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9章 非吳下阿延

首頁
    就被拉壯丁當兵了麼?初次參戰,就是在張濟被劉表守軍射殺于穰城之戰?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這等亂世,遇到其他諸侯入侵,拉兵還真是竭澤而漁啊,這麼年少就要上戰場了。

     劉備拍了拍魏延肩膀:“沒想到如此年少,已有四年的從軍履曆了,不過打仗不能光憑勇武。

     既來了武昌,軍務閑暇之餘,也要去學宮借書自學、讀些前人的實用教訓,看不懂就找人請教,必能大有裨益。

    ” 魏延沒想到車騎将軍還能親口勉勵自己,連忙感激涕零,先應承了再說。

     他内心其實萬般狐疑,比如完全聽不懂所謂的去學宮借書自學是怎麼回事,天下還有地方可以任由人借書的麼?不怕丢的麼?還能有人專門幫着答疑? 但魏延地位低微,有疑問也不敢立刻問劉備本人,隻是不管理不理解先強行記下,回頭再找其他地位更低的人偷偷問。

     劉備也不可能盯着魏延一個人勉勵,畢竟今天人這麼多呢,所以每個人都是稍微說了幾句,随後吩咐客曹的人接手,接風洗塵安頓好。

     臨了劉備隻是随口分配了一下衆人的官職待遇:向朗是早就說好了的,先當一陣子武昌縣丞,将來看表現再調整。

     魏延是突然冒出來的,當上屯長也才兩個月,而且才十八歲,暫時就不升遷了,先原職留用。

    他帶來的那幾十個荊州兵,也都繼續跟随魏延、保留編制不打散。

     魏延那個屯,暫時編到甘甯軍中,目前沒什麼戰事,讓魏延先跟着去學宮參加幾個月“掃盲班”,趁着年輕學習力還算強,盡快把字多認識些,确保軍中公文全部能自己看懂,不用找人問生字,其他的兵法曆史以後再慢慢提升。

     魏延聽了這個安排,感激不盡,他也知道目前升不升官不是最重要的,上面肯對他的學習成長做出安排,說明是有期待的,自己一定要抓住機會。

     …… 接風安頓已畢,此後幾日,魏延向朗就先去了才草創不久的武昌學宮,适應環境。

     此時比之司馬徽等人初來,又過了快個把月,當初還在蓋房子的學宮圖書館,如今總算有第一幢館舍已經結頂。

    四周的引水壕溝還在挖掘中,從夏口注入梁子湖的長江支渠水,也沒有引進來,引水口還有圍堰堵着。

     圖書館内已經搬進去了第一批幾十個木質書架,因為館舍層高很高、以确保采光,所以書架也做得很高,省得浪費空間。

     整個館舍,中間是書架,外圍靠窗的一整圈都是閱覽區和桌椅,這樣就能避免書架擋住陽光,充分利用天然照明,保護讀者視力。

     每個架子都能有一丈多高,上下足足能堆七八層書。

     魏延和向朗第一次走進圖書館時,就被眼前的莊嚴肅穆之狀驚到了,内心有一股膜拜向學之心油然而生。

     “這麼高的書架,怎麼拿得到最上面兩層的書呢?莫非得是身高一丈的巨人?”魏延看着這壓抑的書架高度,就忍不住胡思亂想。

     好在他很快通過觀察旁人,解開了心中疑惑。

    遠處有一個管理員,推着一個底下有四個輪子、雙側有傾斜木質台階的座梯,到了要取放書的位置,就爬上移動座梯取用。

     魏延一看到這種沒見過的梯子,就覺得很專業,從而進一步覺得這裡的藏書,所蘊含的學問定然非凡。

     “車騎将軍昨晚竟能親自勸學、令我讀書,這機緣可不能浪費。

    這幾個月趁着沒打仗,一定要把常用字全部認全!到時候萬一再有人問起,也好讓他們看到我的進步!” 魏延鼓起勇氣,就去找那取放圖書的管理員請教:“敢問這位先生……不知在此館中看書,可要經辦什麼勾當?俺是昨日剛來投的,諸葛府君也勉勵我多多學習……” 這兒的圖書管理員,其實就是司馬徽身邊的助教尹默、李仁,目前館舍才造好這麼一間,讓他們倆輪班先管着,以後再慢慢完善管理制度,今日當值的正是尹默。

     尹默看魏延的樣子不像讀書人,但他也沒刁難,隻是公事公辦地說:“但凡良家子,注籍明晰者,皆可自行入庫讀書,但讀完後要放回原位,這架子上都寫着何部何經藏所。

     遊方學士,并無本郡注籍符傳者,需先到學宮登記審查來曆,而後可以入館閱覽。

    現在人少,直接讀就是了,若是人多,就要排隊登記,會告知哪天輪到你入館。

     至于借閱,凡是車騎将軍、揚州牧、江夏太守麾下諸文武,憑信物可入館借書,按品秩高低,同時可借數量不一,會登記賬目,還清舊書方能再另借。

    ” 魏延一聽,有些不好意思地問:“俺隻是甘将軍麾下一屯長……可能借閱?” 尹默:“屯長是最低級允許借閱的了,隻能借一卷,要記賬,還清了才能再借。

    ” 魏延便表示,先借了一卷《爾雅》掃掃盲,然後又拿了一卷《左傳》,直接坐在館裡看起來。

     他完全沒讀過左傳,隻能是從《鄭伯克段于鄢》開始從零起步。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