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對上了,他腦速飛轉卻怎麽也想不出對策,隻能對着朱祁鎮哭訴自己的不易。
張太皇太後還真沒見過這種不要臉的人,她算是長見識了。
“皇上這個時候還要偏袒他嗎?”她冷聲問。
沒一會外面吵吵嚷嚷,仔細一聽:求皇上誅殺王振,以安百姓之心。
張太皇太後開口,“皇上還要執迷不悟嗎?別寒了大明臣子的心。
”
景泰年間
朱祁钰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好戲?”
确實是好戲,誰能想到被俘的朱祁鎮還會回來?他暗地裏咬牙,到手的皇位他不想再交出去,而且朱祁鎮他配當皇帝嗎?他不配!
康熙看向宮中的太監們,他的視線極具有壓迫感,連一直跟随他的梁九功也能感覺到視線中的殺意。
一群伺候阿哥的小太監們也瑟瑟發抖,生怕突然被天幕提名。
【朱祁鎮被俘之後,瓦刺部的人糾結該不該殺他,放了他?不可能,好不容易抓到大明的皇帝;殺他又怕大明紅眼。
于是他們相處了一個好辦法,讓朱祁鎮當肉票,先後挾持朱祁鎮前往宣城、大同叫門,如果是稍微有點尊嚴的皇帝此時怕是早早以死明志,偏偏朱祁鎮沒有骨氣,幫着敵軍一起叫門,要求守将開門恭迎聖駕。
】
【哈,大家第一次聽說這種皇帝吧?連宋朝七歲的小皇帝都知道跳江自盡,以身殉國,偏偏朱祁鎮,呵呵。
這就是朱祁鎮‘叫門天子’的由來,堪稱叫門第一人,誰聽了不豎起大拇指啊。
】
【朱祁鎮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那怎麽辦呢?于是朱祁钰被擁立為帝,也就是明代宗。
大家以為之後就沒有朱祁鎮的戲份了嗎?以為他會像宋徽宗一樣被俘到死嗎?不,朱祁鎮表示,他能活到大結局。
】
【朱祁鎮被帶回塞外,然而過了許久,瓦刺部不想平白養着一個廢物皇帝,于是便挾持朱祁鎮着手進攻北京,還說護送朱祁鎮重登皇位。
】
【紫荊關被破,眼看着大明要完了,國家上下必須一心,開啓北京保衛戰,拯救大明的第一人于謙登場。
哦,還記得于謙差點被王振害死的事情嗎?如果之前就被王振害死,大明早完了。
】
嬴政怎麽也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叫門天子,天幕的稱呼從來都沒有亂取過。
“廢物皇帝,果然是廢物啊。
”不過嬴政聽着天幕的話,這朱祁鎮竟然還能活到最後嗎?那朱祁钰呢?
扶蘇啞口無言,這可是一國之君,代表着一個國家的臉面,怎能做出如此辱國的行為?
劉徹實在是憤怒,“這樣的人竟然還能活到最後?”真的不是聊天瞎了眼嗎?
文武百官恍恍惚惚,前一秒還是仁宣之治,下一秒就是敵軍壓境國都,誰不說一句離譜。
李世民深深吐出一口濁氣,但心中卻仍有郁氣,這樣的人怎堪為帝?他配嗎?
城下叫門,但凡有點骨氣的人都不會這樣做!
貞觀群臣見慣了硬骨頭,還是第二次見到這麽軟的骨頭,“比女子還不如。
”
趙匡胤見到明朝也同宋朝一樣發生皇帝被俘的事情,他想說一句不是隻有宋朝才如此,但這句話卻怎麽都說不出來,此時他的內心也隻有無力。
洪武年間
朱元璋擦掉嘴角的血,咬着牙說,“為于謙立碑。
”
他死死盯着天幕,仿佛回到了在後世看史書的時候,那一字一句令他頭暈目眩,最後腦袋裏隻剩下幾個字:大明完了。
永樂年間
朱棣眼前一黑,差點摔下去,“叫門天子?”真是個好稱呼!
他陰沉沉地笑了,“朱瞻基,等你兒子出生讓他給朕叫一輩子。
”
他倒要看看這個曾孫子有多能叫。
朱瞻基沒吭聲,也沒告訴祖父他不打算生這個孩子,這樣的孩子還不如不生下來。
宣德年間
朱瞻基又一巴掌打在朱祁鎮的臉上,此時他和朱棣想的一樣,“帶他去城門下,讓他叫,沒有朕的允許不準停!”
看着這個兒子,哦不,看着朱祁鎮離開,朱瞻基跌坐在椅子上,此時他才發現自己竟然渾身無力,一旁的太監扶着他才沒有倒下,朱瞻基握了握拳,“宣于謙觐見。
”
這樣的忠臣,需委以重任。
正統年間
張太皇太後一聽,簡直不能繼續忍了,直接讓人拿下王振,至于朱祁鎮,她暫時沒有別的辦法,總不能廢帝吧?而且朱祁钰真的能行嗎?她有些擔憂。
聽天幕的意思,朱祁钰好像也不行。
王振直接被拖下去,拖出去的時候毫無以往的光鮮亮麗,衆位大臣都在看着,有人恨得直接吐唾沫,在心裏罵活該。
看着差點殺死自己的人,于謙冷淡地撇開臉,這種人落得這種下場是應得的,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天幕說的瓦刺等敵軍。
景泰年間
朱祁钰看向于謙,“于大人。
”
衆位臣子也感動地看着于謙,“都是于大人的功勞。
”
“是啊,是啊。
”
面對周圍的恭賀,于謙根本笑不出來,此時朱祁鎮剛回來,說不定朝中又會發生變故,大明可不能再生亂子了。
朱祁钰也知道他在想什麽,他抿緊唇,目光堅定不管如何,皇位他是不可能讓的!
康熙,“叫門天子。
”
這樣的皇帝早早死了倒也省心,偏偏沒有,真是禍害遺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