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出生的孩子,他吐了口血,自己早死也就罷了,孩子也早早夭折,一下子接受不了昏了過去。
【在漢殇帝死後,立漢章帝孫子劉祜為帝,鄧綏臨朝聽政,而臨朝聽政在漢朝出現過六次,史稱‘六後臨朝’,當然六位太後不算呂後,這六位都是東漢時期的太後,六位其中鄧綏是最傑出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學界譽為“皇後之冠”[4]。
】
【鄧綏臨朝期間,施仁政,破迷信,移民開發江南地區,帶領國家度過最嚴重的十年天災,并且派兵征服南匈奴,鮮卑、烏桓等,擴張領土[5],可以說沒有她東漢估計會過早滅亡。
】
【鄧綏臨朝期間還創辦了最早的男女同校學堂,為女子提供教育[6],說到女子學堂,大家肯定也能想到同為東漢時期的班昭,《女誡》就是她所撰寫的。
】
【《女誡》可以說是禍害了漢朝之後的每一個女性,《女誡》強調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可是憑什麽呢?】
【班昭自己都能參與政事,卻讓女子柔順卑微,鄧綏皇後也臨朝聽政,按照《女誡》的思想,女子都不應該做你們做過的事情。
】
【至于為什麽說《女誡》禍害了東漢之後的每一個女性,你們想起來之前我說過的嗎,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7]。
】
嬴政現在可算是明白為什麽後世朝代女子地位低了,原來從東漢末年就開始了,經過變遷,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惡意篡改,可不就變成後世那個樣子了?
得到權利的人怎麽能允許別人争奪,嬴政仿佛已經看見後世男子那倨傲的神情。
劉徹蹙了蹙眉,是了,天幕說過人人平等,自然包括男子女子,可,怎麽會平等?
鄧綏正聽到天幕誇自己,下一秒卻說這樣的話,她怔怔望着面前已然臉色蒼白的班昭,“禍害了漢朝之後的每一個女性?”
班昭一字一句地說着,她顫抖着身體,她寫的書竟然得到天幕如此批評,班昭流下眼淚。
他抿着唇,天幕這話一出,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起心思。
李世民自然是知道《女誡》這本女子之書,竟會被天幕批評至此,他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如果姐姐能和男子一樣建功立業,他閉上眼睛,也想起唐朝被一個女子篡改國號。
女子參政,女子學堂......
武則天擡起頭,“三從四德,從來不是女子應該做的事。
”
她偏要逆流而上,武則天覺得她也應該開一個學堂,當然不是學《女誡》,她要讓女子和男子一樣,連天幕都這麽說,看誰還有那個膽子反對。
【《女誡》本是班昭自己用自己的經歷告誡女兒們,她的思想具有局限性,如果她多看看古籍,她就能知道原始社會還是母系氏族為主,從母姓,子女和母親住,但漸漸地也從母系氏族更替為父系氏族。
當然現在男女平等,不提倡男權女權。
】
【科技的發展讓女子也能做男子做的事情,女子也一樣可以貢獻自己的能力。
】
天幕剛說完,就有古人反駁,“什麽母系氏族,根本沒聽過!”
“一直都是男尊女卑。
”
見狀,一個男子慢悠悠地說,“上次被禁言的事情你們還沒有教訓嗎?”
聽見此話,痛斥天幕的人也不敢再說話,但也能看到他們的表情依舊很不滿,男子撇撇嘴,他望着天幕,沒想到之前竟是母系氏族,看來他也要多讀書才是,不然天幕沒說一件事他都不知道,那可太丢臉了。
【讓我們回到東漢,在鄧太後死後,東漢開始亂起來,皇帝被當成傀儡,外戚勢力龐大,宦官亦是如此,兩方開始進行權力鬥争,到了公元168年,宦官發動政變,朝廷腐敗不堪,公元184年,黃巾起義,至此揭開群雄逐鹿的帷幕[8]。
】
【群雄逐鹿,東漢末年分三國,漢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劉協,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被逼禪位,東漢滅亡。
】
【漢朝沒了,雖然漢朝滅亡,但留給我們的東西很多,像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像班固的《漢書》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讓我們能夠了解歷史。
】
【漢朝歷史就到這啦,下次再出現就是直播,帶你們參觀參觀小霍将軍的墓。
】
嬴政也有些悵然,聽到漢朝和他的大秦一樣都沒了,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墓地是能随便看的嗎?!”
後世之人怎麽如此,如此不忌諱,嬴政右眼跳了很多下,他的陵墓不會也也是如此?
劉邦,“後世之人的愛好如此奇特。
”
蕭何:你就不擔心你的墓地被人參觀嗎?
劉徹看向霍去病,霍去病滿臉震驚和驚恐,即使他小,他也知道墓地不是可以随便參觀的。
李世民解脫了,果然和他之前想的一樣,一點也不意外呢。
朱元璋琢磨着要不要把自己埋得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