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8章 不是你洩露的,難道還能是諸葛亮開天眼了!(三更!)

首頁
    韓嵩府上這場伊籍分發“出差土特産”的宴席,因為劉先點破了近日襄陽坊間的一些傳言,最終不歡而散。

     臨走的時候,韓嵩還有些歉意,把伊籍單獨拉到一邊,私下裡解說:“機伯千萬别往心裡去,我相信主公也不會聽信這些無根無據的讒言的,我軍勢弱,兵力本就不足以速定張羨。

     能從車騎将軍那兒要回來現在這樣的條件,機伯已是居功甚偉。

    就算主公一時稍有疑慮,等賴恭、吳巨上任後,一切運轉順利,主公也就能充分體會到機伯的不易了,到時候一切謠言不攻自破!” 伊籍表面上不好說什麼,也就先假意接受了韓嵩的這番安慰,表示這事兒過去就過去了,他問心無愧,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是回家之後,伊籍越想越氣,當晚想了整整一夜。

     “究竟是何人在散布這種流言?此人定然是不希望主公和玄德公和解,要麼就是不滿我談回來的條件,或是希望主公在交涉諸侯時,不要再重用我。

     會是劉先麼?但他似乎沒這麼深的城府,今日在韓嵩府上,他提起這個流言時,也是極為自然,若是他散布的,犯不着來我面前顯擺。

     如果不是劉先,那還能是誰?隻能從荊州衆人中跟玄德公有仇的人裡找了,莫非是蔡瑁張允?” 伊籍思前想後,最後覺得這種可能性最大。

    蔡瑁張允從當初黃祖之亂時,就跟劉備陣營有過節了,後來劉備放回蘇飛等俘虜,蔡瑁幫着張允擴充了一下勢力,卻讓很多人寒了心。

     再往後,包括利用封江牟取私利,林林總總借着提防劉備之名為自己撈好處的行徑,不一而足。

     伊籍相信,蔡瑁自己肯定也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是瞞不過劉備的。

    如果将來劉備進一步勢力變強、更能影響滲透荊州,蔡家肯定沒好果子吃,所以蔡家才要先下手為強破壞雙方關系! 自認為把這些前後因果關竅都想明白後,伊籍終于做出了一個決斷,打算以退為進。

     畢竟他自問道德操守從無問題,跟劉備結交以來,也從沒出賣過劉表的利益,怎麼能被人這樣攻讦而毫無反應呢? 次日,他主動求見劉表。

     劉表對于伊籍前陣子的工作也挺滿意的,就爽快地抽了個午膳後、午休前的時間,接見了他。

     伊籍也不廢話,一見到劉表,就鄭重行了一個大禮,義正詞嚴地說: “主公,屬下此番前來,是特意懇請主公撤掉我的荊州别駕之職。

    以後荊州對外聯絡諸侯之事宜,就得煩勞宗始、德高分擔了。

    ” 劉表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聞言頓時一驚:“機伯何出此言?” 伊籍有備而來,還掏出了一張禮單:“主公何必明知故問呢,襄陽坊間多有風傳我在之前的談判中,收受玄德公重禮巨賄,出賣主公的利益。

     籍也不敢說完全沒有收禮,隻是一些武昌特産,我想也是禮尚往來,怕對方多慮,也就收了。

    回來後都意思意思、分發同僚,剩下的也都有賬可對,今日已經封存上繳。

    ” 劉表一臉懵逼,愣了好一會兒都沒做出批複,讓伊籍都有些尴尬。

     “不會吧?難道主公反而還沒聽說這些流言?他身邊的人沒跟他說?主公怎麼可能消息這麼不靈通?” 就在伊籍也不解之時,劉表終于反應過來,他連忙喊來宿衛的王威,正色問道:“近日可有風聞不利于機伯先生之流言?” 王威想了想:“确實……略有耳聞。

    ” 劉表森然變色:“那為何不上報!我不是說過,無論有什麼流言,都要盡快上報的麼!對錯是非,我自會判斷!” 王威面露尴尬:“前日正打算上報,但蔡将軍與我聊起,說機伯先生是主公心腹,此流言必是無稽之談,還是别讓主公心煩了。

    我覺得他所言有理,又見主公這幾日偶有小恙,不忍主公憂煩……” 劉表聽了這個借口,心中愈發憤怒,已經認定了是蔡瑁從中作梗。

     上次蔡瑁來他這兒說伊籍的壞話,破壞談判,自己已經斥責過他了,他也表示心服口服,不再破壞和談,沒想到背後居然還散布對伊籍不利的流言! 而且王威既然證實了坊間流言确實存在,而這個流言的内容,也跟蔡瑁半個多月前攻讦伊籍的話幾乎如出一轍。

     雖有字句不同,但意思是差不多的。

     如此看來,這流言愈發闆上釘釘就是蔡瑁散布的! “這豎子,亂我軍心,擾我德望,再這般肆意妄為下去,要是傳到賴恭、吳巨耳中,豈不是令他們自危!立刻把蔡瑁給我找來!”劉表一陣急怒攻心,厲聲呵斥讓人把蔡瑁抓來,一邊吼着,一邊眼前一黑,整個人軟倒暈了過去。

     伊籍王威大驚,隻好由王威一邊傳令,一邊讓旁邊的侍女都過來七手八腳給劉表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