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章 征南将軍領揚州刺史劉備

首頁
    相、授張遼彭城太守、糜竺為東海太守。

     如此,徐州各郡,除琅琊以外,三個太守是呂布的人,一個太守是劉備的人,呂布再想擴張,必然進一步觊觎劉備。

    雙方暫時的和解,也就随時可能再次破裂。

     而且呂布謀主陳宮、麾下大将張遼,将來名義上的地位會跟呂布相同,以呂布的忌刻,必然内外不甯!” 荀彧想了想,再次表示贊同,但他也提出了一點額外的注意事項:“此法雖善,可以呂布之桀骜,必然會遷怒于辦事不力的使者,不如稍後再單獨召見陳登,試其口才,看看他是否有把握應對呂布的怒火。

     陳登之死活,雖與朝廷無礙。

    可他若能在被呂布忌恨後,又成功活下來,必然更願意為朝廷内應,對将來盡取呂布之地,多有裨益。

    ” 曹操覺得很有道理,最後臨了又召見了陳登一番,實話實說告訴他不會給呂布州級職務,問陳登有沒有把握穩住呂布。

     陳登自然是照常發揮,拿出了原本曆史上他就用過的那套“養虎養鷹之論”,跟曹操預演了一遍。

     曹操聞言大喜,終于決定一切按計劃實施。

     …… 次日,終于到了五日一朝的大朝議正日。

     諸葛瑾、陳登作為徐州來的使者,正式上朝觐見天子,聽取朝廷冊封。

     其間那番繁文缛節自不必贅述,不過也算讓諸葛瑾開了眼界,畢竟親眼見識了劉協是怎麼上朝的。

     劉協如今十六歲,舉手投足看起來居然有幾分英武銳意。

     至于其他長相細節,因為距離遠,加上不敢細看,諸葛瑾也沒法觀察更多。

     整場朝議,劉協說話的機會不多,但聲音中氣十足,情緒略帶亢奮。

     聽得出來,他現在似乎還對親政抱有幻想,跟曹操的關系也還沒鬧僵,總之整個人挺有朝氣。

     流程走完後,自有人負責宣讀旨意: 天子升鎮東将軍劉備,為征南将軍,領揚州刺史。

    着其協助揚州牧劉繇、繼續對揚州地區的袁逆勢力進行讨伐。

     封關羽為折沖校尉,關内侯。

     陳登為廣陵太守,糜竺為東海太守。

     其餘劉備勢力麾下文武,則不夠資格被天子直接冊封,均未提及。

     諸葛家的人當然也有被冊封,但他們名義上不是以劉備屬下的姿态出現的。

     朝廷實授諸葛玄為豫章太守,理由是“追認劉表前奏”,外人根本看不出這事與劉備的關系。

     授諸葛瑾為将作少匠、平虜校尉,着其輔佐諸葛玄、讨平盤踞豫章的賊寇笮融。

     此校尉職也是建安年間初設,幾個月前曹操剛剛弄出來,以解決他封官過多、原有校尉不夠用的問題。

     而旨意上顯示的給諸葛瑾封官的理由,也絲毫沒提及他為劉備出謀劃策、讨伐袁術的事兒。

     曹操隻是讓人強調了他“為将作大匠孔融統籌,儉省許都宮室營造費用甚巨”,所以才在平虜校尉前面,又加了一個“将作少匠”。

     在漢制中,“将作監”這個衙門負責皇室營造和政府工程,原本設有監一人、少監二人。

     隻是後來因為部門長官和衙門本身同名,容易混淆,所以把一把手從“将作監”改名為“将作大匠”,順帶着副職也就從少監改名為少匠。

     旨意中對呂布勢力的處理意見,則完全跟曹操昨天私下裡與荀彧商量的結果相同: 呂布的将軍号不變,依然隻是平東将軍,但加授下邳太守。

     張遼為彭城太守,陳宮為沛國相。

    餘者不配提及。

     諸葛瑾和陳登聽完,行了大禮,代表劉備和呂布接旨,随後就退朝了。

     走到宮門口時,荀彧又叫住了他,諸葛瑾隻好繼續裝作恭敬。

     荀彧也沒什麼别的說的,隻是跟他解釋了一下劉備的處理原因: “司空本想改玄德為鎮南将軍、領揚州刺史,并升其爵位為鄉侯。

    但查閱典籍,如今鎮南将軍為劉表所占,故而将玄德的軍号提升一級,爵位則保持不變。

     原本他攻下廣陵這點軍功,是不夠征南之位的,回去後可要轉告其再接再厲,勿負聖恩,方能名副其實。

    ” 諸葛瑾連忙表示一定把話帶到。

     宜城亭侯沒能升到宜城鄉侯,爵位虧了點。

    但鎮南将軍變征南将軍,貌似比爵位的差額更值錢,确實是賺了。

     多虧劉表把鎮南将軍的坑先給占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