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fid任務!(求月票,推薦票)

首頁
    頭盔,再給每個小隊人員配上防彈背心,如果能帶上防彈插闆更好。

     彈藥方面一定要準備充足。

     15個彈匣不嫌多,20個彈匣不嫌少,各種手榴彈能弄多少弄多少。

     其次必須弄到一挺除了基礎鏡外,必須額外配有一個3~6倍的倍鏡,經過特種作戰專業改裝的MK46或者MK48輕機槍。

     并配上10個100發軟質彈袋。

     理由是他作為機槍手,習慣了MK46和48輕機槍,且在中遠距離點射上尤為擅長,對其他的輕機槍并不感冒。

     墨菲開始覺得龍戰大驚小怪。

     偵查任務不會主動與目标交火,且為了便于隐蔽潛伏和偵查轉移,通常都會盡可能的減負出行。

     按照龍戰這每個人20個彈匣來算,簡直比直接行動帶的彈藥還多。

     墨菲從他的常識和專業角度來說,此次偵查任務根本就用不到這麼猛的火力,沒必要額外增加那麼多負重。

     防具上更是不用這麼誇張。

     畢竟在阿富汗的現在這個季節,白天的溫度高達三四十度,就穿一件普通的外套都能熱得滿身是汗。

     要是再穿上又厚又重的防彈背心,那無異于給自己大夏天穿上一件大棉襖。

     簡直是給自己找罪受。

     事實上墨菲的認知并沒有錯,偵查任務确實講究的是靈活度與隐蔽性,100次也難得出一次偵查過程中實戰交火。

     在這種極低的概率和任務特性下,火力和防護往往都是放在最後考慮。

     如果龍戰不是知道即将發生什麼,面對這一次區區偵查200人小頭目的任務,也不會這麼大張旗鼓。

     而現在的問題是龍戰知道結局,所以他必須盡量争取。

     為了能夠說服墨菲聽從自己的建議,龍戰強忍内心中的不憤與懊惱,說出了一年多之前海豹突擊隊發生的慘劇—— “和平使者行動”! 和平使者行動是一次“FID”任務,也就是境外内部防衛任務。

     可以簡單理解為: 為與美國建立的良好邦交的國家,提供相對應的精英小隊軍事訓練,讓他們擁有傑出的反恐作戰能力。

     任務聽上去非常安全,甚至基本上可以将它理解為度假。

     當初三名白海豹組成的教官小組,也以為這次任務會非常的簡單,無非就是教一些菜鳥怎麼“反恐特戰”。

     然而最終結果卻很慘。

     由于情報上面的重大失誤,訓練地被敵對勢力發現,三名海豹加十幾名菜鳥,遭到了百人武裝軍隊的圍攻,最終隻有一個人身中數彈活了下來。

     連等同于度假的FID任務,都可能出現如此重大意外。

     深入敵後的特種偵察任務,你怎麼能不對它足夠重視? 這是龍戰的反駁。

     更是質問! 墨菲作為海豹突擊隊的上尉軍官,自然是聽說過這次慘烈的任務,同時也從龍戰悲憤的表情上,猜測到了一些内情。

     盡管龍戰整個叙說的過程,都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

     龍戰很可能和這一戰有關,所以才會如此的謹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