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弱國無外交

首頁
    狀不行又想用簪子刺死朱厚熜。

    然而其中一個宮女害怕告密給方皇後,于是幾個宮女、王寧嫔等人被斬首[3]。

    】 【真是可惜了,這樣的皇帝竟然還活下來了。

    】 【此後朱厚熜更是沉迷禱祀,不理朝政,到了他執政後期,國家各地出現民變,而此時還有倭寇以及胡虜的禍亂,蒙古鞑靼部數次襲擊明朝邊境,甚至在1550年長驅內地,兵臨北京城下,不斷掠奪焚,得到明朝通貢的允諾,才離開;1555年,某日倭寇登岸,開始侵掠浙、皖、蘇三省,橫行霸道80多天,殺死官兵四五千人[4]。

    】 【隻想說不想當皇帝想當道士就趕緊下臺,別再繼續禍害老百姓了,老百姓的命也是命!】 【呼呼,有點氣憤,想必大家也能理解,畢竟提到外族亂我華夏就忍不住,好在嘉靖時期有著名的抗倭将軍戚繼光,才沒有讓某日繼續在我華夏地界耀武揚威!】 【戚繼光是将門虎子,他的祖上戚祥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戰,而他也沒有辱沒先祖,從小很聰明,也有遠大抱負。

    十七歲就開始做官,自此也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 【先後在山東、浙江、福建成功抵禦住倭寇的騷擾,但因為明朝軍隊此時已然不是曾經訓練有素的軍隊,此時的明軍沒有軍紀、又缺乏訓練,戚繼光開始親自選兵、親自帶他們訓練,不出一個月,舟山的倭寇少了[5]。

    】 【接下來的岑港之戰更是讓戚繼光名聲大振,接下來他又繼續訓練明軍,此時一支猶如嶽家軍一樣的戚家軍出現了。

    戚繼光帶着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肅清福建、浙江的倭寇,1565年又剿滅在廣東、南澳盤踞的倭寇,至此東南沿海的倭寇被徹底蕩平[6]。

    】 嬴政聽到某日就知道又是那個彈丸小國,他眯起眼睛,大秦的海軍還不夠強,還得等。

     扶蘇已然不是第一次聽見天幕這麽憤怒了,他也同樣替那些百姓感到難過,是啊,如果不想當皇帝又何必上臺? 非要弄的社會民不聊生才好嗎? 劉徹聽到蕩平倭寇之後他才提着的一口氣才吐出來,“真是一個混賬皇帝!” 別人都敢在國的外面燒殺搶掠,逼着同意通貢,這可是奇恥大辱,晚上睡得着嗎? 李世民深深嘆氣,天幕說的沒錯,老百姓的命也是命啊。

     貞觀群臣一聽到國都外面下意識地就想起渭水之盟,這奇恥大辱他們可是萬萬不敢忘記,就想着有朝一日一雪前恥。

     趙匡胤看着從後世拿來的地圖,擰眉,“倭寇。

    ” 小小彈丸之國說不定日夜窺伺華夏大地,他冷笑,“也不看看自己是什麽東西!” 這彈丸小國,他大宋滅定了! 洪武年間 朱元璋捶着床闆,“都被打到北京城下了,還惦記着煉丹,不想當皇帝就趕緊滾蛋!” 他情願沒有這個子孫後代! 永樂年間 五征蒙古的朱棣黑着臉,“蒙古實在是欺人太甚!” 還有倭寇,不需要日後戚繼光動手,他現在就想滅了他們。

     其餘幾個人雖然不和,但現在可不是內鬥的時候,他們要一起對外,“父皇/祖父,我要蕩平漠北/倭寇!” 除了朱高熾,朱棣看着其他幾個人,面色稍霁,“都是好孩子。

    ” 朱高煦、朱高燧、朱瞻基:...... 果然隻有用得着他們的時候,他們才是好孩子。

     弘治年間 朱祐也正在日夜苦想改革軍隊的事情,軍隊戰鬥力低,國家就會被侵擾,聽了天幕的話他要将軍隊的戰鬥力提升起來,“戚繼光嗎?” 那他的父親必定也不會差,他趕緊讓人去戚家找戚繼光的父親,也不知道他父親現在多大。

     隻是日後朱祐見到才十幾歲的戚景通時,他哽住了,他想過戚繼光的父親不大,但是沒想到是十幾歲的黃毛小子。

     正德年間 朱厚照見到朱厚熜,“朕的好弟弟,你真是給朕一個大驚喜啊。

    ” 他雖然欺男霸女,但是他能平內外亂,國家起碼沒讓外族入侵到這種地步,他都能想象到他父皇此時有多生氣,朱厚照想自己惹父皇生氣也就罷了,其他人呵呵。

     朱厚熜目瞪口呆,他看着朱厚照的神情,他們倆不都是一樣的敗家子嗎?怎麽你現在要變好了? 嘉靖年間 朱厚熜聽到蒙古都打到北京城下面,他慌起來,聽到答應通貢就走了,他也覺得有些丢臉,被逼着答應通貢,真是面上無光。

     再聽到後面戚繼光蕩平東南倭寇,他放下心,然而此時的朝臣一門心思地隻想讓他下臺。

     是啊,迷信道教,那你就去當道士啊,當什麽皇帝?不止老百姓的命是命,他們當官的命也是命啊,将命交到這種皇帝手中,他們真的害怕。

     康熙面色通紅,因為清朝時期外族入侵,天幕在罵明朝,但他就覺得天幕在罵他們清朝的皇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