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9章 等對方快研發出來了,我們就開賣

首頁
    随着步骘接手談判工作,而且話裡話外不時表示“這都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見”,着實把辛毗弄得非常難受。

     許多出賣袁譚利益的條款,也不得不逐次答應。

     而這個口子一開,後續就源源不斷刹不住車了。

     辛毗倒也想過拒絕,但拒絕之後,他就會發現諸葛瑾這邊有其他種種很光明正大的理由來拖延談判、拖延增援——表面上看,似乎跟辛毗拒絕步骘沒關系,是因為别的原因拒絕的。

     但隻要辛毗改口答應了步骘的要求,那些“别的原因”也會很快因為種種神秘力量不再是問題。

     這樣試探了兩次,辛毗哪裡還能不知道步骘的能量,也就唯有乖乖就範了。

     期間辛毗隻有一個要求:還是希望諸葛瑾放他盡快去江夏武昌,親自面見劉備,最好能請步骘同行。

    這樣一邊談判一邊趕路,說不定最後還能快些。

     辛毗很清楚,要是再這樣層層盤剝下去,事情就麻煩了。

     好在諸葛瑾吃相也不算難看,對于這點倒是很爽快就答應了,他還表示茲事體大,他也該去武昌找主公述職了,正好順路陪辛毗去一趟武昌。

     辛毗心中苦笑:諸葛瑾這樣位高權重養尊處優的人也跟着同行,這隊伍速度肯定快不起來了,最多一天走個一百多裡。

     他總不能逼着諸葛瑾灰頭土臉騎馬狂奔吧?那肯定得全程在長江上坐船了。

     哪像他單獨趕路,一天二百裡都沒問題。

    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也隻能如此了。

     …… 一行人從錢唐回秣陵,就走了三天,然後換長江裡的大船逆流而上,估摸着要十天才能到武昌。

     而這一路上,步骘也大緻跟辛毗談妥了絕大部分援助條件。

     一方面,辛毗答應勸說袁譚割讓一個多郡土地的實控權。

     至少先交付琅琊郡那兩個縣,以及東萊郡的不其縣(青島)和東牟(煙台、威海),确保山東半島全部的良港都給劉備軍管轄。

     至于東萊郡其他腹地,辛毗畢竟無法直接做主,他表示回去後會盡力勸說袁譚,然後也希望在看到劉備軍的增援誠意後,分批逐次交付—— 他也實話跟步骘說了,眼下袁譚還沒危急到那種程度,要他直接割讓全郡土地太難了。

    後續肯定要視戰局進展而定,曹操把袁譚逼得越急,袁紹越不肯直接把大位傳給袁譚,那袁譚就得越依賴劉備。

     辛毗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足夠開誠布公,步骘也不會太過于逼迫。

     而劉備軍該給袁譚提供些什麼,在這一路上基本也談妥了。

     諸葛瑾的思路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隻給軍械援助,但不會承諾立刻由劉備軍直接和曹操開戰。

     目前第一批,步骘答應給袁譚一千套成品的灌鋼劄甲,三千柄灌鋼斬馬劍,以及一批灌鋼打造的長戟,增加袁譚的軍備——灌鋼法的生産方法、工藝,諸葛瑾是肯定不會提供的。

     而隻給成品的話,就不存在技術洩密,反正用一件少一件,對方也不可能從成品看出是怎麼生産出來的。

     諸葛瑾對于技術擴散的原理理解還是非常透徹的。

    他很清楚,機械結構類的東西,是最容易擴散的,隻要看到了成品,對方就能逆向仿出來。

     比機械結構類更難擴散的,是配方類的,對方看到最終産品,也不知道怎麼生産,但至少會提醒對方,知道這東西是可行的,已經有人做出來了。

    如果配合大量的實驗,以及一些猜測,配方類也有可能被逆向解密,但可能要好幾年時間。

     而最難擴散,保密性最好的,是“工藝”類的技術,也就是造出來的最終成品,都是原先的人已經見過的,并無新奇,但生産制造的過程有玄機,可以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縮短制造時間。

    而這些光靠看成品是十年八年都未必看得出端倪的。

     在漢末酷烈的戰場競争環境下,諸葛瑾覺得“機械結構”類在露臉後保密兩年,配方能保密五年以上,工藝能保密十年,才屬于正常的技術擴散速度。

     當然,現在袁譚已經是盟友了,未來袁紹死後、形勢進一步惡化,甚至還有可能會變成劉備的附庸,所以對袁譚的技術保密,可以稍稍放寬一些,把一些已經有擴散趨勢、或是可以降低袁譚軍備成本的技術,逐步放給對方。

     比如,諸葛瑾已經知道,周瑜琢磨出了如何仿制神似于原版的葛公車,也學到了克制葛公車的主要戰術,并且在官渡之戰前就交給了曹操,曹操也用過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如今這些技術隻有袁紹陣營還沒徹底搞明白,既然敵人都會了而友軍還不會,那就沒必要保密了。

     這次諸葛瑾直接把葛公車的造法,以及投石機的初步改良,還有系繩床弩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