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身後跟随的弟子:“這是我學生李斯。
”
唐啓陽和徐蘭聞言心裏驚訝,又一個名人,他們跟李斯相互見禮。
唐啓陽微笑和李斯說:“歡迎斯兄。
”
李斯高興說:“斯仰慕唐君和蘭娘子已久,今日一見滿足矣。
”
唐啓陽謙虛說:“哎,虛名罷了,荀先生,斯兄,請到這邊坐。
”
荀況撫須:“好。
”
徐蘭去倒涼茶,端上點心,也給馬夫倒涼茶拿點心,然後去後院牽老馬出來騎去農場拿食材。
唐啓陽和荀子李斯寒暄一會後說:“我怎麽也想不到荀先生會來。
”
荀況不諱言:“我被人饞言,從蘭陵令上撤下,別後幾年,陽和蘭娘子便有大做為,名震七國!”兩個了不起的年輕人。
“虛名。
”唐啓陽回應後順嘴說:“荀先生來我青溪書院擔任院長吧,不需要先生給學生上課,先生隻專研學問著書便好,我可提供筆墨紙硯,報酬或者需要什麽先生盡管提。
”
荀況“哈哈”笑說:“你白養我,還給報酬,這不就吃虧了。
“
唐啓陽笑說:“荀先生大名能提高我書院的名聲,如何吃虧?”
荀況應:“好。
”
唐啓陽本是試探,不防荀子爽快答應,喜出望外,抱拳說:“歡迎荀先生。
”
荀子說:“說好啊,你給我提供筆墨紙硯,報酬無需。
”
唐啓陽回應:“沒問題。
”
荀子說:“我對那雕版印刷很好奇,可否一觀?”
唐啓陽:“小事,在農莊,先生要是不累現在就可以去。
”
荀子:“不累。
”
唐啓陽便和荀子李斯坐上馬車去農莊,到農莊下馬車後帶他們進印刷書的房子,現在印的是徐蘭寫的草本集(二),從印書到校對到縫成書本是個流水線。
荀子看着印出清晰的紙頁撫須:“好,真好,奇技也!這可方便。
”
唐啓陽說:“印紙要求高,隻有竹紙能用,每年産的竹紙有限,還有自用,能印的書不多。
”外面有竹紙賣但很貴,賣回來印書賣不劃算。
李斯問:“人手不足?”
唐啓陽:“是。
”
徐蘭從農場拿食材回家,先炖上腌篤鮮,煮上臘肉,然後殺小公雞,煮米飯……
快中午做好飯,唐啓陽也和荀子李斯李方王羽從農場回來,唐啓陽洗手來和媳婦裝湯,分好飯菜端到桌子上,開飯。
荀子吃飯時不時點頭,飯後和徐蘭說:“蘭娘子,你做的飯真是美味,叫腌篤鮮的湯很鮮美。
”
李斯稱贊:“人間至味。
”
唐啓陽笑說:“人間至味是清歡。
”
荀子感嘆:“隻有我能領會這句話。
”
李方接話:“老師,我也能。
”初來唐家他還有去做官的想法,來唐家幾年後他一點想法也沒有了,很喜歡現在的生活。
荀子:“罷了,你年紀也不小了,學畫也沒什麽不好。
”
荀子和李斯當晚就在農場一個小院住下,李方和王羽搬過去伺候老師,小院有小廚房,讓阿嫂徐梨專門給他們做飯。
唐啓陽和李斯談,請他上午給書院的學生上一節課,李斯聽一節課是半個時辰爽快答應。
家裏隻剩徐蘭和唐啓陽夫妻倆,農場有空的房間但不是單獨的院子,他們更喜歡清靜,沒有搬去農場。
荀子從楚國回來,在松溪莊的青溪書院擔任院長的消息傳出,在邯鄲城裏引起嘩然,很多人不理解,他要是在趙國做官,怎麽也是上卿。
為何去一個教平民的書院任院長?
唐啓陽和蘭娘子是不平常,寫書和畫畫都很了不起,但他書院的學生隻是平民的孩子!
趙孝成王派人來邀請荀子進朝堂做上卿,荀子婉拒::“趙王厚愛我心領了,隻是我現在想潛心編書,我在這裏不教學生,我弟子幫我做。
”
幾年前荀子聽說邯鄲危急的時候趕回邯鄲,跟趙孝成王接觸後了解他,他不會接受自己的建議,出任上卿隻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來人回去禀趙王,趙孝成王聽後說:“罷了,隻要人在趙國便好。
”儒家是名頭大,作用不大。
趙孝成王樂滋滋想,要是那家書院和稷下學宮一樣傳出名更好,引各國人才到趙國來為趙國所用,趙國不是能變強了?
這天臨傍晚,李斯和李方在溪邊走,李斯問李方:“方師兄,你真放棄了?”
李方知道他說什麽,回道:“是,老師都這樣,要想有所成就很難。
”
李斯眼裏不甘,是很難,齊,楚,韓,魏,趙,燕都不行,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