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 堅壁清野還是速戰速決,這是一個問題

首頁
    路,出了山後,到柴桑城下還有三十裡。

    明日一天,笮融部肯定能趕到城下,紮起攻城營寨。

    ” 關羽在旁邊,捋着美髯考驗道:“那你倒是說說,我軍當堅壁清野守城,還是前出至廬山險要處堵口,再學當初叔至的伏兵之法破敵?” 諸葛亮笑道:“伏兵之法,可一不可再吧。

    當初叔至能得手,一個關鍵便在于我軍擊破柴桑過于迅速,算準了敵援将至而未至的時間。

    以至于敵援剛好不知柴桑已破、廬山有伏。

     何況此次敵軍水陸并進,走的是依山傍湖的道路。

    肯定是陸路有危險、便選擇以水路分批擺渡。

    水路易遭攔截之處,又早早登岸。

    如此小心,怕是難尋可乘之機。

    ” 關羽點點頭:“那便堅壁清野守城吧,兵法運用,正該奇正相合,此前我軍一味用奇,三戰三捷,笮融終究會有防備的。

     他這次進兵如此謹慎,正好讓他看看我軍兵法正道!先守城,待敵軍疲敝,再出城與之決戰!” 關羽對自己的決定很滿意,誰知諸葛亮卻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和隐患: “關将軍,你以為,若是易地而處,讓你統領笮融的兵馬,能靠四萬人攻破有一萬兩千人固守的柴桑麼?” 關羽一愣:“應該不能,除非攻方糧草極為充足、而柴桑城内糧草不足,以持久圍困破城。

    ” 諸葛亮:“既然你易地而處都不能,笮融難道會不知道?” 關羽眼神一眯:“那你覺得他是怎麼想的?” 諸葛亮揉了揉還沒長出胡子的下巴:“依我看,他是知道等下去也是死,所以搏一把。

    但搏一把未必就要指望打赢,也可以是突圍。

     笮融此前流竄過三郡,真到了事不可為之際,帶上值錢細軟财物,和骨幹精兵繼續流竄,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他麾下三萬民兵行動遲緩,不可能帶走。

     所以他想裹挾這些無辜累贅跟我們死戰。

    一旦無辜被消耗得差不多了,他的精兵來去迅捷,說不定就趁此掩護之機北上、出湖口逃竄。

     另外,如果他不是想着逃竄,那就有可能是另有辦法,逼迫我們非野戰不可,不給我們守城疲憊消耗得機會。

    ” 關羽想了想,一時沒想到笮融會怎麼逼戰,忍不住繼續問:“那你以為,有什麼辦法可以逼迫我軍速戰速決呢?” 諸葛亮歎了口氣:“我也不敢确定,聽說笮融此人極為殘暴,或許他會胡亂屠戮無辜、掃掠其他我軍沒有重兵防守的縣、鄉,逼着我們主力出戰。

    他知道我們諸葛家,會把豫章當成自己的地盤好好愛護的。

    ” 關羽眼神驟然變冷:“竟有可能如此歹毒?倒是不可不防,卑鄙!” 諸葛亮順勢說道:“如果真會這麼做,其實倒也不是沒辦法應對。

    ” 關羽連忙請教:“快快說來!” 諸葛亮依然指了指地圖上的廬山:“雖然在廬山設伏,已經不可能讓敵軍中伏。

    但我們還是可以在廬山北峰紮一營,列一兩千精兵,據險而守,提前多存水食。

     如今早春,天氣依然寒冷,水食不易變質,便是存上半月也無妨。

    待敵軍殺過時,假裝伏擊之狀,以伏弩、滾石騷擾敵軍。

    但敵軍已有準備,必然不會被殺傷太多。

     但廬山北峰卻是死地,沒有山泉瀑布,也無汲水之處,日久必然被圍困饑渴而滅。

     一旦笮融誤以為我們是想設伏兵而弄巧成拙,又豈會舍得放棄這個誘餌?他躲過伏擊後,必然分兵團團圍困廬山北峰各面,哪怕山勢險峻無法攻上,他也會覺得拖上十日八日,等山上的我軍自行渴死。

     到時候,我軍若不想廬山上的兵馬渴死,必然要從柴桑城中出主力去救援,笮融也就能實現逼迫我軍野戰的目的了。

    如此一來,他也就暫時不會再屠掠四野,禍害其他鄉縣的百姓。

     而于我軍來說,好處是可以按照原計劃,多拖十天半個月,以地利消耗笮融士氣、軍紀。

     壞處則是,最多也隻能拖十餘日了,不可能跟原先設想死守柴桑那般,想拖多久拖多久,日子一到,我們必須從柴桑殺出,救援廬山北峰大營的友軍,裡應外合擊破笮融!” 關羽細細聽完,眼神中越來越煥發出異彩,最後重重一掌拍在桌案上:“那便這麼定了!原本哪怕一日都消耗拖延不得,我也打算與笮融決戰、死戰了。

     現在能額外多拖十日,給我軍多十天繼續整頓軍紀、士氣的機會,此消彼長,我軍必勝矣!就按這個方略辦了!” 兩人籌劃已定,又去找到這幾天并不過問軍事的諸葛瑾,也聊了一下,諸葛瑾也是眼前一亮,對這個計劃很支持。

     諸葛瑾扪心自問,讓他來揣摩這些計策,他還真就不一定揣摩得出來。

     他怎麼能想到“笮融有可能會用禍害其他鄉縣的辦法來逼伱快速野戰”呢? 這種彎彎繞,已經沒有曆史答案可以抄了。

     不比原先淮陰之戰、廣陵之戰,諸葛瑾是對着标準答案略作調整即可,那時的難度要低得多。

     而既然諸葛瑾連前一點都沒想到,也就更不存在想到後面“既然敵軍要用一些籌碼來威脅我軍非野戰應戰不可,那就故意送他們一個難以吞下去的籌碼,來吸引仇恨值”的計策了。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還是二弟腦子好使啊,連這兩點都想到了。

    我當初幫劉備打赢最初兩仗,真是全虧了有曆史書答案可以借鑒,現在這種憑空出現的、原本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戰役,我就隻能我打我的、敵人打敵人的。

    ” 諸葛瑾如是暗忖,心中暗叫僥幸。

     幸虧自己提前好好培養了二弟,否則雖然也能打赢,但恐怕損失會更大一些,要白白浪費十天消磨敵人士氣和意志的機會。

     想明白始末,諸葛瑾直接表示:“我沒有意見,不過這個誘餌之法,不如就讓興霸帶兵兩千,上廬山北峰紮營,假裝伏兵未遂、被敵軍圍困吧。

     興霸骁勇果決,但統領大軍之能不強,讓他參與正面決戰,不如讓他執行這種敵後據險威懾的任務。

    ” 關羽和諸葛亮相視一眼,也覺得這個安排很好。

     漢軍立刻按計劃部署起來,當晚就讓甘甯帶足水食,上廬山北峰據險紮營,約好十日之内會來解圍救援。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