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架勢這陣仗,程普也知道,孫權是被曹操單獨召見了,他隻好等着。
孫權内心稍稍有些忐忑,但很快克服了。
他已經是一個毫無威脅的窮途來投之人,曹操不會拿他怎麼樣的。
隻要曹操還想招攬天下人心歸附,就得善待自己。
如是想着,孫權跟着許褚轉過幾道院牆,終于來到内堂。
雖然知道自己不該觀察對方容貌,但孫權年輕視力好,還是趁着雙方相隔十幾步時,趕緊觀察了幾眼,等走到五步之内,才保持俯首。
“沒想到威名奸名俱盛的曹操,居然如此矮胖,不過須髯倒是頗為威武,坐下後足以掩飾。
”孫權心中暗忖。
而曹操果然全程沒有站起來的打算,,就是坐在榻席上,擡頭看着孫權。
倒也不是他倨傲,或者看不起孫權,純粹是矮子喜歡保持坐姿以掩飾自己的矮。
尤其曹操這種矮是腿短導緻的,上半身并不短,坐下之後就不容易看出矮了。
“敗軍之将、奉義校尉孫權,拜見司空。
”孫權走到曹操近前,恭敬行禮。
曹操也趁機觀察了一下孫權的長相,對他紫色的稀疏短須和藍綠色的瞳仁,也是頗感驚歎。
“此子倒是生就一副富貴異相,竟淪落至此,看來相術也不可全信。
當年與孫文台也曾相熟,此子形貌為何完全不似孫文台?”曹操心中暗忖,也對孫權長得不像孫堅而有所狐疑。
不過他不會糾結于這些問題,趕忙跟孫權聊了一些關于劉備平定江東的戰事近況,孫權也都知無不言,如實相告。
曹操深谙用兵之道,自然能聽出孫權所言真假。
短短幾句對答之間,他已經試出了孫權的見識,也确認這孫權絕非冒牌。
曹操略一思忖,心中已想好了如何封賞:“令兄力戰逆賊劉備,為國捐軀,可敬可歎。
隻恨孤當初被袁紹掣肘,不及回軍南下救援——你說令兄遺孤,此番也跟着一起來投了?”
孫權連忙拱手答道:“确實如此,舍侄孫紹,年僅兩歲,幸得先天壯實,海上風浪颠簸半月有餘,也扛過來了。
”
曹操點點頭:“孤即日便表奏天子,讓孫紹襲令兄烏程侯爵位,烏程縣在劉備之手,孤便另擇地劃兩千戶,取其租稅以為爵祿。
另授你為吳侯、讨虜将軍、領廬江太守,吳縣雖也在劉備之手,孤亦另劃兩千戶為食邑。
”
至于廬江太守,當然隻能遙領了,本就是個挂職。
孫權連忙謝恩。
聊完封賞安置,曹操對孫權還有些興趣,就又聊起家常,以及孫權這一路來的見聞、艱辛。
孫權也不藏着掖着,把他一路上的苦逼之狀如實轉述,曹操見他堅韌,能處變不驚,對他愈發欣賞。
又聽孫權提到在經過諸縣、莒縣時,為了不被袁軍攔截,不得已犧牲了韓當作為幌子,投了袁譚,曹操也微微一驚,忽然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
“韓當投了袁譚?縱然袁譚不知你也在北投之列,但韓當麾下将士近千人,俱被袁譚收容,即使有韓當下令封口,也無法面面俱到!
隻要袁譚想到讓人隔離盤問其中的屯長、什長,不難得知江東孫氏已徹底覆滅!此事最多能瞞得幾日而已!袁紹若遲遲不中計,尚未以大軍南渡黃河,入我圈套,豈不壞我大事!”
有那麼一瞬間,曹操對孫權起了嫌棄之念。
他倒是希望孫權來投的,但孫權做得如此不隐秘,有可能導緻袁紹重新評估曹劉之間的緊張局勢,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孫權原本也沒想過這個問題,因為他一開始也不知道曹操要再次誘殲袁紹,但昨天見了賈诩之後,孫權就想到了這點。
所以今天一整天,從定陶趕來鄄城的路上,他已經想好了各種托辭安慰曹操、以免被曹操遷怒。
當下孫權立刻半是自辯半是安慰道:“曹公不必擔憂!韓将軍掩護我等過境那兩天,我也暗中觀察了袁譚駐防琅琊的部将,袁譚治軍廢弛,哨探不力,必不能如此迅捷反應。
在下來投,絕不會壞了曹公大事!請曹公拭目以待!當日過諸縣之時,我蹭途徑諸縣葛氏祖茔,憑吊史事,以古鑒今,今之諸葛氏,不過葛嬰之才,劉備或許有高皇帝之志,但曹公之堅毅,卻在項梁之上。
項梁一敗便逝,曹公卻能堅韌不拔,有項梁之宏略,兼申商之法術、韓白之奇策。
當年項梁若能敗而再戰,天下又豈有高皇帝的份!袁紹、劉備,皆不能勝公,此必然之理也!”
然後孫權就把當日跟程普閑聊時,慢慢想明白的那番道理,用比喻漸漸說全,和盤托出。
曹操一開始聽孫權自辯摘清責任,便有些不喜。
後來聽孫權公然拍馬屁,更是生出些許厭惡。
但聽着聽着,發現孫權這馬屁拍得别緻,倒也心有戚戚焉。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