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幫賈東旭辦事情時,易中海總是先進行一番心理上的壓制。
“隻有我能管你。
”
“你父親早逝,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就是你的親人。
”“這件事情雖有難度,但我會盡力而為,今天就去找工廠主任談談。
”
“你先進屋歇息一下。
”
說完,他從自己口袋裡掏出兩張鈔票,遞給賈東旭。
“今天去買兩斤肉回來。
”
“你們好好聚聚,也給秦淮如買些營養品。
”“我會盡力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
“别太憂心了。
”
今天對何雨柱來說還有别的事情要做。
據說附近有一處四合院正出售,而且那個四合院狀況非常好。
差不多在上午十點鐘,何雨柱便來到了四合院所在的地點。
其實這裡距離南鑼鼓巷并不是很遠,
步行十分鐘就到了。
當他到達那裡時,一位中年男子已經在門邊等待。
中年人看見何雨柱出現,立即走了過來。
由于是别人引薦的,因此對方知曉何雨柱有意購宅。
自然地,在見到何雨柱那一刻時就能認出對方,畢竟何雨柱上過報紙。
“何雨柱,我已等你好一會兒了。
”
“你終于來了。
”
“讓我做個自我介紹,我叫王,家裡我排行第四,你可以叫我王老四。
”
何雨柱微笑着點頭,并和王老四握手示意。
二人随後一同進入四合院參觀了一番。
看過之後,發現此四合院相當不錯。
不過這是何雨柱近年來收購的最後一座四合院。
原因在于他已經有不少四合院在手。
若再收購,則可能會讓自己置于某種險境中。
何雨柱雖資金充足,但卻不宜無端暴露财力,置自己于危局之中。
此次是例外。
環視一圈,這是一處三重院落。
不算太大,但也并不算小,整體狀态很好,并且頗為整潔。
若放置到将來,必然是一個不錯的升值資産。
隻待它慢慢升值即可。
“還真不錯。
”“我要了。
”
“隻要價格合理,我要了。
”
聽到何雨柱這話,
王老四頓時感興趣了起來。
“坦白講,老弟,”
“眼下的日子越來越困難了。
”
“資源變得日漸匮乏。
”
“我們家的存款也在減少。
”
“照此趨勢來看,未來隻會更加艱難,在短期内這些物資供應也不會得到改善。
”
“所以啊,我打算把手裡的幾處房産都賣掉,換成現金,然後再用這筆錢買一些物資。
”
“儲存起來。
”
“趁着現在錢還有價值,先儲備些必需品。
”
“等将來物資真正緊缺的時候,這些糧食就會比金錢更有價值。
”
“現在還來得及。
”
聽完王老四的話,何雨柱心中微感震驚。
當前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有傳言,未來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物資匮乏隻是暫時的問題,隻要今後連年豐收,大家就不愁沒有糧食了。
很多人都持有這樣的看法。
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王老四居然能預見到接下來的幾年會發生**。
這個王老四确實是個明智的人。
“實際上,我真的不舍得賣掉這個院子。
”“這個地方之前可是張大千居住過的地方。
”
“你該知道那位張大千吧?”“那位着名的畫家。
”
“那個卓越的藝術家。
”
“就以他在當今藝術界的影響力,即便是在全球範圍内也是無人不知的。
”
“今後我完全可以利用這段曆史使這院子升值。
”
“但沒辦法了,當前最需要考慮的是怎麼活下去。
”“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
聽了這些,何雨柱心生敬畏。
張大千住過的地方。
非同小可。
張大千在近現代畫家中的确算是第一流的。
他的繪畫技藝涉及山水、花鳥和人物,特别是荷花畫獨樹一幟。
不論工筆或是寫意他都非常拿手。
30年代他便聲名鵲起,與齊白石齊名,并稱“南張北齊”。
足見其才華之卓越。
的确如王老四所言,在未來的太平年代,要出手這座四合院,僅憑是“張大千故宅”的名聲就能讓它大幅升值。
然而如今大多數人面臨的卻是困苦的生活,有一個栖身之所就已經很好了,最關鍵的是有一口糧食能度過眼下的艱難時光。
“那你這四合院要賣多少?”
王老四馬上比出一個數字的手勢。
“你也看到這院子的情況了。
”
“它還挺大的。
”
“張大千住在沒住過已經不重要了。
”“1800。
”
聽到這裡,何雨柱迅速搖頭。
“1200。
”
王老四臉上顯出一絲不滿的表情,随即退後半步。
“哪有這樣的砍價法?”“如果隻給我1200,甯願留着自己手上爛掉!”
“那就1600!”“1400。
”
王老四有點哭笑不得。
他的理想價位實際上是1600元。
“行吧,大家都各讓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