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陳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無以為報(新書求票求收藏求追更)

首頁
    陳登和簡雍看到劉備的密信後、便匆匆來下邳城外面見諸葛瑾。

     幾人初次見面,第一印象都有些不自在,似乎很不習慣對方的長相。

     陳登是個三十出頭的細皮白肉無須中年男,臉頰蘋果肌微凸,看起來就很虛。

     簡雍則是短須拉碴、下颚寬大的胖子,一眼就給人那種《狂飙》裡白金翰老闆的感覺。

     諸葛瑾倒是八尺有餘,器宇軒昂,但他那張比王力宏金城武還略長的臉,也算是“奇人自有異相了”。

     劉備信裡大略提到此人為他立功不少,陳登也不敢小觑對方的才幹。

     而簡雍也很快調整好心态,行了一大禮: “主公能在淮陰反敗為勝、襲得廣陵,全賴先生奇謀,雍未能與諸公同甘共苦,實在慚愧。

    ” 他是劉備的發小,沒能一起扛最苦的日子,内心當然愧疚。

     好在諸葛瑾也知道情況,開導道:“憲和不必如此,你們不是被俘了麼。

    我來之前,玄德公就說過:對不得已身陷下邳之人,都是他對不起你們,不是你們對不起他。

     呂布豺狼之性,益德尚不能禦敵,豈能要求文官甯折不彎?正該明哲保身才對。

    ” 簡雍頗為感動,又補充解釋: “我雖被俘,但呂布的看管也不太嚴,按說該盡快設法脫身。

    但我一時誤判,怕主公此番又兇多吉少,去了也是再陷險地,便想暫且觀望。

    沒想到竟是先生力挽狂瀾。

    ” 簡雍這也算是解釋了為何沒第一時間重歸劉備——正因為他太了解劉備,估計這次又要全軍覆沒。

     他不想吃兩遍苦受二茬罪,又對劉備本人的逃生能力很有把握,就想等劉備安定下來之後再去投。

     原本曆史上他這樣選其實也沒錯——隻是現在半路殺出個諸葛瑾,硬生生逆天改命。

     把原本己方被團滅的局,翻盤成“反五殺外加搶雙龍”。

     這就導緻提前回泉水挂機、等隊友複活的簡雍,變得很尴尬。

     如今總算把話說開,諸葛瑾也安慰他别多想,玄德公不是那種人,不會計較的。

     對劉備而言,手下人隻要沒投,僅僅隻是一時喪膽在泉水挂機,那都不是事兒,可以原諒。

     哪怕真投了,隻要是黃權那種特殊情況,也有可能原諒。

     簡雍、陳登終于感激莫名,内心愈發愧疚。

     簡雍立刻就表示,他現在已經重新歸隊了。

     至于陳登,曆史上雖然沒能重歸劉備,但也談不上恩斷義絕——後世很多人倒果為因,因為陳登換過幾次主,就把他描述為“純粹的徐州地方利益者,誰能入主他就幫誰做事”。

     但諸葛瑾覺得這種看法略微有失公允。

     陳登對劉備、後來對曹操的效忠,應該都是真心的。

     他一開始忠于劉備,當然是因為劉備救了徐州,而且當時獻帝還沒東歸。

     後來接納曹操,也是因為曹操已經不是三年前的曹操、他已經代表了天子和朝廷,而且曹操的統治怎麼說也比呂布要正統。

     隻有對呂布,陳登是從頭到尾談不上真心效忠,但這也沒問題—— 呂布入徐州時,完全不沾任何一點大義名分的邊。

    既不是州牧邀請、保境安民;也不是代表天子、巡狩撫境;那就是純純的武力搶奪。

     隻能說,後世很多人低估了建安最初四年裡(196~199),“朝廷大義名分”的作用。

     在衣帶诏事件發生以前,“聽從朝廷号召”并不是壞事,劉備、陳登、孫策都聽了。

    他們很多被後人視為“背主”的行為,事實上也完全不算——聽從朝廷怎麼能算背主呢? 甚至在“曹操能不能被視為漢賊”這個問題上,也是應該分兩段來看的。

     剛挾獻帝之初的曹操,最多隻能說他專權、作風粗暴、殺議官隔絕言路。

    衣帶诏這個關鍵曆史節點後,才算是徹底攤開了。

     …… 諸葛瑾把劉備對簡雍、陳登的善意,充分地表達清楚。

     見陳登果有些羞愧,似乎在動搖、試圖下決心。

     諸葛瑾便準備推一把,拿出之前跟劉備商量好的條件之一,把陳登徹底拿下: “元龍兄,你是淮浦縣人吧,淮浦如今還在玄德公手中。

    你的父老鄉親,都還是玄德公治下子民,你何不棄暗投明,共報朝廷呢。

    ” 諸葛瑾提到的淮浦縣,了解前陣子戰史的人,一定不會陌生——淮浦于淮河岸邊,在淮陰下遊、海西上遊。

     之前他跟張飛突圍去海西的路上,被袁軍雷薄部發現,他就讓士仁帶着抛棄的船撤去淮浦。

     所以,諸葛瑾幫劉備守住并全取廣陵的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