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提前六年被滅,被滅後的情況不一樣,韓非還在,如果張良和歷史上一樣執意反秦,可不好辦。
唐啓陽說:“不好說,他現在的經歷和歷史上有所不同,他弟弟應該還活着,等見到他才知道,他現在才二十出頭,沒有經歷過太多波折,還不至于老謀深算。
”
徐蘭點頭,他們從不小看古人的智慧,張良是歷史上公論的謀聖,更不會小看。
張良聽吳叔轉述唐君的回話臉上露出微笑,他已到鹹陽五日,拜訪過韓王和公子非,聽說唐君在風溪莊便等着,也曾有請公子非幫自己引見唐君的想法,考慮後決定先自己投拜貼試試。
如今聽唐君見自己忍不住高興。
午後未時,張良準時到達唐家,唐啓陽和徐蘭在堂屋門口迎接他。
張良受寵若驚,揖禮說:“唐君,蘭娘子,多謝相迎,子房不敢當!”
唐啓陽和徐蘭回禮,唐啓陽笑說:“我聽李先生和王先生提過你天資聰穎,學識淵博。
”
張良在唐君和蘭娘子面前不好意思說自己學識淵博,揖禮:“不敢,不敢,子房冒昧遞拜貼還請唐君蘭娘子寬宥。
”
徐蘭微笑說:“無事,李先生和王先生不輕易誇人。
”
唐啓陽:“就是,張兄弟請進。
”
現在的張良如他們所料,不是老謀深算的模樣。
張良聽他們不在意自己冒昧遞拜貼而高興:“多謝!”
三人進屋坐下,秋桂上茶後退出去。
張良在邯鄲聽過唐君蘭娘子全部事跡,知道他們是爽快的人,茶過一巡後說直接明來意:“我在邯鄲便聽說唐君和蘭娘子在鹹陽建跟邯鄲一樣的青溪書院,不知鹹陽青溪書院可還招先生?”
唐啓陽和徐蘭聽後稍意外,細想又不太意外,唐啓陽微笑問他:“我相信李先生和王先生,他們說你學識淵博肯定不假,憑你的學識你進太學,以後入朝為官,真要在青溪書院做先生?”
張良誠懇說:“是,我出身富貴之家,去邯鄲求學前未曾了解民間疾苦,在邯鄲幾年粗略了解,想繼續在青溪書院做教書先生。
”
唐啓陽和徐蘭能判斷出張良說的是真話,夫妻倆隐晦相視一眼,他們還在考慮誰做書院的院長,這不是很好的院長人選嗎?
于是唐啓陽跟張良說:“鹹陽青溪書院缺先生,也缺院長,子房擔任院長如何?”歷史上他跟大秦立場不同,但人品沒問題。
張良懷疑自己聽錯了,臉上驚愕,自己年紀輕輕如何擔得起鹹陽青溪書院的院長?
徐蘭看他的臉上表情,和氣說:“李先生和王先生對你贊不絕口,我們覺得你可以。
”
唐啓陽微笑鼓勵他說:“甘羅十二歲為相,子房不要忘自菲薄。
”
徐蘭:“就是,我們在城裏給書院院長準備一個小院子,不算大,但住一家人沒問題,坐馬車去書院也就兩刻時間,不遠。
”
唐啓陽:“如今書院的桌椅沒全打好,開春後才開學,你是住客棧的吧?”
張良:“是。
”
徐蘭:“那搬到小院住。
”
……
張良在唐啓陽和徐蘭輪流忽悠,不是,輪流勸說下答應擔任青溪書院的院長,回到客棧在王管家的幫助下搬到一個小院,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唐君蘭娘子隻聽李先生王先生提過自己,便讓自己擔鹹陽青溪書院的院長?
他們不覺得太草率嗎?
不久後王南給張良送去齊全的生活物品。
張良道謝收下,心想唐君和蘭娘子果然如傳說的好。
今年風溪莊種了二十畝甘蔗,唐啓陽讓嬴政派人去砍後熬糖,熬出的紅糖分随便給自家一些便成。
天氣變冷,鹹陽城北城門外不遠處,朝庭工匠們在一半路上鏟去一些土,然後用水泥、沙子、石灰、小石頭加水攪拌成混凝土,鋪在鏟去土的路上并抹平,鋪了十米,前後和側邊用木頭攔住不讓人踩,兩天後撤掉木頭,路可以走了。
光滑的硬路令民衆沸騰,争相去踩,民衆聽說這是唐君和墨家一起做出來鋪路的水泥,如果試驗可以,以後的街道皆鋪水泥路,期待不已。
唐啓陽家和衛松七人的家裏需要鋪水泥的路也鋪上,看半年後是什麽情況。
時間轉過,入冬後下了一場大雪,河水結冰,有條件的人家開始制冰儲冰。
建渭河石拱大橋用的石料和其他材料準備了一年多,要動工開建橋墩。
這天早上辰時中,渭河北岸一處被玄甲衛擋着,嬴政在岸邊祭祀了天地,和十幾個人走在冰上,向渭河中間走,走一會隻見前面排着一排長木頭,木頭一頭是尖的,木頭前面一個地方用紅色朱砂畫方格線。
一行人走到紅色方格線旁邊,方格線寬約一尺,長五米。
唐啓陽和徐蘭走到一頭,同時抽出腰間的劍,徐蘭雙手握劍插下紅線,劍身輕松插入冰層,劍身差不多全沒入的時候她向後移動轉彎切割長線的一邊,唐啓陽将劍插進徐蘭割開的冰層縫隙,用上沒有左掌的左手,雙手拉着插入冰層的劍沿着紅線切割冰層。
現場旁觀的人除了嬴政,其他人臉色微變,唐君和蘭娘子割冰層看着輕松,但冰塊有多難割,在現場的人沒有人不知道。
原來唐君和蘭娘子還是武術高手。
畫的方格紅線有五米長,唐啓陽和徐蘭暫先割下一米,冰塊四面割開後向下沉,有魚跳出冰面,不過沒有人關注。
有兩個壯漢擡來一根十五六米長的木頭,然後立起來将尖的一頭插進割開冰塊最邊上,木頭直直向河底插下,直到觸底,木頭露在上面約五尺。
唐啓陽從相裏垣手裏拿過大鐵錘遞給嬴政,嬴政接過大鐵錘走到立的木頭旁邊,輕松揚起大鐵錘打向木頭頂端,木頭被打下一截,他繼續擊打木頭,木頭不斷插入河底。
木頭露出的位置還有兩尺多的時候嬴政停下說:“可以了。
”打不下去了。
唐啓陽和徐蘭心想,祖龍親手打樁,建石拱橋指定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