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太子敢過去安撫康熙,看着兒子的臉,康熙勉強露出一絲笑容,其他人提着的心終于放下。
【接下來我要說的才是重頭戲,大家備好降壓藥。
】
【在這樣濫用民力的情況下,楊廣絲毫沒有任何的悔過之心,随後又進行了三征高句麗,高句麗說起來可能會讓人很陌生,它是位于我國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和朝鮮北部,很早就是我國的版圖,隻是後來被高句麗占據。
】
【公元598年,高句麗進攻遼西,楊堅派三十萬攻打高句麗,後因為士兵大多生病,高句麗又派使者緻歉謝罪[5],所以隋文帝也就罷兵不再攻打。
】
【隋文帝時期沒怎麽打仗,一直在與民休息,所以用三十萬也足夠讓他心疼的,但是隋炀帝呢,他可不會心疼,畢竟百姓在他看來都是他的奴隸,想怎麽用怎麽用。
】
【楊廣即位之後,三次攻打高句麗,公元612年,第一次進攻高句麗,征調士卒113萬多,有水軍有陸軍,另外征調民夫二百萬[6],這二百萬的百姓負責運送衣甲、糧食、一部分還要負責造船,有人問,之前建造的樓船不能用嗎?當然不能,那可是隋炀帝的私物,怎麽可能用來運軍備物資?】
【這些造船的百姓日日夜夜站在水中,如果人手洗衣服時間長一些皮膚都會發皺,想想這群人日夜站在水中,皮膚潰爛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人腿部生蛆,又是死傷無數。
】
說到這,天幕下的古人都能聽出蘇雅的聲音帶着顫抖和憤恨,有百姓掩面哭泣,想起自家因被征兵的兒子現在還杳無音信,哭聲漸漸連成一片。
【在第一次征讨高句麗的時候,楊廣還下令:隋将不得擅自做主任何有關作戰的決定,必須向他彙報之後再聽從命令去執行,也不知道是誰給他的勇氣,他爹隋文帝能打敗高句麗,他就以為自己也能?呵。
】
【要知道戰場上瞬息萬變,意外頻發,有時候良機隻在一瞬,把握不住就會兵敗,但隋炀帝還是下達了這個命令,讓隋軍在戰場上非常的被動,五個月沒有攻下遼東城,三十五萬隋軍渡遼河攻打高句麗、慘敗、逃回去的隻有2700多人,武器也都全補丢失,數以萬計。
】
嬴政聽完,心中那股還沒散去的火氣瞬間湧上頭,直接氣暈過去,鹹陽宮頓時一片混亂。
竟有如此喪盡天良的人,他嬴政可算是長見識了。
不僅是他,鹹陽宮內的所有人也都長見識了,之前聽天幕講東晉,他們以為司馬騰和王浚就已經夠讓人深惡痛絕的了,結果還有比他們更讓人可恨的人。
蒙恬有些慶幸,王翦老将軍生病今日在家休養,不然怕是要氣死過去。
他作為武将根本聽不得這些,正如天幕所說,戰場瞬息萬變,怎能如此兒戲?
劉徹捂着胸口,吃了一顆救心丸,怪不得天幕提示要備好降壓藥,原來隋炀帝又惡事做盡。
他已經記不清有多少人被征調了,打仗、修城池、建宮殿、造船、運送衣甲,一項一項,那個數字一時間竟令人難以啓齒。
隋文帝時期的五千多萬人,此時怕不是隻剩下一半不到了?
漢朝時期的武将雖然打仗不太行,最近也在跟着一起訓練士兵、看書,他們如此拼命就是為了讓手下的士卒能少死一些,結果隋炀帝這一征高句麗就死了一百多萬士卒。
不能繼續想,他們怕自己昏過去,隻是握緊的拳頭彰顯了他們此時不平靜的內心。
楊堅氣急攻心,吐出一大口血水,面色慘白,他慘淡一笑,看似竟有些瘋狂。
孤獨伽羅心驚,“陛下。
”
楊堅抹去嘴角的鮮血,他看向楊勇,“确實如你所說,不能讓他就這麽死了。
”
死了倒幹脆一了百了,他要讓楊廣生不如死!
楊堅直勾勾地看着天幕還有接下來的兩次,他要好好聽,仔細聽這孽障做的錯事。
隋朝隋炀帝時期的百姓表情已經有些麻木,他們哭也哭過了,罵也罵過了,他們麻木地看向周邊,每個人臉上都有未幹的淚痕,“我們該怎麽辦?”
有人咬牙,“起義,造反!”
這句話似乎像一個地雷,炸在每個人的心上,有人猶猶豫豫,很快就有其他人開口,“起義會死,難道不起義就不會死嗎?”
天幕說的明明白白,就算他們不起義,還是會死,都會死,不如搏一搏。
李世民聽此,淚流的更兇,眼睛紅腫,長孫皇後也噙着淚安撫他。
唐朝的百姓也低聲啜泣,替那些隋朝的百姓難過。
朱元璋負手而立,雙手死命攥住,不然他真怕自己會控制不住自己發瘋。
康熙聽了也有些上頭,一旁的太醫連忙走過來給他把脈,太醫抖着唇閉眼,其實不用把脈就知道陛下是因為天幕的話急火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