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1章 荊州群賢入吾彀中矣

首頁
    之後,為了确保風帆擁有同樣大的迎風面積,甚至更大的迎風面積,就不得不在桅杆上安裝橫向支撐船帆的飛桁,這些飛桁的寬度有時能比船體更寬。

     而在傳統的中式帆船中,因為華夏自古都用硬帆船,不用西式帆布軟帆,所以不需要橫向的飛桁,這種新結構和誇張的船帆寬度,自然都極為顯眼醒目。

     荊州商旅原先沒見過這樣的船,一見到就盯着看。

     不一會兒,船上的護衛先上岸搭好搭闆,護着黃承彥和龐統上岸。

     因為沒有提前通知黃家的莊客來迎接,加上黃家莊上自有車馬,黃承彥這次來也沒有随船帶,打算拄着木杖安步當車先回一趟家,取了車馬再去拜訪各處故友。

     結果就因為坐的船太顯眼,還沒走出半裡路就走漏了風聲,被圍觀了。

     “是龐德公的侄兒回來了!黃公和龐公子回來了!” 這個時代的商賈,很少有毫無背景四處行商的,所以本地商賈也多是黃家蔡家龐家的旁支族親,挑選同宗不擅長讀書但懂點算術的子弟經商。

     衆人第一反應都先喊破了龐統的身份,因為他的容貌太過顯眼,能讓人一見難忘。

    随後才注意到黃承彥。

     嚷嚷聲此起彼伏,不一會兒就傳回黃家和司馬家的莊子。

    反而是龐家的莊子稍遠,在鹿門山上,一時傳不到。

     黃承彥還沒走出兩三裡路,就有趕着車的黃家莊客來迎接。

     黃承彥還算親民,吩咐家丁把牛驢車用來裝載财貨。

    他自己挑了三頭毛驢,跟龐統一人騎着一頭先回去安頓。

    連帶着此番跟龐統一起來打雜的孟建,也分了一頭驢。

     “小心點兒!輕拿輕放!這裡面裝的是豫章郡産的青瓷,摔重了就碎了!”黃承彥上驢後,一眼撇到幫着搬财貨的家丁手腳太重,立刻出言喝止。

     他這次回來,帶的都不是什麼金銀珠寶之類俗物。

    因為他深知龐德公、司馬徽這些故友都是高人雅士,跟着他們求學的年輕才俊,也都不是貪财之人。

     所以,隻是帶了些諸葛亮準備的風雅之物贈送親友賓客。

    有鄱陽縣的景德鎮青瓷,還有柴桑産的新法炒制廬山雲霧,加上一批諸葛家生産的折扇、鶴氅等服飾玩意,論材料都不貴,隻是取個奇巧新雅。

     另外,漢儒文武不分家,求學之士也多有佩劍的需求,諸葛兄弟年初的時候搞出了灌鋼法,當時把大部分灌鋼都用于生産鋼質劄甲,後來随着打黃祖取勝,沒那麼多鐵甲需求了,名匠蒲元也得閑暇自行琢磨灌鋼的新用途。

     蒲勝、蒲元叔侄本就是打造兵器出身,幹這一行多年了。

    閑下來後第一反應,自然是想到用灌鋼去打造刀劍兵刃。

    後來諸葛瑾也視察點撥過他們一兩次。

     曆史上蒲元就以對淬火工藝的精妙掌握著稱,但如果沒有理論幹預的話,他要十幾年後、手藝臻于化境時才能達到那種高度。

     現在有了諸葛瑾點撥,諸葛瑾是知道淬火工藝好壞背後的物理化學原理的,理論結合實際之下,蒲元在做淬火實驗時就少走了很多彎路,還把其他的一些金屬表面硬化處理的工藝原理,都懵懂理解了一些。

     所以這次黃承彥來荊州,還帶了一批珍貴的禮物,便是幾十把寶刀寶劍,可以送人佩戴。

    絕對是有志之士想要的好東西。

     黃家的莊客把船上的禮物,分了七八輛牛車驢車堪堪裝完,拖着沉重的車轍印回到黃家莊。

     黃承彥和龐統、孟建才剛剛歇了會兒氣,在莊上簡單吃了一口,應付了午膳。

    不一會兒,就聽說有故友上門拜訪。

     龐統和孟建作為小輩,連忙出去迎接,剛走到莊門口,就看到一個鶴發童顔的藜杖老者,帶着幾個年輕人上門。

     龐統和孟建連忙行了弟子之禮,原來這藜杖老者正是司馬徽。

     “聽說你們離開兩年,都頗有建樹,可喜可賀呐。

    但值此亂世,也不可一味以功名利祿為要,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司馬徽擺着前輩的姿态,該說的還是要說幾句。

     龐統還是跟少年時一樣桀骜:“先生所言,豈敢忘懷。

    我等追随車騎将軍兩年多,一貫正道直行,不敢有絲毫忘本。

    上有助于安邦,下不愧于黎民。

    ” 司馬徽點點頭:“兵不厭詐,有些詭計老夫也不指摘了,聽說你們在豫章治民,倒是着實使一方百姓安堵,倒也當得此論了。

     認識一下吧,這幾位,也算是孔明和公威的師弟了,是孔明走後這三年裡,新來襄陽求學的。

    此為本郡向朗,此為颍川單福、石韬,此為梓潼尹默、李仁。

    ” 龐統和孟建聞言,立刻對幾人拱手行禮,五人也連忙還禮,算是認識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