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是南北朝代的統稱,兩邊對峙了160多年。
】
【南朝承自東晉,公元420至公元589年,也就是自劉裕立帝開始,經歷了南朝宋、齊、梁、陳四朝,都是以建康為都。
】
【北朝就複雜一些,北朝是承自十六國,公元439年才由北魏統一,但因六鎮之亂,北魏于公元534年分裂成東魏,西魏,後又被北齊和北周代替[4]。
】
【我們先來說南朝,宋武帝劉裕在位時期,打擊豪強、鎮壓世族,加強中央集權,不僅如此,實施一系列措施增加勞動人口,這對于剛經歷五胡亂華的百姓來說是一個好君主。
】
【百姓有什麽錯?他們隻想安安穩穩地活着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的生活才是他們向往的,隻是這樣的日子遲到了太久太久。
】
嬴政想起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自己,那個時候身為趙國質子的自己又何嘗不是惶恐度日?
扶蘇沒經歷過戰國時期,卻是看過史書,那一頁頁、一個個數字,都是成千上萬條性命,唉。
劉徹壓下心中的急躁,慢慢來,打匈奴得慢慢來,先将良種推廣之後再說,有足夠的糧食打仗才不虛。
東漢時期的人他們嘆氣,不是他們願意打,隻是如果不打等別人發展起來死的就是自己,誰都不想死。
南朝的一些百姓捂嘴痛哭,是啊,已經遲到太久了,從東漢時期到現在已經整整兩百多年。
隋朝的楊堅望着天幕,嘆息,隻要能安穩,誰又想打仗?
他想起自己治下的百姓,聽說今年人口又增加了不少,楊堅緩緩露出笑容,隻是如果能得到天幕說的良種就好了,上次聽天幕說,他們後世有十幾億人呢,現在隋朝人才不過兩三千萬。
李世民仰頭,宋武帝着實救了百姓一命啊,隻可惜南朝後期争鬥還是很多。
朱元璋想起了宋朝,到了南宋時期也是如此,搖搖頭,如果他大明也是這樣,他肯定會被後代子孫氣死的。
連統一都統一不了,做這個皇帝有什麽用?
【宋武帝去世之後,宋少帝繼位,因為失德被殺,劉義隆上位,為宋文帝,宋文帝其實不錯,在位期間社會安定,但是他屢次北伐,不僅失敗還失去了數個州郡,使國力受損。
】
【到了宋孝武帝劉駿在位期間,這種情況發生改變,在青州‘四戰四捷’,屢次擊潰魏軍,然其在位末年,驕奢淫逸,大興土木[5],使得原本逐漸好起來的局面又走向衰敗。
】
【古代好像很多帝王都是這樣,老了就做糊塗事!】
嬴政絲毫不心虛,這肯定不是在說他,肯定是在說漢朝的漢武帝,巫蠱之禍的時候,天幕罵的可狠了。
扶蘇低聲咳了幾聲,現在父皇已經停止阿房宮的建造,這是好事。
天幕這麽一說,劉徹也瞬間想起‘巫蠱之禍’,他的臉青了又白,白了又青,啞口無言,心中委屈,他那是被蒙蔽了,後來不是改好了嗎?
幸好天幕沒有說名字,劉徹心想,要是将他和這等人一起說出來,他千古一帝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劉駿被天幕罵懵了,他看向下方的臣子,胸口起伏不定,他老了竟然會做出那樣的事情?
楊堅抿唇,心中憂慮,自己晚年不會也這樣吧?
李世民眨着眼睛,一點不心虛,他晚年應該不會做這種糊塗事,他确定。
朱元璋有些虛,他不敢确定自己晚年會不會做糊塗事。
【劉駿晚年,還發生過宗室互相殘殺的戰事,他之後的宋明帝更是愈演愈烈,反而讓蕭道成有了可乘之機,公元479年,蕭道成上位,為齊高帝,南朝宋滅亡。
】
【南朝齊亦是如此,內鬥最嚴重,不過好歹沒有将外族牽扯進來,是不是算得上是一個優點?】
蘇雅的聲音帶着點諷刺意味。
嬴政按着太陽穴,這算什麽優點,不過比起晉朝的司馬氏,确實可以算得上是優點。
不,做什麽比較,都一樣的爛,嬴政面無表情地想。
劉徹抽着嘴角,什麽優點,是缺點還差不多。
楊堅嘆息,想起了自己的所有兒子,他十分憂心自己以後的兒子也會像晉朝和南朝宋這樣自相殘殺,相互扶持不好嗎?
李世民摸着李承乾的腦腦袋,看來得敲打一下李氏宗族了。
朱元璋也看向自己的幾個兒子,他早已經下決定,除了太子,幾個兒子都去封地好好守護着大明。
他有些驕傲,這幾個兒子都聽标兒的話,斷不會出現反叛的情況,大明肯定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