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9章 這叫做……遊騎兵精神

首頁
    兵做先鋒,屬于口号,更是象征軍魂的座右銘。

     代表着遊騎兵永遠沖在最前面。

     讓其他部隊來掩護撤退,這在麥克奈特來說,對于遊騎兵部隊來說,對于在座的每一名遊騎兵戰士。

     這,都是不可接受的羞辱! 不需要麥克奈特中校多說什麼,不管受了多重的傷,隻要還能走路的,哪怕是一隻腿跳着走的遊騎兵,都從車上退了下來,把位置讓給傷員。

     桑德森軍士長帶領的三角洲小組,也受到遊騎兵精神的感染,帶着三角洲成員們下來一起陪跑。

     1點45分。

     坦克裝甲車隊正式開始返程,遊騎兵和三角洲戰士們在裝甲車掩護下,互相幫助扶持跟着車隊撤離。

     一路坦克炮國火轟鳴不停,裝甲車機槍彈殼抛灑如雨,遊騎兵們不坦協同戰鬥。

     離開市中心的這一英裡路,在衆人的通力協作下硬生生徒步殺出一條血路,這條被遊騎兵們攙扶着瘸着腿他走過的路,被衆人被稱為“摩加迪沙一英裡”。

     3時15分。

     幸存者在坦克裝甲車隊掩護下,終于脫離魔窟抵達巴基斯坦體育館。

     傷亡數據很快整理了出來。

     美軍死亡14人,輕重傷員84人,馬來西亞軍隊陣亡1人傷7人,另有2名巴基斯坦士兵受傷。

     而索馬裡人的傷亡情況,隻用了不詳兩個字來代替。

     一方面是和索馬裡人已經徹底鬧翻,沒有辦法去與對方交涉詳細統計,另一方面是美軍不想去統計。

     行動結束的第2天,就有全球各地的媒體站出來,鋪天蓋地都在抨擊美軍。

     大體就是作為一支維和部隊,卻在索馬裡首都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造成了大量的索馬裡平民傷亡。

     抨擊美軍超出了人道主義使命範疇,對索馬裡和解進程增加了障礙等等。

     在這樣的全球輿論氛圍下,如果加裡森将軍真的花功夫去統計索馬裡人的傷亡,那後果将會變得更加麻煩。

     要知道哪怕先不說遊騎兵部隊,100多人總共造成的傷亡數量。

     就隻論高空偵察機和無人機,對龍戰一行人在第二墜機點和工學院大樓,這兩處戰場所造成的殺傷。

     粗略估計打死的人超過500,打傷的人起碼在1000以上。

     用掉的炸彈和手榴彈先不說,光消耗的子彈就超過15000發,其中光龍戰一個人就用了超過5000發。

     要是算上遊騎兵幹掉地的目标,傾瀉在摩加迪沙的彈藥數量。

     将會是恐怖的數字! 把這份預測數據公布出去,估計全世界媒體都會炸裂,根本就不需要懷疑,肯定會套上“屠殺”這頂大帽子。

     哪怕美軍也為此犧牲了10多人,輕重傷員加起來近百名。

     有人在乎嗎? 根本不會有人在意! 制造更能讓人醒目的話題,才是新聞媒體者的追求。

     而就在這舉世皆敵的情況下,幸好有龍戰一行人創造的奇迹,把艾迪德活抓了回來撐住了場面。

     美國政府以被殺的24名巴基斯坦維和士兵事件為點,抓到手的愛你的為證,宣告這次行動的正義性。

     連合國也因為抓到了罪魁禍首,挽回了維和士兵遭屠殺的面子。

     選擇了站在美國政府這一邊。

     而帶隊執行這次任務受重傷的龍戰,也在這一戰徹底的打出了名氣,才有了這次專機送回國的待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