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重逢

首頁
    和唐啓陽跟李牧進屋裏,見過他的家人後到客房安置,洗漱幹淨後出來和李牧一家用飯。

     他們在李牧這裏逗留五天,看周圍風景和了解當地情況,五天後道別離去,向東北出發,将到代地從飛狐陉返回太行東。

     徐蘭舍不得紅雲,離開半天停下的時候和唐啓陽說:“也不知道紅雲能不能習慣新環境?” 唐啓陽也有些舍不得但說:“沒什麽不可以,好馬也要訓練,李牧懂馬是伯樂,會待紅雲好。

    ” 紅棗“咴咴”兩聲附和唐啓陽,這家夥,自己的崽子不見了一點也不難過。

     徐蘭笑了笑,輕拍紅棗的頭。

     夫妻倆到代地遊兩天,然後出發進入飛狐陉,飛狐陉隻有一百多裏,但兩人在半路上遭十二個兇猛土匪打劫,他們在代地聽說過這夥土匪,沒有猶豫便抽出劍把土匪全滅了,兩人看周圍地形後去幾個地方查看,确定周圍沒有人便把土匪燒成灰後再離開。

     徐蘭夫妻倆出太行山後南下,回到家裏已經八月,稻谷黃了。

     家裏無事,隻是他們出發不久後衛松和一個叫齊峰的年輕人便到來,帶來政兒的信和禮物。

     荀子的學生又來三個,跟他同住在一個院子,唐啓陽和徐蘭很歡迎,荀子的學生來越多越好。

     徐蘭和唐啓陽跟大家打招呼後回家,看了政兒的來信,信的內容簡單,問候和說自己很好,沒有說一點不好和煩惱,兩人知道他肯定不容易,心想他小小年紀便會報喜不報憂。

     邯鄲沒有從鹹陽來的商隊,他們想幾種方法給政兒寄信,感覺都不太行,暫時作罷。

     夫妻倆回家和大家相聚,休息幾天後唐啓陽找來荊軻問他:“你二十多歲了,大姐們給你介紹姑娘你沒有心思,到底怎麽想的?有什麽志向?” 唐啓陽能理解荊軻的迷茫,他人品算不錯,也有些能力,人總要面對現實,這樣混下去也不是事,他們相處幾年也有些感情,唐啓陽把他當成晚輩。

     荊軻低下頭不好意思說:“我也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麽。

    ” 唐啓陽想想說:“你既然沒有成家的打算,有空的時候認真讀書,什麽書都讀,沒有書便去跟李先生借,抄後細讀,也許你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 荊軻敬佩唐啓陽,接受他的建議:“好。

    ” 入秋,每年秋天都一樣,收各種糧食後種下冬小麥,徭役到來,在家的人準備冬天的柴火。

     松溪農莊農忙後還繼續忙各種活,招短工築圍牆,圍牆已經砌起一圈三十公分高的石頭,上面是用三合土跟粟米湯和築牆,築的牆三十公分厚。

     鐵具不行,砍樹和砍柴太費力,燒青磚和燒瓦很不容易,全用石頭和青磚砌圍牆很不現實,就用三合土,其實用三合土築牆挺堅固。

     今年的山茶果結得更多,霜降後徐蘭帶人采摘回來,曬後剝出籽繼續曬幹。

     茶籽曬幹後唐啓陽安排陳粟幾個把三成茶籽碾碎後磨成粉,蒸熱後榨出油,榨完油後叫他們從家裏拿來油罐,給每人打一竹筒(約十兩重)帶回家。

     青少年少女們抱着油罐回家,臉上洋溢着興奮。

     劉方坐在家門口編竹席,見小兒子抱着油罐回來問:“農莊真給發油了?”聽說那個山茶油很貴。

     劉青高興說:“是,每人能打一竹筒,唐阿兄說大概是十兩。

    ” 劉方嘆:“現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如果不再有征兵該多好。

    ”開始他對唐啓陽護着秦國公子很不滿,後來因為他家裏的生活變好,小兒子去農莊幹活能認字讀書,能吃飽穿暖,還能掙到錢,久不久帶稀罕的東西回家,心裏的不滿消失。

     劉青在農莊認字學寫字,聽過歷史課,停下腳說:“不可能!”隻能盡力從戰場上活下來。

     劉方眼裏晦暗:“是啊,不可能。

    ”以前過得混沌,生活變好後無比渴望能安穩,一家人平安。

     差不多同時間,這樣差不多的對話在很多個家庭進行。

     冬天裏,徐蘭和唐啓陽各寫出一本書,徐蘭寫的是衛生與疾病,唐啓陽寫比較簡單的複仇低武俠小說,封面特意标明:此故事純屬虛構。

     夫妻倆寫好書後給徐石三兄妹和陳菽各抄一本,然後給張竹刻版印刷,農場的人看小說後都喜歡,對衛生與疾病不太關注,夫妻倆對大家的反應頗無奈。

     過了冬天又是一年,開春後唐啓陽給信陵君送去八副畫。

     春耕完成後徐蘭和唐啓陽又出門,去魏國和韓國有名的城池,進楚國一個城池後轉回來。

     又是一年秋天,徐蘭和唐啓陽回到家幾天後李斯來跟他們道別:“唐君,蘭娘子,我過兩天跟一個商隊回楚國,開春後入秦。

    ” 唐啓陽說:“正好,我們打算冬日下雪後出發去秦國,說不定我們在鹹陽再相見。

    ” 李斯聞言笑說:“是真巧,我打算在鹹陽謀出路,唐君和蘭娘子會留在秦國嗎?”他們以前護着秦國太子,在秦國應該很容易得機會。

     唐啓陽看着他說:“暫時沒有這個打算。

    ” 那就是将來有可能,李斯便說:“那我們在鹹陽見。

    ” 唐啓陽微笑回應:“好。

    ” 唐啓陽知道李斯手頭不寬裕,收拾輕巧實用的東西給他,又給他些錢和能換錢的兩顆玻璃珠,還給他一匹老馬騎回家。

     李斯收東西時感動不已,感激和唐啓陽說:“唐君的厚情斯不敢忘,來日必報。

    ” 李斯有才并且很能幹,唐啓陽真誠說:“斯兄不用客氣,斯兄有才華,将來必放異彩!” 李斯對去秦國心裏沒底,得唐啓陽鼓勵如注一股力量,恭敬揖禮:“多謝唐君!” 唐啓陽微笑回禮:“斯兄客氣。

    ” 兩天後早上,大家在大路上送李斯,不少學生給他送行,李斯上馬後回望幾眼,轉頭策馬離去。

     收完稻谷後,白雲順利生下第三胎,這回是一匹雜色小母馬,頭和脖子後面的毛雜着白色,其他地方都是紅色,也挺好看。

     白雲隔一年半生一胎,唐啓陽決定兩年內不讓她生了。

     之後是忙碌的秋收秋種,和往年一樣。

     徐蘭和唐啓陽準備要去秦國的消息沒有瞞着,可能他們之前去魏韓楚三國,沒有人來攔着。

     冬日裏下第一場雪,雪停路面變硬後徐蘭和唐啓陽便出發去秦國,這回唐啓陽趕一輛馬車離開,紅棗不太樂意拉馬車。

     徐蘭用自己催生的炒黃豆誘惑它才願意幹。

     路上投宿的客棧有草料喂馬,不過在半路無人時唐啓陽會停下馬車,徐蘭催生兩把嫰生生的苜蓿喂紅棗,紅棗每回吃苜蓿後積極拉車。

     一路無事,進入秦國後因為車轍不同變得難走,在馬車上很颠簸,休息的時候徐蘭和唐啓陽說:“真是遭罪,這種時候太想念飛機高鐵汽車。

    ” 唐啓陽嘆氣:“可不是,幸好我們不是七老八十。

    ” 他們進入關中的時候草已經變綠,路兩旁的麥苗回青。

     馬車剛到鹹陽城門口停下,唐啓陽便看到熟悉的人,和徐蘭說:“媳婦,看。

    ” 徐蘭看竄高一大截的少年說:“看到了,快一米八了吧,太瘦了。

    ” 兩人趕緊下馬車。

     嬴政臉上露出笑,走到唐啓陽前面喊:“唐阿叔,蘭從母。

    ” 唐啓陽笑問他:“你怎麽知道我們來?” 徐蘭微笑看他說:“政兒,你太瘦了。

    ” 嬴政聽到親切的叫聲笑容更深:“你們一進函谷關就有人上報,蘭從母,我很想你做的飯食。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