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3章 郭圖:說諸葛兄弟神機妙算怎麼能叫拍馬屁呢?我隻是說實話

首頁
    言,完全不顧諸葛瑾比他年輕了将近二十歲,把諸葛瑾的智謀吹到了天上。

    同時還狠狠吹噓了一番劉備的仁德、諸葛亮也是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全天下除了諸葛瑾以外沒有第二人可以比拟…… 諸葛瑾倒不是喜歡聽阿谀馬屁,但郭圖的話确實讓他頗有幾分耳目一新之感,内心也就給了郭圖一個“知進退”的評價。

     随後雙方的交談也就顯得愈發和睦起來,氛圍漸漸融洽。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諸葛瑾也大緻猜出,對方已經有跳船的想法,知道袁譚撐不下去了,他隻想保個性命,最好再保個富貴。

    至于權力,保不住就不保了。

     跟這樣一個知進退的“小人”溝通,諸葛瑾倒是輕松了些。

     對方肯接受退步,那就最好了,劉備這樣的仁德之主,哪裡還能不給知進退的人活路的機會? …… “沒想到郭将軍成名多年,竟是如此風趣之人,一看就是大風大浪、沉浮經曆得多了。

     那我也就實話實說了,我自問智謀肯定在郭将軍之上,你也别嫌我自大。

    但是比豁達,我還真比郭将軍略遜一籌,可能是我太順了,沒什麼機會經曆沉浮。

    ” 諸葛瑾在跟郭圖交談完那些不痛不癢的人生見解、客套話之後,開誠布公地定了一句調子。

     這是最誠實的大實話,沒必要玩虛的。

    直接說“我比你聰明,但我沒你知進退,因為我一輩子一直在進步”。

     郭圖聽了之後,卻完全沒有不甘,反而愈發放心,因為這說明諸葛瑾沒跟他客套,當然也沒吹牛,人家說的是大實話。

     同理,郭圖沒覺得諸葛瑾在吹牛,他也就沒覺得自己是在拍馬屁——諸葛兄弟本來就神機妙算嘛,這是真理,郭圖隻是說出了一個事實,說事實怎麼能叫拍馬屁呢? 定好了調子之後,諸葛瑾才跟郭圖聊起袁譚求援的正事兒,郭圖也非常開誠布公地表示: “事已至此,在下也不瞞着諸侯了,其實我在臨淄時,已經看出佐治有投效車騎将軍之意,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其實也有此念了。

     袁家兄弟阋牆,停屍不顧,束甲相攻,已喪盡人心。

    大公子雖然号稱繼承了大将軍遺志,但肯定無法逆天而行了。

    如今要指望有人阻止曹賊篡漢,普天之下,隻能指望車騎将軍,舍他其誰? 不光我等仰慕車騎将軍仁德威望,當初從邺城出逃的應仲遠(應劭)、崔季珪(崔琰)等賢士,也多有此心。

    隻是他們已經是在野不仕之人,對袁家灰心,這才留在北海等地隐居治學,不問世事。

    若是将來車騎将軍能直接治理青州,他們也是願意出力的。

     此番大公子派我前來,也是為了漳水上漲後,水軍可以抵達南皮城下,所以希望太史将軍和周校尉能再次鼎力支援,為南皮城内的管将軍運去糧草,暫時撕開圍城敵軍的封鎖,助他久守。

     雖說大公子還未堅定徹底投效車騎将軍之心,而且南皮若能守住,說不定大公子又能多堅持一陣。

    但愚以為,諸侯還是應該勸說車騎将軍不吝增援,如此也是施恩義于青冀士人、百姓,讓他們知道車騎将軍為了共同讨賊匡漢的友軍,願意不顧己利。

     這種存亡繼絕之德,與袁家停屍不顧、束甲相攻的失德相比,公道自在人心。

    ” 諸葛瑾聽了,直接忍不住笑了:“公道自在人心,卻未必能讓人在有生之年看到。

    我主仁德,救肯定還是要救的,卻不是為了‘公道’的報答。

     這樣吧,子義和公瑾,肯定是會出兵為袁大公子助戰的。

    不過其他各部,我們也确實抽不出更多人手了。

    徐州前線這邊的情況,伱如今還不知道,但這幾天我自會派人帶你觀摩,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雲長去年冬天和夏侯淵死戰數月,雖然勝了,折損也非常多,我軍兵力畢竟遠不如曹賊。

    如今還需要在東海郡前線留下重兵,才能防止曹軍反撲。

    否則東海郡位于沂水以西的蘭陵,根本無險可守—— 這些道理,郭将軍回去之後,可要好好跟袁大公子與青州文武分說,讓他們知道我主已經是盡力了。

    ” 郭圖頓首:“這是自然,車騎将軍出兵多少,都是仁德、人情,我軍豈敢嫌少。

    ” 諸葛瑾:“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你回去後,還可以再跟袁大公子敞開了說一件事,那就是,讓他‘不必’擔心此番迫退袁尚,會導緻他向車騎将軍付出太多代價。

     因為漳水上漲,既有利于我軍從渤海入漳水、以水軍馳援南皮,也同樣意味着有利于曹操跟袁尚重新翻臉、偷襲冀州、水攻邺城。

    隻要曹操趁着夏季進攻袁尚,袁尚對南皮之圍自解。

     我主仁德,不願意乘人之危,趁着南皮即将解圍、而袁大公子還不知道南皮會解圍的這點時間差裡,要挾袁大公子以要高價。

    那樣就算一時得利,将來等袁大公子反應過來,肯定也會懊悔,覺得被他劉叔騙了,豈不是傷了兩家情面? 曹操以詐待人,他可以跟袁尚簽訂盟約、假意接受袁尚的服軟,卻在僅僅一年之後就撕毀。

     我主以誠待人,就算沒有明着跟袁大公子簽訂盟約,但也不會乘人之危占人好處。

    在我主眼中,他待袁大公子一貫是如同待親侄兒一樣真誠的,絕對不會坑自己人。

     這些話現在口說無憑,等曹操撕毀盟約、水攻邺城、南皮的圍城袁尚軍撤退時,你們就明白了。

    所以,我們隻派子義和公瑾去,一方面是我們已經盡力,派不出更多兵力。

    另一方面,也是我們料定隻派這麼多就夠用了,能解圍了。

    ” 諸葛瑾說這番話時,就好比一個銀行的放貸經理跟客戶說: 我給你放那麼多貸,既是因為我隻有那麼多錢放給你、憑你的信用和抵押也不可能貸到更多了,我也不想趁人之危給你介紹其他不需要抵押的高利貸。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評估過了你的經營狀況、知道一些行業内幕、也就算出你現在的經營困境,隻需要貸那麼多已經足夠渡過難關了。

    不貸給你更多,也是希望你少花點冤枉利息。

     而隔壁的“曹家銀行”,那是既對客戶耍詐壓價漲利息、還騙人擔保借高利貸、最後還故意使絆子讓客戶還不上錢然後強制執行。

     你袁譚希望後半輩子走活路還是死路,你自己看着辦吧。

     有時候實話或許會讓人更加計較眼前的利益,但從長遠來說,是有利于放長線釣大魚的。

     因為客戶會知道,你說話是算話的。

     如果劉備敢許諾讓一個歸順者一世富貴、子孫封侯,那他是真會兌現的,而不是為了先騙降對方而哄人的。

     諸葛瑾也是看到了袁譚麾下已經離心離德,那麼多謀士文臣都站到了劉備這邊,或是心灰意冷、下野兩不相幫,才敢用這樣說實話的堂堂正正之法,來應對這個局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