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4章 敵人學一步,我們多走三步

首頁
    示一下,把父親當年手抄的蔡公所遺《東觀漢紀》某幾卷選本,不經意讓糜芳看到,然後自己讀一讀,讓糜芳不着行迹地自行吸取教訓。

     東漢本朝的事迹,因為朝代還沒過完,所以并沒有整理成正式定本的史書。

    但本朝曆代大儒,都有參與《東觀漢紀》的增補,把當代的事情一點點加進去。

    桓靈時蔡邕、盧植、馬日磾都參與過這事兒。

     而蔡邕早年獲罪流亡吳會十二年之久,顧雍拜他為師,以顧家的财力供養他,期間顧雍借機手抄了恩師很多手稿。

    所以顧邵說他拿得出家父所抄蔡公遺稿,絕對是可信的。

     顧邵等人在那兒心中盤算,另一邊的糜芳已經急着擺宴慶賀,同時也是給諸葛瑾接風。

     諸葛瑾本來都沒打算先赴宴的,他今天來得早,還想趁着上午先視察吳郡這邊新造的造船廠。

     結果糜芳非要“慶賀主公得子”,這由頭諸葛瑾也不好不同喜,隻能是什麼活兒都還沒幹,先吃喝上了。

     這對于糜家是天大的喜事,糜芳自然要在給諸葛瑾接風的規格上,再進一步加碼,什麼珍稀什麼昂貴就挑什麼上,這種場合也完全不需要擔心諸葛瑾怪他奢靡。

     海陸鮮珍擺了滿滿幾張長條案,酒過三巡,糜芳才想起一個問題,随口請教:“不知主公可有給孩子起名呢?” 諸葛瑾放下酒杯,誠懇回答:“尚未滿月,如何取名?隻是先取了個小名,喚作阿泰。

    ” 諸葛瑾内心其實也很想吐槽這個名字,但沒辦法,這事兒劉備自己說了算。

    劉備自己是要“封禅天地/泰鬥”的,古代對天要封北辰,對地要禅泰山。

     這孩子是長子,機緣巧合沒有對應北鬥,就隻對應泰山了,俗是俗了點,也沒辦法。

     好在将來學名還有救。

    古人最早是滿月時取學名,主流的到周歲時再取也不算晚。

     …… 被糜芳糾纏折騰了一上午,該慶賀的也都慶賀過了,諸葛瑾終于有時間開始辦正事。

     午休過後,一行人再次來到華亭鎮上新造起來的船廠。

    這也是吳地這半年來最大的科技種田成果。

     這座船廠全力擴建,雖然才半年左右,但吳地本來就不缺造船基礎,當初在孫策治下時,當地就有船廠,正是顧陸兩大家族經營的。

     諸葛瑾為了趕時間,也就沒有選擇徹底另起爐竈,而是直接把顧陸兩家造民船商船的底子弄過來,再注入一些官方的技術和人力,做大做強——這個過程中,諸葛瑾也沒與民争利,顧陸兩家依然以原本的底子入股,稍微占兩成收益。

     畢竟先進技術才是主要的生産力來源,這個主次要分清,原有固定資産占兩成不少了。

     諸葛瑾先走馬觀花看了一下,兩座新船塢的土建已經初具規模,船塢的長度都有三十丈以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個尺寸都夠用了。

     糜芳也算出身海商家族,對船也是有點了解的,督造這些船塢時,他也過來看過,覺得這船塢有點過長了,此刻諸葛瑾親自來了,他也趁機問了幾個問題,解解惑: “此塢如此之長,不知将來造的船會何等巨大,驟然擴大這麼多,會不會冒進了?” 諸葛瑾卻很有把握:“确實會再放大,但沒有你想的那麼大。

    未來的船,長寬比會更加狹長,長度可能提升一半,但寬度可能也就提升兩三成。

    ” 糜芳忍不住追問:“如今最大的樓船,重可三四萬鈞,此前我軍所造龍骨戰船,最多也就三萬鈞,隻是更适合出海抗風浪、航速也快,并沒有比大号樓船更重。

     如今按新船的尺寸規劃,怕是要比最大的樓船還重數成,一旦漏水,或是因為過于狹長而折裂,損失怕是難以承受。

    古人造船,并不是沒本事造得更大,隻是更大會面臨各種不穩,險情難以盡料。

    ” 諸葛瑾聞言不由笑了:“你們現在還沒看出來,并不奇怪,因為才剛剛開了個頭呢。

    我既然敢把船造得更大更快,自然是有倚仗的。

     這個新船廠建成之後,我會撥付計吏和工匠潛心鑽研試驗,在造船時,沿着縱向以肋闆完全隔斷水下艙室,确保前後方向上,任何一段艙室進水,都不會蔓延到縱向相鄰的艙室。

     傳統樓船、鬥艦無法如此施為,便是因為内部各艙需要交通出入,路徑複雜,就算闆材防水工藝夠好,也無法徹底封死。

    龍骨船比傳統舊船更為狹長,本就适合在前後縱向上徹底分段。

     以後内層的防水隔艙闆,也要按照船底的工藝标準,該打麻打麻,該浸潤桐油就浸潤桐油,讓麻纖發脹徹底堵死縫隙。

    ” 諸葛瑾看似揮斥方遒,說得頭頭是道,但其實具體他也不太會,隻是知道科技史發展的大緻走勢罷了。

     他此前搞出來的龍骨結構戰船,其實也就是把華夏的造船水平從漢末提升到唐初。

    但他也很清楚,從唐初那些龍骨船,到南宋乃至後來明朝中前期的福船,有個最大的差距,那就是宋以後的福船上了水密隔艙技術。

     一來船型越來越狹長,沿着前後方向徹底分斷艙室變得可能,二來龍骨加肋骨的結構越來越成熟,每一層的水密隔艙闆都可以作為肋骨的延伸,或者說“直接把肋骨做成截斷整個腔體的橫隔闆”。

     有了水密隔艙技術後,海船才真正敢離開海岸線,往遠海一點的地方航行,而不是始終小心翼翼貼着開,唯恐一點小意外漏水就完了。

     而且因為華夏近海、長江口南北的水文情況差異太大。

    以後江北東海、廣陵那邊的船廠,乃至遼東沓氏縣的船廠,都可以繼續造近海貼岸航行的船。

     水密隔艙也好,别的技術也好,那些近海平底船能稍微借鑒的,也盡量借鑒,也是一種技術實力和戰力的提升,打曹操時也有用。

     而類似後世福船的新船,可以越過交州提前去林邑國打探南方的物種。

    如果公孫度被曹賊拉攏,還可以将來等公孫度死後,确保追擊公孫康斬草除根。

     曆史上公孫度還有兩年多壽命,204年死的,他死的時候勢力已經發展到三韓了。

     本時空因為諸葛瑾跟公孫度的闆屋船貿易,公孫度征服三韓的速度就更快了。

     而諸葛瑾此前造的船,還不足以從山東半島直航三韓,風險比較大,隻有“龍骨”這一個技術創新點還不夠。

    再加上“水密隔艙”的話,直航三韓就綽綽有餘了。

    到時候公孫度的一切提前擴張也都是為人作嫁。

     既然要依托海岸線控制袁譚、對抗曹操,并幹掉一切潛在背刺勢力,諸葛瑾當然要首先确保絕對制海權,而且要讓自己從南到北調度如臂使指。

     敵人或許已經見識過劉備軍新戰船的特點,學是學不了的,但是心中産生提防、構思應對戰術,卻是免不了的。

     諸葛瑾就要确保無論敵人怎麼提防,怎麼想對策。

    在對方才想出第一個版本的對策時,他這邊的工具已經更新疊代了兩三個版本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