法出城破壞,但他的船也無法航行過設障河段,因而進兵受阻! 根據最新情報,關羽的軍隊這幾天停在取慮,似乎要設法疏浚河道,破壞暗礁鐵錐。

    關羽還鼓舞士氣,說諸葛瑾必有妙法快速破障,不會影響糧道的。

    ” 曹仁聽了這個消息後,終于大喜過望,開始傾向于覺得:趙雲孤軍深入、提前深入,并不是誘敵之計,而是他原本和關羽商量好了一起來,但關羽耽誤了! 他連忙拿過地圖,又确認了一下符離、竹邑雙子城周邊的防禦地理态勢:關羽在自己的東邊,趙雲在自己的南邊,兩地相距自己差不多遠。

     但趙雲從龍亢到蕲縣再到竹邑這段路,累計一百三十多裡,是純陸路,沒有河可以用。

     關羽卻不同,關羽是沿着睢水自東向西逆流而上打過來的,曹仁的大本營符離和竹邑也在睢水沿岸。

    所以關羽如果想的話,他的船可以直接開到曹仁大本營的城外。

     這就注定了:關羽和趙雲想要夾擊符離,關羽打正面、趙雲斷後路,必須保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長期作戰所需的糧食,要由關羽那一路來負責運輸。

     趙雲可能也就随身帶了十天最多半個月的行糧,吃完了之後,他必須跟關羽會師,靠關羽的糧食接濟他,否則趙雲絕對是後繼乏力的,尤其是後方的龍亢、蕲縣沒有攻破的話,趙雲的部隊得打一段時間就退回龍亢進行補給。

     這個道理稍微知點兵的人都懂:水運的成本,是陸運的二十分之一,有數量級上的差距。

    數萬大軍長期作戰的糧食,可能隻有最後幾十裡能依靠陸運,前面大段大段的路程,就得水運,否則成本扛不住。

     古代水運就相當于後世快遞公司的長途物流,無論大卡車還是火車,都是集裝箱級别的運能。

    而古代陸運隻能扮演扮演騎着小電驢的快遞小哥那“最後一公裡”的配送服務,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 曹仁在确認了關羽推進延誤的原因後,心中也不由升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為了确保萬全,他對着地圖,最後向滿寵确認了一個問題:“取慮縣那邊,眼下情況如何?張郃的人馬能頂住多久?敵我兩軍各自占據了多少地盤?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