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5章 被劉備盯上的人有多難跑

首頁
    ,李嚴一直在幫着賴恭處理零陵郡的很多具體内政事務。

     他和武陵郡丞董和,都是劉備派來架空劉表空降的賴恭、吳巨的。

     不過劉備籠絡人心的手腕,也是非比尋常,在觀察了賴恭、吳巨的表現後,他也漸漸暗示李嚴和董和逐步放權,讓太守們更多參與到具體事務中來。

     而理由也很名正言順:“太守剛來時不熟悉地方情況,當然要讓在本地做事多年的郡丞多幫襯着點,以免辦錯事。

    等太守熟悉了工作,當然該歸還的權力還是要歸還”。

     具體的節奏、放權收權的尺度,劉備自己當然會掌握。

     以劉備的名聲、威望、情商,這些控制下屬籠絡人心的事情,他是最專業的,都不用諸葛亮操心。

     所以大半年來,賴恭、吳巨早已不是剛上任時的“劉表心腹死忠”狀态了,他們也潛移默化感受到了劉備的善意和重用,漸漸開始軟化,逐步向劉備靠攏。

     這也是為什麼劉備陣營今年不能倉促用兵,必須先消化地盤的主要原因——别看北邊倉亭之戰結束時,南方的戰事也跟着一起結束了,但劉備的根基遠不如曹操和袁紹深。

     時間僅僅倒退到兩年前,當時劉備實打實控制的地盤,都還不到一個完整的州呢。

    現在有了兩個州的規模,可見在過去兩年裡,劉備的地盤膨脹了一倍以上。

     荊南除了長沙,其他三個郡都是名義上的和平接收,還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消化籠絡,不是說張羨死了這事兒就算完了。

     否則步子邁大了,内部全是漏洞,一運動就消化不良。

     其實這個問題上,劉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劉表并不是在坐上荊州牧/刺史那個位置時,就天然擁有了荊州的,他隻是名義上擁有。

     為了從名義上擁有變到實質上擁有,曆史上劉表花了十年。

    跟袁紹那種四世三公、單騎入州後立刻掌控局面的大佬根本沒法比。

     現在劉備隻打算花兩年彌補内部的消化不良,已經比劉表快了好幾倍了。

     此時此刻,賴恭收到李嚴送來的劉備書信後,稍微讨論了一下,便覺得劉備的建議很不錯。

     賴恭主動跟李嚴分析道:“零陵土地廣大,雖有數十萬人口在籍,但更多百姓流散四野,難以統計征稅。

    傳統征發徭役之法,往往征不到多少人,反而還導緻在籍百姓進一步逃亡躲避。

     不如就按車騎将軍建議,搞幾年由官府發給錢糧的勞役,不再搞無償的,說不定還能多吸引到一些短視的窮苦百姓出山務工,我們再慢慢厘清戶口,肅清豪強隐匿的問題。

    ” 李嚴原本還準備了大段說服辭,看賴恭這麼上道,已經被主公感化得差不多了。

     畢竟賴恭曆史上也是劉備《漢中王勸進表》上那十一個簽字聯署人之一,可能是他天生跟劉備相性比較合吧。

     (注:李嚴曆史上也在《漢中王勸進表》聯署名單上,最前面是那些益州和西涼人,中間是諸葛亮和關張黃,黃忠後面就是賴恭、法正、李嚴) 既然賴恭配合,李嚴也就省了口舌,直接跳過第一階段的勸說,跟賴恭讨論起冬季徭役使用的具體細節來: “府君既然答應了,這幾日我便統計一下需要征發的徭役規模,然後聯絡本地豪強,問他們買糧供給服役民夫口糧。

     不過我以為,這種大規模買糧的消息一旦放出,或許會有本地豪強囤積居奇,趁着買入需求陡增,而擡升糧價。

    所以還請府君給我授權,可以嚴查哄擡糧價的刁徒。

     另外,我們今年要大征徭役,糧食消耗陡增,劉荊州要求的送糧任務,肯定是完不成了。

    還請府君上書劉荊州,陳明利害,請求給予減免,或者挪到後年,或是允許以金銀或銅錢折價替代糧食。

    ” 賴恭咬了咬牙,他知道這也是劉備把他漸漸綁上戰車的辦法之一。

    如果自己放權讓李嚴武力糾察屯糧惜售的豪強,到時候肯定會有一部分仇恨拉到他自己身上,或是拉到劉表身上。

     李嚴和劉備身上固然也有,但至少會分攤走一部分。

     而如果自己不明着授權,隻是讓李嚴自己搞,那仇恨就全在李嚴和劉備身上。

     但賴恭沒有選擇,他最終還是決定參與一起分攤仇恨。

    這樣荊南那些豪強也就無處可躲了——這些豪強的生存法則,主要就是“一旦本地有幾個實權派在互相争奪,那麼他們就得争着讨好拉攏豪強,換取豪強更支持他”。

     比如要是劉備和劉表要争奪“民心”,他們就要給豪強們開價,最後價高者得,誰開得高他們支持誰。

     可如果劉備和劉表的代理人一起施壓,本地已經沒有第三方勢力可以拉攏了,統治者之間沒法卷了,下面也就相對消停些。

     賴恭是想明白了這些道理的,但他還是決定配合。

    于是簽署了李嚴需要他簽的那幾個文書,還給劉表送了一封信,讓劉表減免延緩零陵郡對南郡的輸血。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