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後讓人送來幾件瓷器,隻見白盤白碗、花瓶光滑無比,臉上露出微笑,阿叔就是厲害,做啥都能成,伸手拿起一個白碗看外面後看裏面,真是潔白又光滑,又看不同大小不同圖案的花瓶,心想這又是一個掙錢好法子。
他放下碗交待趙高:“趙高,派人去跟長春侯說寡人晚上去她家用飯。
”
“唯!”趙高已經見怪不怪,應聲後去交待。
臨傍晚,嬴政到唐家,進屋裏坐下後将相裏垣的奏疏遞給唐啓陽邊說:“相裏垣的奏疏,他們勘察一年後出結果了,可在渭河上建石拱橋。
”
唐啓陽接過奏疏邊看邊思考,墨家做事嚴謹,他看後稍聯想便看明白,看完後說:“很可行,明年開始準備石料。
”剛好休兵,壯年人多,勞力足。
嬴政:“你和相裏垣商量着做,今日早上我拿出六部制的框架圖給大臣們看,大臣們皆沒有反對,尉缭王翦将軍,韓非最贊成。
”昌平君不情願他能看出來。
唐啓陽驚訝:“無一人反對?”朝制改革是大事件,沒有人反對反常。
嬴政:“大部分人同意,少數人估計知道反對沒用,跟着表态,轉盯着各個職位。
”
唐啓陽:“什麽人善長做何事你心裏有數便好。
”
嬴政點頭,兩人談起郡縣管理和剿匪問題。
晚一些,唐啓陽夫妻和贏政圍着小鐵鍋吃涮羊肉,薄薄的羊肉涮熟後蘸芝麻醬,入口極香,三個人涮着吃三四斤羊肉後放嫰生生的碗豆苗進鍋裏涮變色後撈起吃,冬日裏吃這一口豆苗,美!
三人用飯後到茶室說話,嬴政和唐啓陽說:“阿叔,你做的新餐具和花瓶很好看,我想用新餐具和花瓶從貴族手裏掙錢。
”
唐啓陽說:“可以啊,我覺得小酒杯比酒樽好看,你宴客的時候用此餐具,肯定賣得很快。
”
嬴政還是覺得酒樽尊貴,說:“酒樽好。
”
唐啓陽臉上掙紮,看着他欲言又止。
嬴政見狀問:“酒樽有何不妥。
”
徐蘭開口:“這麽說吧,我們從歷史中總結貴族的壽命,懷疑銅制的餐具酒具有對身體不好的東西,但沒有足夠的證據,我們擔心你,但沒有證據的事又不知道該如何跟你說,所以你阿叔想辦法折騰出好看的瓷器。
希望你喜歡瓷器,棄用銅具。
”
嬴政臉色微變,貴族吃喝好,按理說能比一般人長壽,但能長壽的貴族是少數,阿叔和蘭從母的懷疑有一定的道理,心裏感激阿叔為自己折騰,爽快說:“我以後換用瓷具。
”
徐蘭和唐啓陽都沒有想到他如此爽快,唐啓陽高興說:“我們還想着該如何勸你。
”
嬴政說:“以後你們有何懷疑直接跟我說,不用如此拐彎抹角。
”
唐啓陽:“成,開春後我想推薦蕭何進太學,也給劉邦樊哙夏侯嬰盧绾找個事做,讓他們從小事做起,劉邦善長和人打交道,樊哙夏侯嬰盧绾可做運鹽的活。
”
嬴政相信他:“阿叔推薦的人肯定好。
”
唐啓陽:“并不一定,世上無絕對之事,人心會變。
”
嬴政:“我知道。
”阿母變得令他很陌生。
……
過兩天,劉邦五人從風溪莊回城,唐家開始殺豬,在小莊子上殺兩隻後拉豬肉回家處理,做臘肉,灌香腸,做火腿,每天殺兩隻。
第一天請嬴政父子幾個來吃殺豬菜,第二天請李斯韓非衛松他們,熱熱鬧鬧。
小莊子今年養兩隻母豬,十二隻肉豬,五天殺十隻。
養豬的人家也陸續殺豬做臘肉,如今換鹽容易,普通人家也舍得用鹽做臘肉,賣出和留自家吃皆好。
轉眼開春,秦國朝堂順利改成六部,原來的三公不變,三朝老臣蔡澤是吏部尚書,蒙毅是吏部右侍郎,楊庭戶部尚書,禮部尚書是原來的太常,淳于越是左侍郎,尉缭是兵部尚書,李斯是刑部尚書,相裏垣是工部尚書,其他人不一一列出,絕大部分人滿意,少數人不滿新職位,但沒有人在意。
嬴政提了一些中層人員,其中一個是馮去疾。
蕭何去了太學,劉邦成為工部的一個小主事,他很滿足,樊哙和夏侯嬰盧绾進入鹽運司的船隊。
劉邦和蕭何搬離唐家,搬去和張蒼同住一個宅子裏。
劉邦五人從風溪莊離開後唐啓陽調王業去風溪莊做主管,陳燕一起去管着後勤,王南夫妻和三個孩子留在城裏。
天氣暖和後唐啓陽安排人春耕,徐蘭嫁接一些蘋果樹,桃樹,柿子樹,成活後種在風溪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