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弱國無外交
24
【談起漢文帝就不得不捎帶一下他的兒子漢景帝了,這父子倆在位期間被合稱‘文景之治’,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所以大家懂了在古代出現一個明君的重要性了嗎?】
【而漢朝仿佛天選之子一樣,漢朝六位皇帝都很給力。
】
天幕說話的語氣相當歡悅,想必這漢朝的六位皇帝都是明君,嬴政有一瞬間的心梗,想大秦奮六世之餘烈,卻隻存在短短十幾年。
扶蘇聽得很認真,他想從天幕的話中知道漢朝的政治以及那六位是如何治理國家的,面對父皇和大秦滅國的壓力,扶蘇深深惶恐,唯恐讓父親與天下人失望。
劉邦也不糾結了,也不難過了,他胡子都翹起來,嘴角咧到後耳根,“六個明君啊,還是太少了。
”
确實,要說再多幾個就好了。
蕭何眉心跳了跳,要不你看看之前的秦朝?
秦二世就敗家産,這已經好多了不是嗎?
漢文帝劉恒聽見‘文景之治’便已經難掩喜悅,他看着劉啓,“啓兒做的不錯。
”
劉啓還是第一次被父皇誇,他紅了臉蛋,“父皇。
”
他不知道自己以後當皇帝會怎麽樣,但是他一定會向父親好好學當一個皇帝。
劉徹也懷念起自己的父皇和祖父了,他的眼中露出一絲懷念,下一秒他想到天幕說的六位,是不是也包括自己?
劉徹高興了,果然他想的沒錯。
李世民喜歡聽天幕誇漢文帝,他也敬服,“文景之治當屬第一個治世。
”
他也要向漢文帝好好學習才是。
朱元璋自己老了,他肯定是不行了,但是他的兒子行,“咱标兒肯定也能開創一個盛世。
”
【文帝躬行節儉,重視農業生産,皇帝親耕藉田、皇後親桑禮儀制度[1],不僅如此,還減免賦稅,廢除刑罰,在他在位期間,所處罰的僅有百餘案件,足浴證明當時的社會情況極好。
】
【漢景帝也效仿父親,奉行輕徭薄賦的政策,隻可惜父子兩人都死的早,文帝享年46歲,景帝享年48歲,如果漢朝的醫療再發達一些,會不會文景之治的時間會更長?】
【真是好可惜,在古代‘年過古稀’指的是七十歲,意思是七十歲的人非常少,這麽一比,其實漢文帝漢景帝父子倆活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但在我們現代,七十歲的人有很多很多,隻有一百多歲的人才少一些。
】
【之前我的一個太奶奶活了一百零一歲去世了。
】
這兩位皇帝讓嬴政有些滿意,這樣人合該是他嬴氏子孫,真可惜,當聽見天幕說後世之人都活到百歲之久,他失聲,“怎麽可能?!”
鹹陽宮的所有人都很震撼,無他,大秦現在很多人都活不到五十,活到四十歲已經很知足了,後世的人竟然能活到百歲,這對他們來說仿佛天方夜譚一樣。
劉邦已經活到六十歲,他自認為已經很高壽,可是後世之人竟然比他活的還長?
“竟然能活那麽長,究竟怎麽做的?”
蕭何在一旁提醒,“陛下可記得天目說過後世醫療發達。
”估計就是這個原因。
劉徹瞪大雙眼,“百歲,竟然活到了一百歲?!”
衛青也很驚訝,霍去病咋舌,“一百歲,舅舅我想象不出來。
”
是啊,在古代活到五六十歲就已經很長了。
李世民琢磨着醫療,“指的是醫術嗎?”
朱元璋也好奇,同樣也很期待,畢竟誰不想長命百歲?
【不過我們這期不講醫療,等直播的時候再講,現在繼續說漢朝的歷史,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不是沒有人造反,文帝時期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謀反,這也讓漢文帝下定決心削藩,用賈誼的方法,将齊國一分為六、淮南國一分為三[2],到了景帝時期,禦史大夫晁錯建議削藩,這也是第一次出現這個詞吧?】
【削藩不難理解,就是削弱怕藩王的勢力,因為削藩也引發了‘七國之亂’,吳、楚、趙、膠西、膠西、膠東、淄川、濟南一起起兵,打着‘誅晁錯’旗號想要讓漢景帝殺了晁錯才肯罷兵[3],可是漢景帝怎麽可能如你們所願,更何況當皇帝的都想把權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你們對皇帝來說就是威脅,于是派周亞夫前去平定叛亂,用時僅僅三個月!】
【不得不說你們漢朝的将軍都這麽牛嗎,前有兵仙韓信,後有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接下來到了漢武帝時期更是出現了兩個王炸!】
王炸,這還是天幕第一個用這樣激動的語氣說這樣的話話,嬴政倒是來了興緻,真的想聽聽這個兩個王炸究竟如何。
蒙恬也揚起頭認真聽,這後世武将也很厲害,他更要加以自省才是。
劉邦高興了,“周亞夫,聽起來像是周勃之子?”
沒想到之後竟然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劉邦滿意了。
韓信此時還沒造反,也不打算造反了,那些地位确實沒什麽用,他還不如聽天幕的話寫寫書,這幾天他已經寫了好幾篇,韓信哼一聲,連劉邦在後世的熱度都沒自己高,管他呢。
他一口一口喝着酒,“我到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