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章 弱國無外交

首頁
    第84章弱國無外交 84 【想必大家最在乎武則天末年國家下一個皇帝就是是誰?那就不得不講一下‘六味帝黃丸’的兩位難兄難弟,這兩位被廢之後再武則天末年終于迎來了第二春。

    】 【公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兩位武則天侄子都想謀求太子之位,武則天猶豫不決,還是宰相狄仁傑勸說:立兒子為太子能在太廟中被祭拜、從未有過侄子會祭拜姑姑的。

    在狄仁傑這樣的勸說之下,武則天召回李顯[1]。

    大家這個時候也都看出來了,還是李唐是民心所向,隻能說李世民真的太成功了,但凡他做的沒有那麽好,都不可能有那麽多人希望複辟李唐。

    】 【經過各種權衡,武則天決定立李顯為太子,在解決了繼承人的問題後,武則天開始耽于享樂,大修宮殿、佛寺,對朝政的控制力下降,也就是這種情況下,發生了神龍政變。

    】 【由于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與張易之插手朝政,朝堂政局異常複雜,為了成功複辟李唐,李顯、張柬之等人發動兵變,誣告張昌宗兩人謀反,殺之;并逼武則天退位。

    公元705年,李顯正式複位,複國號為唐[2]。

    】 嬴政有些感慨,一代女皇以這樣的姿态退出政治舞臺,真讓人唏噓。

     劉徹甚至還有點遺憾,“武則天沒有女兒嗎?” 立個皇太女讓人看看啊。

     文武百官抽着嘴角,他們陛下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李世民聽到複辟唐朝卻沒有很欣喜,他還記得之前天幕講過李顯說的話:‘将天下都給韋玄貞又如何?’能說出這樣的話,他真的信不了一點李顯,怕是之後又要出亂子,再者還有武氏宗族,他都能想象到那個時候朝堂有多亂,更能想象到各個地方的百姓有多苦。

     能不能管管百姓啊?! 真是快要被氣死了。

    這般想着李世民的目光又落到李治的身上,他打不到李顯,還打不了李顯他爹嗎? 天幕說完神龍政變,武則天擡頭的瞬間,下方已經跪滿了人,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包括剛剛還端坐的李顯。

     李顯真的沒想到自己竟然還能有第二次當皇帝的機會,像是做夢一樣。

     武則天勾唇,眼神卻相當冰冷,目光直射跪在地上的李顯,她倒是沒想到這個兒子也會如此大膽,膽子大到敢逼宮于她,真是好得很。

     她掃了一眼,語氣聽起來沒有什麽變化,“起來吧。

    ” 她倒要看看之後李旦是怎麽複位的。

     朱元璋思考,莫不是老了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之前天幕講的好幾個皇帝都是如此。

     康熙也頓時有幾分茫然,自己老了之後呢?也會被兒子逼着退位讓賢? 不能到那種地步吧,康熙想到自己繼承皇位時的樣子,應該不會。

     【之前講過李顯被廢的原因吧,過度寵愛韋氏一族,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癡情,複位之後,立即封韋氏韋皇後,不顧大臣勸阻,立其父親為王,卻不信任和他一起發動政變的功臣。

    】 【可惜的是這般癡情的他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隻得到了妻子和女兒的背叛,被妻子和女兒聯合下毒身亡,之後韋皇後立幼子李重茂為帝,想要重演武則天的故事,隻可惜武則天隻有一個,公元710年,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等人發動唐隆政變,成功後李旦複位。

    】 【在這裏不得不講一下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李顯複位之後,一個拜為昭容,一個積極參與朝政,但兩人的政治立場卻不一樣。

    上官婉兒一直勸說韋皇後像武則天一樣,而太平公主卻不同,她雖然是武家的兒媳,但是卻一直擁護的是李家。

    公元710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她,之後又一起草拟诏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後為皇太後攝政,想要平衡各方勢力,然而韋後黨羽改立李旦為太子太師、意圖架空李旦[3]。

    唐隆政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 【唐隆政變之後,上官婉兒被李隆基殺死,太平公主很是傷心,派人為其吊唁,之後太平公主請求将上官婉兒的詩作編集文集,好像磕到了什麽,她超愛。

    】 嬴政沉默了一會,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不都是女的嗎? 怎麽被天幕說的像,像是男女一般。

     劉徹也看了看之前的記載,“确實是女子。

    ” 可是觀其行為并無不妥,也不知天幕從何看出太平公主對上官婉兒有那樣的心思。

     李世民就知道會是這樣,出現一個武則天,肯定會有第二個武則天。

     他嘆了口氣,正想說些什麽卻注意到了李隆基的名字,這不就是之前天幕說的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