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2章 我們不拿曹賊也會拿

首頁
    信使一起日行數百裡。

     而諸葛瑾接到捷報時,那淡定的表現,着實讓辛毗再次印象深刻。

     當時諸葛瑾正在跟魯肅下棋,把捷報一丢,扭頭跟旁邊侍立的三弟諸葛均分享了一句:“你姐夫大破賊矣。

    ” 意色舉止,不異于常。

     毫無疑問,這一幕将來肯定也是要寫進《世說新語.容止》裡的。

     魯肅聽到後,立刻放下了棋子,急切追問:“大破賊?不是擊退解圍麼?殲敵多少?” 諸葛瑾:“三五萬吧。

    ” 魯肅這樣有氣度之人,都忍不住袖子稍稍一抖,拂到了棋案,摔碎了幾顆白玉棋子:“多少?!” 諸葛瑾:“還嫌不夠詳細?那就謙虛一點,算三萬吧——子義和公瑾也是沉不住氣,都沒來得及細細統計戰果,剛打完一天就着急忙慌報捷了。

    想聽更細的,再等幾天吧。

    ” 魯肅連忙解釋:“我不是嫌三五萬這個數字不精确……怎麼就能打成這樣呢。

    說句實話,其實子瑜你一開始吩咐他們以破敵為務、不僅僅是要相持解圍,當時我還覺得你這方略不夠持重。

     畢竟正常情況下,袁尚一旦召回呂曠和呂翔,這二将就會成為袁尚用來打曹操的生力軍。

    在主公希望袁尚和曹賊盡量兩敗俱傷的前提下,過分削弱袁尚其實并不是最優解,還會增加我軍的傷亡。

     但我是真沒想到,最終居然隻花了這麼點代價,就殲敵這麼多,還俘虜了這麼多。

    如此算來,卻是比把呂曠呂翔全師放回去跟曹軍消耗,更加有利了——對了,我軍傷亡多少?” 諸葛瑾這才又拿起辛毗送來的捷報掃了一眼,說了個數字。

    魯肅也是神色愈發驚喜,顯然對周瑜的戰果非常欣慰。

     辛毗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也是愈發歎服:諸侯這淡定,絕對不是裝出來的呀,他是真的一開始都沒看具體損失數字,被魯府君問到了才補看了一眼。

     而這種場合,他除了在旁邊看熱鬧、内心暗暗膜拜以外,根本就不敢插話,隻能是靜觀諸葛瑾和魯肅旁若無人地對談。

     别說辛毗如此,人家諸葛家的正經三弟諸葛均,也是一樣一句廢話不敢多,就聽前輩高人分析。

     諸葛瑾“啪”地一下打開折扇,順勢幫魯肅分析了一下、自己此前為什麼一定要太史慈和周瑜追求殲敵,而不是耗着: “按照兵法正道,兩虎相争必有一傷,甚至是兩敗俱傷,我們是不該追求通殲二呂,而是應該放他們回去跟曹賊狗咬狗。

    但是子敬你雖知兵法,卻不識人—— 當然,這也不是你的錯,因為你沒去過河北,跟那些河北諸将不熟。

    我卻不同,阿亮數年前曾經去過河北,跟袁家諸将都有過至少數面之緣,對其中有頭有臉的,還都盡量找機會交談體察。

    阿亮當年回來後,也跟我深談過數次,故而我也對河北諸将的禀賦人品,頗有了解。

     這呂曠呂翔本就不是戰意堅定之人,對袁氏也談不上忠貞,隻是附強而已。

     按照現在曹操出兵的方略,就算二呂退兵,曹賊也肯定不會放任他們順利逃回邺城參加守城,肯定會設法在半路上截擊他們,戰場可能在清河郡,也可能在巨鹿郡。

     而以二呂的意志不堅、反複無常,真要是在野戰戰場上被夏侯淵和曹洪包了,他們肯定會果斷投降,到時候這幾萬人不就成了曹軍的助力? 既然如此,還不如在南皮戰場上先殺個呂翔,再把那些烏合之衆俘虜幾萬過來,這樣後續去投曹操的呂曠部,人數也能少一點。

     隻能說袁家的将領已經人心離散太嚴重了,袁尚沒能力收回來——我們不拿,曹賊也會拿。

    ” 諸葛瑾這番話,談笑風生,雅量高緻,說得那叫一個輕松。

     但實際上,他說的也是半真半假。

     他是了解呂曠呂翔,但并不是因為諸葛亮四五年前出使過河北,而是諸葛瑾自己從曆史書裡看來的先知先覺。

     諸葛亮隻是被他作為一個情報來源的借口,遮掩一下而已。

    反正魯肅也沒法去找諸葛亮求證,而且諸葛亮這些年來跟大哥交流切磋的次數,累計也是數以百計。

     親兄弟之間日常聊天聊了多少事兒,誰能完全記得清?諸葛瑾說他幾年前說過的,諸葛亮如果沒印象,也隻會覺得是自己說過忘了。

     而魯肅聽後,果然不以為異,反而愈發欽佩:自己在内政和戰略方面,确實可以向諸葛兄弟學習、靠攏,但是論眼界之廣、識人之明,自己果然越拉越遠了…… 魯肅尚且如此,諸葛均和辛毗就更不用說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