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從十死無生到九死一生(新書求收藏求票求追更)

首頁
    兵法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 劉備靜靜聽完,沒有插話打斷,隻是揪着自己嘴唇上的小胡子,用力之大,都快揪下來了。

     一旁的孫乾聽完後,反複琢磨,總覺得這個計策太過行險,卻看不出什麼收益,不由憂心忡忡地說: “先生顧慮紀靈可能會有所提防,倒也說得通。

     可是僅僅為了這麼一點心理士氣差距,就多拖好幾天,未必變數太大,是不是太不值了? 我軍糧草本就不足,即使此戰擊退敵軍,也不能馬上得到補給。

     總要轉軍後方的海西縣,或是再強行攻下某處袁術軍的屯糧據點,才能算是徹底渡過生死難關。

     主公必須為這些後招留足糧草,否則就算一時打赢了,軍隊還是會糧盡潰散。

     而且,要對我軍将士封鎖下邳被偷襲的噩耗,那也是非常不易的, 封一兩天還做得到,想封四五日甚至更久,說不定就會冒出纰漏。

     一旦噩耗洩露,軍心崩潰,到時候再想殊死一搏都沒機會了。

    ” 孫乾闡述自己的擔憂時,諸葛瑾同樣沒有打斷,反而非常有風度地拿了一支筆,在廢紙上簡單作些筆記,歸納對方的論點。

     等分析清楚後,諸葛瑾才有條不紊地伸出一根手指: “你所言那幾點疑慮,我便一一拆解,先從軍糧問題說起。

     你也說了,要确保大軍不潰,僅僅打赢眼前這仗還不夠。

    還得轉軍海西,或是強攻一個袁軍屯糧據點—— 那麼請問,海西縣的屯糧還有多少?大軍如果過去,夠吃多長時間?” 孫乾本身就是戶曹從事,對這個問題倒是應聲而答: “海西僻處淮河入海口,并非兵家必争之地,平時駐軍不過千餘,所以也沒專門屯糧…… 那裡的餘糧,夠當地駐軍吃三五個月應該沒問題。

    若是主力前往,人數暴漲十倍,估計也就半個月吧。

    ” “這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大軍往返路上就能耗掉一半多,” 諸葛瑾非常果斷地指出,“所以,其實我們就隻有一個選項,那就是野戰獲勝後,必須再攻下一座袁軍屯糧據點作為根基,别無他法。

    ” 孫乾這次沒有猶豫,立刻無奈地點了點頭。

     諸葛瑾繼續步步緊逼:“那麼你以為,這個‘非攻不可’的敵軍屯糧地,究竟選哪裡呢?” 孫乾一愣,沒法馬上回答。

     他認真思索了一會兒,還反複看了地圖,然後才鄭重說道: “我軍隻有西、南兩面是袁術地盤,若能野戰破敵,後續無非是順着敵軍的來路掩殺。

     所以要麼反奪紀靈的出兵地盱眙,要麼反奪劉勳的出兵地廣陵縣,别無第三個選擇。

     而盱眙是我軍幾天前才有序放棄的,城内沒有餘糧,紀靈自己的軍糧都得從更上遊的淮陵運來。

     倒是劉勳的出兵地廣陵縣,是去年就被孫策從劉繇手中攻取、而後轉交給袁術。

    劉勳在那兒應該有些積蓄。

     所以反攻廣陵縣、奪取當地餘糧養兵,應該是我軍唯一的生路。

    ” 孫乾等人原本也沒想這麼遠,他們隻想把眼前這場火燒眉毛的野戰先打赢,走一步看一步。

     此刻被諸葛瑾步步引導着思考,他們才把眼光稍稍放長遠了些,能站在全局高度上看問題。

     而劉備也是直到聽到這兒,才終于确定: 光打赢眼前這場即将到來的野戰,是不夠的。

     後續的一場野戰,和反奪一個屯糧點的攻堅戰,這兩場戰役将是一體的。

     必須兩場全赢下來才有意義,輸掉任何一場,都足以讓他徹底丢光軍隊和地盤。

     所以他做決策的時候,也必須通盤考慮, 絕對不能使用那種“能讓第一場子戰役赢得相對更輕松、但會導緻第二場子戰役變得更艱難”的短視昏招。

     諸葛瑾等他們的大腦消化吸收了這些彎彎繞後,這才繼續有條不紊地分析: “由此可見,若按公佑的策略,明日就先進攻紀靈,就算争取到了各個擊破的戰果,那又如何? 一旦紀靈兵敗,距離淮陰還有至少兩日路程的劉勳,還敢繼續北上麼? 到時候劉勳肯定會成為驚弓之鳥,立刻縮回廣陵縣,閉門死守! 然後我們怎麼辦?再眼巴巴追到廣陵城下強攻? 我們隻有二十日軍糧,到了那兒還得現打造攻城器械,多久才能拿下城池? 圍城時一旦糧盡,大軍立刻便會潰散! 而我勸将軍不要急躁,務必等劉勳和紀靈順利會師後、戒心降到最低點時再動手。

     如此才有機會、在野戰中一次性同時削弱紀靈、劉勳。

     然後再咬死劉勳殘部不放、追着他們順勢奪取廣陵,或者另外設謀出奇兵趁亂騙城。

     這不都比直接強攻兵力充足的堅城、要有把握得多?” 諸葛瑾說到這個份上,劉備、孫乾終于徹底豁然開朗。

     他們不得不承認,如果單看“野戰”和“奪糧”這兩個目标中的第一個,諸葛瑾的方略相比孫乾,确實有冒險之處。

     但如果把這兩個目标視為一個整體來評估,必須全部實現,那諸葛瑾的謀劃已經比孫乾不知道高明了多少了。

     既然劉勳是他們非重創甚至消滅不可的目标,那麼在淮陰縣城外的主場野戰中消滅,顯然比趕到廣陵縣的客場攻城戰中再消滅,難度要低得多。

     劉備的眼神連續數變,随後定格于堅毅果決。

     他深呼吸了幾口,猛然拔出雙劍,唰唰兩劍分别砍掉書案的兩個角。

     “我意已決!就依子瑜之謀!這幾日暫且緊閉城門、禁絕一切内外往來,封鎖所有消息。

    敢妄傳下邳有失者立斬! 靜等劉勳北上和紀靈順利會師!到時再孤注一擲,與之決一死戰!” 諸葛瑾見狀,也總算能松一口氣:看來自己終于要開始改變曆史了。

     按《三國志》記載,劉袁戰争最後是以“南下強攻廣陵時,軍隊崩潰”而收場的。

     由此逆推,曆史上的劉備,應該也打赢了眼前與紀靈的這場淮陰之戰。

     因為否則的話,他根本連後續摸廣陵縣城牆的機會都沒有,第一戰輸了那就直接無了。

     隻是曆史上的劉備,因為人窮志短,沒條件看得太遠,沒條件通盤謀劃全局,最終在求穩的過程中慢性完蛋了。

     諸葛瑾既然知道求穩的結果是十死無生,那當然要慫恿劉備下重注搏一把。

     雖然風險依然巨大,但說不定能拼個七死三生,甚至五五開。

     這總比“即使打赢第一戰,第二戰也隻能坐以待斃”好。

     —— PS:五千字大章,求收藏求票求追更求吐槽。

    明天起恢複拆開兩更。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