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弱國無外交
03
【商鞅死了,但他的變法仍然一直存在,一直讓秦國對外發展,我們借用臧克家的一句話,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1]。
】
【就像在現代的今天,我們依舊沿用郡縣制,不知道這算不算商鞅另一種意義上的活着。
】
天幕下的商鞅顫抖着雙肩,以袖遮面,在後世,他仍然以另一種姿态活着,那就夠了,那就夠了。
秦始皇望着天幕,心中卻在反複嚼着蘇雅說的這句話,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嗎,這句話雖然簡陋,但卻直抵心間,讓人忍不住渾身一顫。
劉徹也緘默不語,他沉思着,後世之人是這般喜歡功臣嗎,天幕是在為商鞅叫屈,他的目光掃過百官,令百官渾身顫栗,紛紛垂下雙眸,這位帝王看似狠戾實則狠戾,簡直比前幾任帝王有過之無不及。
李世民也像秦始皇一樣反複念着這句話,“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
這句話聽了忍不住叫人興奮起來,他将目光放到身旁坐着的觀音婢身上,握緊她的雙手。
朱元璋皺眉,殺功臣的事情他做過,隻是那是不得不殺啊,他有點不滿,殺就殺了,天幕說出來幹什麽?君要臣死,臣子難道能不死嗎?
【好啦,商鞅變法說完了,這個時候的秦國也開始對外發展,也就是打仗,我們這裏講幾個大家熟悉的詞語和戰争,首先是範雎說的‘遠交近攻’策略[2],把鬥争重點放在近處的韓國和趙國,哈哈,這裏說的韓國可不是某個偷國,大家不要被帶偏啦,大概意思就是先打近處的,遠處的先不管。
】
【第二個就是伊闕之戰,這是我搜索到的伊闕戰争的位置,在今天的河南洛陽市龍門,聽說洛陽龍門石窟是世界造像最多的石窟,之後有機會去瞅瞅,不過現在我們繼續說伊闕之戰,說起伊闕之戰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麽,但是說起白起的成名戰,大家估計就懂了,畢竟白起嘛,誰沒在峽谷被白起的大招定住過,想起就淚目。
】
【這次戰争是白起率領秦軍在伊闕龍門大敗魏韓24萬聯軍,這場戰争中主要是白起針對了魏韓兩國都不願意先動手的這一點,找到了他們的缺點,進而用少量兵力牽制主力韓軍,用主力進攻比較弱的魏軍,說到底就是看破了這兩軍心不齊,這場戰争也讓韓魏兩國割地求和,成功讓秦國已不可阻擋之勢向東進擊。
】
秦雅還貼心地在旁邊配上了一個‘戰鬥,爽’的詞語,金燦燦的讓人一眼就能能看到,他們勉強認出上面字的含義,隻是這思來想去,總覺得不太文雅!
有的文臣已經撇開臉,心中不滿,“這天幕也忒粗俗了些。
”
文臣酸唧唧地覺得天幕不文雅,但武臣問了他們之後,覺得念了幾遍,“戰鬥,爽!”
尉遲敬德仰天大笑,“這天幕合我胃口!”
打仗就如喝酒一般,就是要爽才對!
蒙恬和王翦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底看到敬佩,當年伊闕之戰,可不止是如此,天幕說的還是簡潔了一些,他們被天幕說的也想去戰場上揮灑一番。
而被天幕提起的白起乍然聽到這樣的話,他忍不住回想起當時在戰場上的場景,隻可惜他已不想再上戰場了,白起苦笑。
秦昭襄王乍一聽,他心中不安,這樣是不是不能輕易賜死白起了,畢竟天幕的話秦國的百姓都能聽得見,這可如何是好?
相比這些手下的文臣武将,皇帝的心思卻在天幕說的偷國身上。
秦始皇,“以偷命名。
”
這國家之君怕不是腦子有什麽問題?
劉徹,“和韓國同名的國家,偷國,難不成真偷了別人家什麽東西?”
李世民有點擔心,這天幕女子談起那偷國的語氣甚是不好,該不會是那個國家偷了他們什麽東西吧?
朱元璋咋咋呼呼的,“咋有國家叫這樣的名字,那不是明擺着被人嘲笑嗎?”
【接下來呢,我要說的還是白起的另一個勝戰,鄢郢之戰,咳咳,本人當初還去搜了一下這兩個字,咳咳,這個可以先不說,鄢郢之戰呢也是白起,但是是去伐楚,并且攻破了鄢、郢這兩個都城,重創了楚國的軍力,并且因此獲得了楚國大量的土地,而楚國被迫遷都,白起因為戰功被封為武安君。
】
【最後我要說的是長平之戰,也是白起的另一個勝戰,果然不愧是古代八大軍神之一,就是很厲害!】
八大軍神!
天幕下的所有武将心髒砰砰跳,八大軍神,那剩下的七位是誰啊,會不會是自己?
【八大軍神指的是孫吳白韓、衛霍李嶽[3],這幾位可是王中王,當然啦,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衛霍兩人,當然我也喜歡你韓信,但是韓信你要是隻打野不打我,我就更喜歡你了!】
【孫指的是孫武,也就是寫《孫子兵法》那個,兵家之主,現在我記得還有人教《孫子兵法》的課程呢,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吳指的是吳起,當然這個人我不咋熟,不過我搜了一下他還打敗過秦國呢!不知道白起和吳起究竟誰厲害?】
【而韓就是我剛才說的韓信啦,這可是被稱為‘兵仙’的人,其實挺喜歡韓信的,大家都說他好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下面就是衛霍李嶽啦,這個之後再說吧,等講到的時候在說。
】
劉徹急得不行,你說白起說的那麽來勁,說秦國說的那麽熱情,怎的談到其他人就之後再說了,他想知道衛霍李嶽到底是誰,萬一真的是他的衛青呢?
他激