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策。
很顯然,這是因為曆史走向出現了細微變化,荀攸也因時制宜,随機應變了,想了一套更适合眼下實際情況的計策。
于是乎,原本的“倉亭之戰”,就從一場曹軍主動進攻的戰役,變成了一場先示弱勾引敵人打過來削弱一波、然後再防守反擊的戰役。
這很合理,完全符合智商邏輯。
曆史上的倉亭之戰,是建安六年三月爆發的,現在已經是三月下旬了,就算爆發估計也得四月。
但曆史上的官渡之戰是前一年十月就結束的,現在拖到了臘月。
在前一場戰役結束時間拖慢了兩個月的情況下,後一場戰役也相應晚一個多月,非常符合各方的備戰需求。
而曹操的虛心納谏,也一如曆史同期,發揮穩定。
在荀攸的勸谏後,他立刻全盤采納了,并且追問荀攸更多細節:
“公達以為,我軍若是能順利勾引袁紹輕敵,袁紹會從何處進攻?我軍又該在何處設伏?黃河沿線,我軍與袁紹接壤的邊境,東西足有上千裡,處處都有可能被進攻。
”
對于這個問題,荀攸來之前顯然做過功課了,所以都沒怎麼想,立刻就補充道:
“愚以為,袁紹若是真上鈎,多半會進攻東阿、範縣一帶。
”
曹操:“何以明之?”
荀攸:“原因有三:其一,袁紹知我軍與劉表相持,則必知我軍主力集結于西線,位于宛、雒、颍川之間。
袁紹若是還跟去年官渡之戰那般,在西線豫州一側發動攻勢,則我軍主力回援很快。
袁紹未必能搶得足夠多的時間先擴大戰果,所以定會選擇東線的兖州一側下手。
其二,在已經選擇東線兖州的情況下,袁紹也能從泰山郡、濟北郡、東平郡、東郡這四個郡裡進一步篩選。
而東郡距離西線較近,且濮陽、鄄城城池堅固,袁紹多半不會選。
泰山郡雖然最遠,可地勢崎岖,不利于快速推進。
折中下來,自然是東平郡和濟北郡最合适。
其三,明公可還記得,當初七年前,明公遠征徐州陶謙時,呂布偷襲兖州,明公一度被呂布打得隻剩鄄城、東阿、範縣三處城池,靠文若與仲德設計死守得全。
袁紹也知道這段往事,知道這三處乃是明公保住兖州的咽喉節點。
所以他常年在東阿、範縣對面、黃河北岸的倉亭津駐紮有兵馬、營建水寨。
如今既然要對東平、濟北二郡下手,首當其沖便是瀕臨黃河的這兩縣。
”
曹操聽完荀攸的全盤推理,眼神也眯成了一道縫,流露出幾分狠厲之色,一個歹毒的誘敵深入、中心開花的計策,已經在他心中成型。
“如此便最好,孤自會讓名将鎮守東阿、範縣,嗯,鄄城也可以守。
然後假裝兖州沿河三郡空虛,勾引駐紮在倉亭的袁軍入境,但這些城池守軍堅持死守、遲遲不降,吸引住袁紹。
等我主力迂回包抄袁軍,屆時裡應外合,務必再次重創袁紹!”
新倉亭之戰的計劃,就此成型。
下定決心之後,曹操立刻開始散播假消息,甚至不惜讓許都朝廷産生恐慌——他對内封鎖了和劉表和談的消息,甚至在許都朝廷的朝議上,還繼續大談“增兵防守葉縣,守住桐柏山隘口,阻擋劉表北上”。
搞得許都一些并非曹操心腹的文官,都被蒙在了谷裡。
這種連一部分非嫡系自己人一起騙的歹毒騙術,要騙過袁紹也就容易了不少。
而實際上,曹軍在假裝往南陽方向調兵的時候,離開許都的每一支部隊,都是往兖州方向而去的,時刻準備着埋伏袁紹的入侵部隊。
同時,因為董承/呂布事變的蝴蝶效應,被曹操逼得不得不賣死力出謀劃策的賈诩,在意識到荀攸為曹操出的計策後,也湊上來幫曹操和荀攸完善了一些細節。
賈诩在曹操開始調兵後的第三天,單獨觐見曹操私下獻了一策:
“屬下有一點愚見,想向司空請教。
屬下以為,或許可以讓我軍在彭城郡的部隊,鼓噪佯動,假裝圍魏救趙、攻劉救孫。
然後讓東平、濟北、泰山三郡的駐軍,假作往南向徐州移動,增援徐州軍。
如此,東平、濟北将顯得愈發空虛,更容易引誘袁紹上鈎。
”
曹操對于這個勸谏,僅僅是稍一梳理,捋順了思路,便全盤采納。
如此一來,曹操設了東西兩線兩顆煙霧彈,來誘騙袁紹“黃河南岸防線空虛”,西線的煙霧彈是荀攸設計的,東線的煙霧彈是賈诩設計的。
袁紹麾下如今雖然還略有一些智謀之士,但面對荀攸、賈诩的聯手詐騙,加上袁紹信息相對閉塞,實在是想不中計都難。
83中文網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